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8)
- 2023(8231)
- 2022(7083)
- 2021(6631)
- 2020(5648)
- 2019(12922)
- 2018(12551)
- 2017(24091)
- 2016(12678)
- 2015(13985)
- 2014(13421)
- 2013(12912)
- 2012(11539)
- 2011(9931)
- 2010(9423)
- 2009(8094)
- 2008(7346)
- 2007(6005)
- 2006(4619)
- 2005(3467)
- 学科
- 济(50272)
- 经济(50225)
- 管理(36415)
- 业(34050)
- 企(28755)
- 企业(28755)
- 方法(28464)
- 数学(25913)
- 数学方法(25474)
- 财(13232)
- 农(11752)
- 中国(11182)
- 业经(9999)
- 务(9186)
- 地方(9181)
- 财务(9151)
- 财务管理(9131)
- 学(8957)
- 企业财务(8693)
- 贸(8038)
- 贸易(8036)
- 农业(7999)
- 技术(7915)
- 易(7797)
- 环境(7708)
- 和(7240)
- 理论(7064)
- 制(6920)
- 划(6783)
- 融(5697)
- 机构
- 大学(164702)
- 学院(164476)
- 管理(69278)
- 济(67232)
- 经济(65960)
- 理学(61552)
- 理学院(60915)
- 管理学(59639)
- 管理学院(59345)
- 研究(49651)
- 中国(36464)
- 京(32875)
- 科学(31148)
- 财(29311)
- 业大(25666)
- 农(24864)
- 财经(24831)
- 中心(24627)
- 经(22937)
- 所(22489)
- 江(22065)
- 经济学(21044)
- 研究所(20968)
- 范(20423)
- 师范(20206)
- 农业(19704)
- 北京(19367)
- 院(19259)
- 经济学院(19245)
- 财经大学(19009)
- 基金
- 项目(127008)
- 科学(102485)
- 基金(95990)
- 研究(89378)
- 家(84604)
- 国家(84013)
- 科学基金(74199)
- 社会(58769)
- 社会科(56066)
- 社会科学(56053)
- 基金项目(51713)
- 自然(50274)
- 自然科(49227)
- 自然科学(49212)
- 省(48616)
- 自然科学基金(48293)
- 划(41717)
- 教育(41600)
- 资助(38525)
- 编号(34457)
- 重点(28666)
- 部(28503)
- 创(27053)
- 发(26350)
- 科研(25411)
- 创新(25408)
- 国家社会(25382)
- 成果(24898)
- 教育部(24665)
- 人文(24221)
共检索到216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小洲 过秀成 杨涛 张小辉
对高铁枢纽站房及交通广场布局型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由于轨道交通与高铁枢纽之间的强换乘关系对高铁枢纽立体化布局的影响,提出机动性交通工具三种立体化分层模式。界定了换乘空间和换乘界面的概念,设计了基于换乘空间的枢纽换乘设施的布局流程,并给出了高铁枢纽换乘设施的平面和立体化典型布局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伟 姚加林
为更客观科学评价高铁客运枢纽的离站换乘衔接水平,参考专家意见,乘客意见以及以往研究成果,从换乘的效率、服务换乘设施、系统的顺畅性、综合效用和服务环境5个方面出发,建立包含20个具体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引入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专家权重和改进熵权法确定基于乘客体验的客观权重,将二者结合,让权重更具有代表性。同时,结合Vague集理论建立高铁客运枢纽离站换乘衔接的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长沙南站为实例,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该模型的赋权方法较好保留了乘客的客观意见,并较大程度解决了专家决策的不确定性。该方法和模型能较好反映高铁客运枢纽离站换乘现状,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忠国 徐婷婷 解宏涛
公共交通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论文对西直门公交枢纽进行了充分的实地调查,并用仿真模型为手段对换乘流量及结构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西直门公交枢纽在换乘空间设计、外部交通状况和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公交枢纽 换乘空间 西直门 北京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雨鸿
在停车换乘可能选择地点集合给定的前提下,从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的宏观角度出发,以系统内停车换乘站点的建设成本和所有交通需求量的总出行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停车换乘站点布局优化模型,最后,借助Lingo商业软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雨鸿
在停车换乘可能选择地点集合给定的前提下,从城市交通网络系统的宏观角度出发,以系统内停车换乘站点的建设成本和所有交通需求量的总出行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停车换乘站点布局优化模型,最后,借助Lingo商业软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丹 殷勇 郝成
在分析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旅客流线的基础上,选取旅客走行时间和换乘站建筑成本为目标,建立了优化模型,并以即有站为例,通过站点的改进方案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布局优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汪明艳 汪泓 刘志钢
大型活动期间轨道交通枢纽的突发大客流集聚,会影响交通枢纽区域的客运服务水平。为有效疏散枢纽的突发大客流,通过建立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中"运营指挥中心"与"突发大客流"之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以保障率和成本作为博弈支付函数,实现枢纽区域的应急公交资源调度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博弈的应急公交资源调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枢纽区域突发大客流疏散的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宇嘉 张振宇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衔接影响因素,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换乘枢纽衔接的评价方法。运用仿真软件建立模型,对枢纽内换乘衔接情况进行模拟,得到指标计算参数值;通过体系内各指标的取值情况分析和评价枢纽换乘衔接效果。以北京地铁海淀黄庄枢纽为实例,得出其整体上的换乘衔接较为顺畅但换乘设施仍需改进的评价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江洪 张喜成
针对已有粗糙集灰色聚类评价方法离散化处理的主观性,本文提出将评价对象所属灰类作为基于粗糙集中关系数据模型的决策属性,由此计算出灰色聚类分析模型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并将改进的粗糙集灰色聚类方法应用于城市公交换乘枢纽评价。
关键词:
粗糙集 灰色聚类 换乘枢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莹 栾晓帆 刘泉 李志刚
高铁站是旅客实现跨地域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其建成环境特征对旅客的出行行为和时耗具有重要影响。以常州市和无锡市的高铁站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旅客换乘时耗的主要空间因素。研究得出三点主要结论:高铁站换乘时耗是旅客单程出行时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旅客的出行质量;旅客在不同类型的高铁站换乘,所需的换乘时耗具有差异,体现出"同一城市中,中心区高铁站换乘时耗短,边缘区高铁站换乘时耗长"的特征,旅客单程出行时耗有待进一步压缩;高铁站站区整体空间布局和站房空间内部设计,是影响旅客换乘时耗的间接因素,并且目前我国的高铁站设计仍然以"等候式"为主。
关键词:
高铁站 换乘时耗 建成环境 影响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静 张景秋
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的便捷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轨道交通线网的效率,它不仅是决定人们选择出行方式的关键因素,也是轨道交通规划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北京城区除4号线以外的现有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客观对比研究的方式,分析和评价北京城区轨道交通换乘便捷度水平,研究各换乘站点便捷度的强弱及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对目前北京轨道交通换乘站点分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莉莉 曾坚 洪再生
高铁枢纽布点决策是国家进行高铁枢纽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高铁建设的顺利开展,对枢纽效能的充分发挥起到关键作用,并对枢纽运行长期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是实现高铁枢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综合借鉴多种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重点挖掘绿色城镇群理论内涵,分析高铁枢纽对绿色城镇群发展的影响,结合典型高铁枢纽特征,建立高铁枢纽布点决策评价体系。
关键词:
绿色城镇群 高铁枢纽 布点决策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尝
一、中国交通枢纽现状分析 (一)交通枢纽的定义与作用 交通枢纽是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交通干线的交叉与衔接之处,共同办理旅客与货物中转、发送、到达的多种交通设施的综合体。它由多功能中心站和一些辅助站点组成,或由多个专业化站点组成,并以联络线和短途交通线所联接,是大量交通建筑物与设备组成的复杂有机体。由同种运输方式两条以上干线组成的枢纽为单一枢纽,如铁路枢纽、公路枢纽。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红星 邓春远 冯盼盼 司志涛
为提高城市公交枢纽的运营效率,对枢纽内线路选择及站台布局优化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熵权—密切值法遴选入驻公交枢纽的线路;其次以乘客移动成本、发车时间间隔成本最小以及站台关联度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目标公交枢纽内站台布局优化数学模型,并设计了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市公交枢纽为实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兵 过秀成 李星 孔哲
论文在分析边缘型高速铁路枢纽地区与城市关系、客流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等的基础上,研究枢纽地区路网布设的要求;通过对枢纽地区的道路功能分析和基本布局形式的对比,提出边缘型高速铁路枢纽地区路网方格网的布局思路和分区规划的思想,以及分区各等级道路网密度的相互关系和取值范围,并结合南京高铁南站地区的路网规划进行实例应用和验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