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0)
- 2023(12844)
- 2022(11320)
- 2021(10691)
- 2020(8984)
- 2019(20864)
- 2018(20618)
- 2017(40654)
- 2016(21674)
- 2015(24324)
- 2014(23983)
- 2013(23373)
- 2012(21103)
- 2011(18694)
- 2010(18198)
- 2009(16336)
- 2008(15513)
- 2007(13041)
- 2006(10972)
- 2005(8970)
- 学科
- 济(84908)
- 经济(84814)
- 管理(64650)
- 业(61946)
- 企(53119)
- 企业(53119)
- 方法(44999)
- 数学(39950)
- 数学方法(39437)
- 财(23321)
- 农(21330)
- 中国(19270)
- 业经(18390)
- 学(16975)
- 务(16526)
- 财务(16458)
- 财务管理(16431)
- 企业财务(15697)
- 地方(15525)
- 农业(14311)
- 贸(14177)
- 贸易(14173)
- 理论(13850)
- 制(13837)
- 易(13762)
- 技术(13725)
- 环境(13148)
- 和(13130)
- 划(11759)
- 融(10719)
- 机构
- 大学(298069)
- 学院(296651)
- 管理(125418)
- 济(116323)
- 经济(113935)
- 理学(110832)
- 理学院(109723)
- 管理学(107738)
- 管理学院(107209)
- 研究(89723)
- 中国(65218)
- 京(61035)
- 科学(56006)
- 财(52270)
- 业大(44619)
- 财经(43772)
- 农(43315)
- 所(42392)
- 中心(41922)
- 经(40124)
- 江(39559)
- 研究所(39023)
- 北京(37575)
- 范(37536)
- 师范(37193)
- 经济学(34710)
- 农业(33902)
- 院(33274)
- 财经大学(33259)
- 商学(32812)
- 基金
- 项目(216121)
- 科学(171260)
- 基金(159161)
- 研究(157449)
- 家(137634)
- 国家(136541)
- 科学基金(119536)
- 社会(99563)
- 社会科(94494)
- 社会科学(94469)
- 基金项目(85666)
- 省(83659)
- 自然(79363)
- 自然科(77565)
- 自然科学(77548)
- 自然科学基金(76153)
- 教育(72754)
- 划(70316)
- 资助(65331)
- 编号(64276)
- 成果(49756)
- 部(47936)
- 重点(47278)
- 创(45225)
- 发(44370)
- 课题(42323)
- 创新(42126)
- 科研(41803)
- 教育部(41719)
- 大学(41048)
- 期刊
- 济(115311)
- 经济(115311)
- 研究(80548)
- 中国(46036)
- 学报(45352)
- 管理(43891)
- 科学(42019)
- 财(40277)
- 农(38173)
- 大学(35283)
- 学学(33392)
- 教育(29560)
- 农业(27007)
- 技术(26297)
- 融(21426)
- 金融(21426)
- 财经(20703)
- 业经(20005)
- 经济研究(18304)
- 经(17485)
- 问题(15235)
- 图书(15181)
- 理论(15158)
- 科技(14373)
- 技术经济(14108)
- 实践(14107)
- 践(14107)
- 版(13388)
- 业(13053)
- 财会(12811)
共检索到399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灏 丁宏
本文放弃了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典型投资者假定,允许市场参与者存在异质性,从而讨论了损失厌恶投资具有不相同的评价参照点的情况下风险资产价格决定。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投资者异质性的存在的确提高了的损失厌恶对股权滋价的解释力度;另一方面短期内较低股权滋价由具有较低参照点的投资者决定,这由参照点较高的投资者决定的、长期股权滋价有扩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实际相吻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郁礼
使用两个行为观点来解释金融市场上著名的股权风险溢价。一个是损失厌恶,其意味着投资者对损失比利润更敏感;另一个是投资者趋向太频繁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我们发现损失厌恶投资者每年评价他们的投资组合将与经验股权风险溢价一致。
关键词:
损失厌恶 短视性 股权风险溢价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昌生
高股权溢价,作为金融市场上的诸多异象之一,自被提出之时起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试图从理性理论的角度对股权溢价之谜进行解释,但结果却无法令人满意。行为金融则从行为人的短视性损失厌恶和失望厌恶的心理规律出发,对投资者的目标效用函数进行了修正,为我们理解高股权溢价现象的成因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则进一步引入行为金融理论对高股权溢价评价周期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高股权溢价与评价周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与美国相关结果的对比,本文证实了我国股票投资者具有高损失厌恶和失望厌恶的心理特征,这一结果为投资者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
股权溢价 损失厌恶 失望厌恶 评价周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郑爱明
股权溢价之谜在国内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使用了2SLS方法对我国投资者的跨期替代弹性进行了估计,发现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很低。即使对投资者效用函数进行修改,Epstein-Zin-Weil效用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股市股权溢价之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宁叶
针对以往在我国股权溢价之谜研究中结论迥异的现象,本文创新性地从时间、消费和偏好3个选择维度,探讨了我国股权溢价之谜问题,并且解释了选择偏差对结论的影响,其中还包括构造了一种不包含耐用品的消费指代变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选择偏差不仅会导致我国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也会影响溢价之谜存在性的判断。整体上看,我国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定性有限,市场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要更低。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投资者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较为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宁叶
针对以往在我国股权溢价之谜研究中结论迥异的现象,本文创新性地从时间、消费和偏好3个选择维度,探讨了我国股权溢价之谜问题,并且解释了选择偏差对结论的影响,其中还包括构造了一种不包含耐用品的消费指代变量。研究发现,由于我国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选择偏差不仅会导致我国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也会影响溢价之谜存在性的判断。整体上看,我国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定性有限,市场整体的风险厌恶程度比以往想象的要更低。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投资者追逐高风险高收益的偏好较为明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程国雄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程国雄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佳 金秀 苑莹
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基于预期损失厌恶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用函数,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牛市和熊市,实证分析效用函数中损失曲率和收益曲率的关系;并引入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分别研究保守、稳健和积极投资者在整个样本期、牛市和熊市中的损失厌恶系数。结果表明:投资者对损失的改变比对收益的改变更敏感,损失厌恶系数依赖于市场状态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背景下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用采用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参数值不合适。
关键词:
前景理论 损失厌恶 损失曲率 收益曲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扈衷权 冯平平 温浩宇 田军 冯耕中
以一个损失厌恶销售商与一个损失中性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背景,利用期望损失厌恶理论对销售商在期权契约下的最优采购策略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期望损失厌恶理论能有效克服传统基于前景理论的研究中因参考点外生且固定假设带来的弊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供销双方在期权契约下实现协调共赢的条件,分析了销售商损失厌恶程度,期权契约价格等参数对供应链协调共赢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销售商的损失厌恶偏好并不会改变权利金分配整体供应链利润的作用,但会增强销售商分享收益的能力,改变供销双方利润或效用水平对权利金,产品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的敏感程度,且较高的损失厌恶偏好还会阻碍供销双方协调共赢目标的达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鹤 金秀 侯羽婷
考虑投资者动态损失厌恶和证券市场的模糊不确定性,在可信性框架下以损失厌恶效用、流动性和下方风险为模糊多目标,构建考虑目标重要性的多阶段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提出TVSAPSO算法求解模型。以中国股市行业板块的实际数据为背景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多阶段资产配置过程中,受动态损失厌恶特征影响,保守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流动性目标,偏好防御型行业和无风险资产,积极投资者倾向于关注损失厌恶效用目标,偏好风险型行业和防御型行业;积极投资者在最优期末财富方面的绩效表现优于保守投资者,保守投资者在风险调整后收益方面的绩效表现优于积极投资者。结果表明模糊多目标模型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动态投资需求,为损失厌恶投资者进行多阶段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金秀 王佳
为了研究行为金融学中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建立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以我国股票市场为依托进行实证研究,将市场分为上升、下降和盘整三种状态,研究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的表现,与静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通过改变参照点对动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动态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静态模型、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和CVaR投资组合模型的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绍祥 周新苗
以前景理论为基础,笔者选取了2009年~2012年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导中主要参与国际经营的行业企业,通过非线性参数估计等计量方法证明了中国参与对外经济个体企业的损失厌恶存在。结果显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绿色贸易政策应对步入衰退初期的行业或企业实行充分甚至不对等的贸易保护,主要表现为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及征收环境关税;而对于处于持续衰退期的产业链低端企业及发展较好且已步入正轨的企业应适当减少政府政策的关注。
关键词:
绿色贸易政策 损失厌恶模型 前景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健 庄新田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建立了投资者表现为损失厌恶情形下的开放式基金业绩激励模型,并考察了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偏差对开放式基金业绩激励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激励机制下,损失厌恶型投资者在面对失败的投资结果时会低估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进而低估投资的期望收益;在一定条件下,与完全理性型投资者相比,损失厌恶型投资者会导致业绩激励效率损失增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邱国斌
考虑损失厌恶企业的决策者在评估损失或收益时心中存在参照点。将企业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企业,即当订货量大于需求量时才存在参照点的企业;类型二企业,即无论订货量大于或小于需求量均存在参照点的企业。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上述两类企业的效用函数,得到了企业的最优订货决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两类企业的订货量与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缺货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类型一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小于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随着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增大,类型一企业和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可能递增,也可
关键词:
参照点 损失厌恶 最优订货 随机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