- 年份
- 2024(12108)
- 2023(17176)
- 2022(14668)
- 2021(13708)
- 2020(11626)
- 2019(26912)
- 2018(26898)
- 2017(51741)
- 2016(27854)
- 2015(30983)
- 2014(30715)
- 2013(30078)
- 2012(27156)
- 2011(24052)
- 2010(23981)
- 2009(22135)
- 2008(22229)
- 2007(19106)
- 2006(16918)
- 2005(15018)
- 学科
- 济(115116)
- 经济(114974)
- 业(103780)
- 管理(95328)
- 企(94170)
- 企业(94170)
- 方法(54417)
- 数学(44260)
- 数学方法(43684)
- 财(38224)
- 业经(33926)
- 农(33510)
- 务(27623)
- 财务(27551)
- 财务管理(27508)
- 中国(27215)
- 企业财务(26198)
- 制(25097)
- 农业(23293)
- 理论(22254)
- 技术(21286)
- 学(20381)
- 和(20109)
- 地方(19567)
- 体(19091)
- 划(18682)
- 贸(18255)
- 贸易(18246)
- 策(18155)
- 易(17694)
- 机构
- 学院(390241)
- 大学(388365)
- 管理(161635)
- 济(158904)
- 经济(155714)
- 理学(139788)
- 理学院(138404)
- 管理学(136186)
- 管理学院(135449)
- 研究(121646)
- 中国(94505)
- 京(81919)
- 财(77357)
- 科学(72874)
- 财经(61296)
- 农(59896)
- 所(59250)
- 江(57071)
- 经(55851)
- 中心(55682)
- 业大(55576)
- 研究所(53408)
- 北京(51386)
- 范(48334)
- 师范(47917)
- 经济学(47504)
- 农业(46618)
- 州(45877)
- 财经大学(45706)
- 院(44380)
- 基金
- 项目(262422)
- 科学(208642)
- 研究(194865)
- 基金(192329)
- 家(165549)
- 国家(164105)
- 科学基金(143998)
- 社会(123772)
- 社会科(117354)
- 社会科学(117324)
- 基金项目(102191)
- 省(102190)
- 自然(93628)
- 自然科(91517)
- 自然科学(91497)
- 自然科学基金(89864)
- 教育(89765)
- 划(84841)
- 编号(79646)
- 资助(78759)
- 成果(63398)
- 部(58293)
- 重点(57885)
- 创(56526)
- 发(54938)
- 课题(53513)
- 创新(52153)
- 国家社会(50783)
- 教育部(50774)
- 科研(49963)
- 期刊
- 济(175710)
- 经济(175710)
- 研究(115931)
- 中国(70915)
- 财(64640)
- 管理(63883)
- 学报(55380)
- 农(54710)
- 科学(52897)
- 大学(43792)
- 教育(42097)
- 学学(41263)
- 农业(37751)
- 技术(36570)
- 融(34778)
- 金融(34778)
- 财经(30851)
- 业经(30277)
- 经济研究(27163)
- 经(26466)
- 问题(22605)
- 业(21461)
- 技术经济(20632)
- 财会(19352)
- 现代(18791)
- 理论(18771)
- 商业(17778)
- 科技(17630)
- 版(17423)
- 会计(17314)
共检索到571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郝瑞 王欢
在由中小股东、控股股东、经理三者构成委托—代理链条中,控股股东既是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同时又是经理的委托人,即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文章针对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模型。本文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全体股东的收益和公司的期望价值。文章还依据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提出了我国中央企业改革应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
关键词:
中央企业改革 双重委托代理身份 控股股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鸿翔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就是改革现有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重塑所有权代理,即把原来由政府行使的国有产权转变为新的产权主体,形成新的人格化代表,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对经营权代理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建新
The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China'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s in essense a special commis sinned agency i, c.,the dual commission agency with three parties:nationals,governments and the executives of the enterprises. A comparison of dual comnussion agency and the regular commissioned agency in pr...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曙光 霍晓萍 任艺
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致所有制主体逐渐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厘清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如何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难题。选取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将委托代理冲突和股东间冲突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从混合主体深入性和混合主体制衡度两个维度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混合主体深入性和混合主体制衡度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混合所有制通过降低委托代理成本而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第一类委托代理成本和第二类委托代理成本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本研究揭示了混合所有制影响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对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保法 杨万才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能够积极地工作,最大限度的增进委托人的利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淑敏 刘军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论为指导,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特殊法人企业和国有股份公司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然后以超产权论为指导,从理念上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精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岳兵
委托和代理是一种分工,是权利的重新配置。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分工范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两权”分离的作用,使得委托人不得不向代理人授权,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我国的国有产权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但是,国有企业不可能直接由全体人民经营,因而由国家代表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季娅倩
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太高 ,尤其是国有企业特有的股东层面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代理层次多、监督成本高、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决策偏差大而成本高昂 ,成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净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阻碍了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的产生。同时 ,股东与经营者之间 ,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 ,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也要大大超过规范的股份公司。这些问题使得国有企业难以达到规范股份公司的效率。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培育真正的股东 ,同时要规范企业参与者的行为 ,政府也应当为此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代理成本 权责一致 行为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晖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何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由于国有产权的模糊,国有财产无人负责,所有权"虚置"和"缺位"所致。所以,改革的出路在于明晰国有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委托代理风险与国有企业改革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近几年来,公司治理结构和委托代理制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介绍和研究的热点,发表了大量极有价值的论著,但是对委托代理制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比如:委托代理的成本和收益怎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家诚 林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纪玉俊
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基于企业所有权的视角,文章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以金字塔控股结构为例进行了进一步说明。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现金流权 控制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泽民 刘杰 李刚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考察现金股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层次下的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对现金股利影响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条件下不显著;现金股利分配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合理分配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抑制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威风 梁志钢
股权相对或高度集中下的股东异质性特征形成了控股股东与经营者、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委托代理。在双重委托代理下,控股股东选取内部治理、中小股东选取外部治理。与此相对应,企业财权安排应当是确保控股股东的内部财权统一与中小股东的外部财权结合,即内部实现控股股东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相统一,外部确保中小股东的财务共同治理权与相机治理权。
关键词:
双重委托代理 财权 共同治理 相机治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雪燕 朱晓阳
本文基于2014—2017年新三板企业的年度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的双重视角,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抑制了技术创新投入,其影响机制包括融资方式视角下的直接效应和控股股东行为视角下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为主要影响路径,即作为新三板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具有成本高、风险大和期限短等特征,从而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效应为次要影响路径,即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诱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减少技术创新投入。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和控股股东行为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