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2)
- 2023(7772)
- 2022(6788)
- 2021(6255)
- 2020(5369)
- 2019(12446)
- 2018(12180)
- 2017(23665)
- 2016(12453)
- 2015(13832)
- 2014(13535)
- 2013(13014)
- 2012(11541)
- 2011(10012)
- 2010(9467)
- 2009(8359)
- 2008(7527)
- 2007(6194)
- 2006(4895)
- 2005(3765)
- 学科
- 济(52686)
- 经济(52635)
- 管理(37558)
- 业(35306)
- 方法(31005)
- 企(30238)
- 企业(30238)
- 数学(28216)
- 数学方法(27760)
- 财(14242)
- 农(11899)
- 中国(10839)
- 业经(10203)
- 务(9914)
- 财务(9877)
- 财务管理(9854)
- 企业财务(9393)
- 学(8800)
- 地方(8612)
- 技术(8574)
- 环境(8359)
- 农业(8068)
- 贸(7828)
- 贸易(7826)
- 和(7724)
- 易(7614)
- 理论(7463)
- 制(7316)
- 划(7171)
- 银(6168)
- 机构
- 大学(166043)
- 学院(165588)
- 管理(72140)
- 济(69606)
- 经济(68404)
- 理学(64048)
- 理学院(63485)
- 管理学(62307)
- 管理学院(62012)
- 研究(47911)
- 中国(35591)
- 京(32845)
- 财(30234)
- 科学(29562)
- 业大(25676)
- 财经(25607)
- 农(24365)
- 中心(24208)
- 经(23498)
- 江(22141)
- 经济学(21761)
- 所(21343)
- 经济学院(19922)
- 研究所(19886)
- 经济管理(19697)
- 范(19499)
- 财经大学(19469)
- 北京(19282)
- 师范(19281)
- 农业(19223)
- 基金
- 项目(126289)
- 科学(101724)
- 基金(94607)
- 研究(90352)
- 家(82200)
- 国家(81600)
- 科学基金(72466)
- 社会(59672)
- 社会科(56917)
- 社会科学(56898)
- 基金项目(50626)
- 省(49389)
- 自然(47886)
- 自然科(46874)
- 自然科学(46863)
- 自然科学基金(45979)
- 教育(42215)
- 划(41508)
- 资助(38506)
- 编号(35012)
- 部(28710)
- 重点(28344)
- 创(27005)
- 发(26307)
- 成果(25529)
- 国家社会(25513)
- 创新(25350)
- 科研(25221)
- 教育部(25015)
- 人文(24611)
共检索到216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庆 孟海宁 武华琛 李岸达
为解决传统DEA和DDF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交叉DDF,但现有交叉DDF仍存在一些问题:因忽略指标松弛量导致评价结果不精准;决策单元之间的评价基准(参照点)不一致;可能存在多个最优解;无法实现决策单元的效率全排序。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给出基于指标比值的交叉DDF投影点效率评价方法。首先给出基于参照点的相对效率定义,即决策单元相对于参照点的综合投入指标比率和综合产出指标比率的比值,这样能将决策单元指标的所有信息考虑到效率评价中;其次,构建以最小化松弛量之和为第二目标函数的DDF模型,以尽可能得到决策单元唯一的投影点和评价结果;最后,以DDF投影点为参照,根据相对效率定义对决策单元进行交叉评价,使得评价参照点一致,评价结果不受方向向量长度影响且共识性强,同时实现决策单元的效率全排序。算例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汤良 赵希男
针对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首先,分别求出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值;其次,利用所有信息,求出集结交叉效率值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客观权重系数;最后,对集结后的交叉效率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公平,较好地解决了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评价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良 刘航
针对指标值为实数型Vague数、权重未知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Vague集的能识别个体优势的多指标交叉评价方法。基于理想点的思想,建立数学规划模型,求出反映优势结构的每个个体的权重向量;基于DEA交叉评价的思想,求出每个个体的交叉评价值并进行排序;最后给了一个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Vague集 多指标 交叉评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宗盛 胡培 聂佳佳
针对交叉效率模型中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问题,提出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首先利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问题的交叉效率矩阵,然后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计算交叉效率矩阵中各评价单元的标准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决策单元的最终效率得分并进行排序。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磊 谢颖
【目的/意义】在现实世界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和心理预期的高低会影响其对效率的评价结果,而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并未考虑这一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基于前景理论,考虑在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各决策者参考点的多样性,构建具有双参考点的决策者评价策略模型。【设计/方法】首先从外部、内部两个方面定义参考点,设置双参考点以反映决策者外部竞争优势和内部自身特点。其次针对两个参考点分别利用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计算各参照点下的价值。随后,通过引入正理想点侧重系数,进一步综合各参照点下的前景价值,构建反映决策者偏好的双参考点前景理论——交叉效率模型,并求解得到改进的交叉效率矩阵。【结论/发现】该评价策略方法能根据决策者不同的心理偏好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圆圆 江登英
文章针对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交叉熵的灰关联双向投影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结合基本不等式概念提出犹豫模糊数中新的交叉熵公式,并证明其满足熵的基本性质。其次,以新的交叉熵公式为距离公式,应用离差最大化方法求得属性权重。再次,将灰关联双向投影法拓展到一般犹豫模糊环境下,提出了基于新交叉熵的灰关联双向投影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为解决犹豫模糊信息中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且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灵敏度,提高了决策可信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建平 赵苗 吴美琴
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多数是采用一个模型进行求解,并且往往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DMU)均有效,因此不能对所有的决策单元进行充分排序。文章基于区间DEA,同时用进取型、仁慈型和竞合交叉效率模型进行求解,并对竞合模型中的分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利用区间值邻域互信息进行分组,之后利用潜在信息函数对三个模型的效率分数进行集结,得到每个决策单元最终的效率分数及排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针对模糊环境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评价问题,本文利用α-截集法将三角模糊数型的投入产出值转化为区间数,提出一种改进的区间交叉效率模型。随后,引入前景理论来研究区间交叉效率集结问题,定义区间参考点代替传统的单个参考点,以最大化所有决策单元的前景交叉效率为原则,构建最大化前景交叉效率模型求解集结权重。根据偏好度方法,比较区间交叉效率值。本文方法基于统一的生产前沿面来度量决策单元的效率,保证了不同决策单元之间以及不同α值下的效率可比;定义区间参考点充分考虑了决策者在模糊环境下的心理因素变化,集结决策单元的区间交叉效率值代替综合前景值,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最后,通过例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叉效率 模糊DEA 前景理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科 魏法杰
基于交叉效率概念,遵循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DEA评价方法。运用不同的赋权策略,获得用最优效率值、最劣效率值和最可能效率值描述的决策单元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值。该效率值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决策单元效率值可能的取值情况和实际评价问题的特点,利用三角模糊数期望值排序方法可以对该效率值进行比较排序。算例说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徐小峰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增长同生态改进的双重提升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应用传统DEA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6—2008年间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全省及各地市生态效率三年变化情况并据此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聚类;针对传统DEA方法评价结果出现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较多的缺点,文章应用对抗型交叉评价机制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以更好的明确各决策单元生态效率提升的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建平 张晓杰 吴美琴
针对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的集结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加权平均算子的交叉效率集结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得到交叉效率矩阵;其次考虑到由于统计误差等因素导致的数据误差和交叉效率评价值分布的疏密程度,结合密度加权平均算子,分别将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评价值集结为一个区间值;然后引入基于可能度的优序数区间排序方法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综合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所提方法是合理且可行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鹏 王莉芳 许燕
聚焦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考虑到交叉效率的差异性,提出使用"专家打分法"对他们进行集聚。此方法把交叉效率矩阵转换为一个专家打分矩阵,由于专家之间在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打分"理应区别对待。他们差异性的度量依据他们对决策单元效率打分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的专家其效率打分相应的会赋予较小的权重。最后运用算例分析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传统的交叉效率集结过程通常采用算术平均方法,不仅会低估自评的重要性,而且未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和熵权法的交叉效率集结方法。首先,求解交叉效率矩阵,运用熵权法确定他评过程中评价单元的指标权重。然后,引入前景理论以考虑决策者在交叉效率集结过程中的风险偏好,利用TOPSIS方法识别正负参考点,进而构造总体效用函数,得到前景交叉效率矩阵。随后,构建最大化前景价值模型,求解集结权重。该方法既考虑到交叉效率集结的相对重要性权重,又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纳入到效率评价中,从而实现决策单元的全排序。最后,结合实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前景理论 熵权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