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6)
- 2023(19092)
- 2022(16097)
- 2021(14968)
- 2020(12307)
- 2019(28264)
- 2018(27825)
- 2017(53288)
- 2016(28541)
- 2015(31631)
- 2014(31306)
- 2013(30755)
- 2012(27901)
- 2011(24850)
- 2010(24671)
- 2009(22900)
- 2008(22292)
- 2007(19941)
- 2006(17363)
- 2005(14732)
- 学科
- 济(117769)
- 经济(117640)
- 业(106496)
- 管理(94867)
- 企(92624)
- 企业(92624)
- 方法(53934)
- 数学(44098)
- 农(43845)
- 数学方法(43495)
- 业经(37241)
- 财(34548)
- 农业(30005)
- 中国(29543)
- 务(24801)
- 财务(24728)
- 财务管理(24689)
- 技术(23716)
- 企业财务(23417)
- 制(22976)
- 地方(22615)
- 理论(21532)
- 学(20685)
- 和(20279)
- 划(19253)
- 策(19172)
- 贸(18920)
- 贸易(18908)
- 易(18367)
- 环境(17650)
- 机构
- 学院(402767)
- 大学(396280)
- 管理(166783)
- 济(160870)
- 经济(157487)
- 理学(144688)
- 理学院(143233)
- 管理学(140857)
- 管理学院(140111)
- 研究(124519)
- 中国(95663)
- 京(82809)
- 科学(76795)
- 财(73444)
- 农(67475)
- 业大(60271)
- 所(59856)
- 财经(59186)
- 江(59088)
- 中心(58547)
- 研究所(54461)
- 经(53931)
- 农业(51778)
- 北京(51255)
- 范(50811)
- 师范(50377)
- 州(47763)
- 经济学(47326)
- 院(45875)
- 商学(43860)
- 基金
- 项目(277562)
- 科学(220703)
- 研究(206421)
- 基金(201576)
- 家(173889)
- 国家(172327)
- 科学基金(150858)
- 社会(131410)
- 社会科(124467)
- 社会科学(124436)
- 省(110644)
- 基金项目(107078)
- 自然(97220)
- 自然科(95025)
- 自然科学(95005)
- 教育(94586)
- 自然科学基金(93311)
- 划(91147)
- 编号(84886)
- 资助(81491)
- 成果(66715)
- 重点(61336)
- 创(61069)
- 部(60642)
- 发(59617)
- 课题(57659)
- 创新(56357)
- 国家社会(53796)
- 科研(52533)
- 教育部(52395)
- 期刊
- 济(178737)
- 经济(178737)
- 研究(112655)
- 中国(74805)
- 农(65725)
- 管理(64048)
- 财(58464)
- 学报(58342)
- 科学(56428)
- 大学(46083)
- 农业(44952)
- 学学(43716)
- 教育(43371)
- 技术(38674)
- 业经(34264)
- 融(33235)
- 金融(33235)
- 财经(28381)
- 经济研究(26607)
- 经(24363)
- 业(23860)
- 问题(23180)
- 技术经济(21840)
- 科技(20354)
- 版(19270)
- 现代(19175)
- 理论(18604)
- 商业(18572)
- 统计(18032)
- 财会(17887)
共检索到579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德起 何皛彦 徐堃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关村"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定量测度,得出2016年中关村"双创"指数得分为130.79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成果迅猛增长,产业结构向空间技术等高端化方向迈进;新创办企业数量增势迅猛,创业孵化能力逐步提高;"双创"生态服务系统逐步完善,进入"创服3.0"时代。但中关村仍面临大企业占据大量优势资源、中小企业"双创"投融资资金匮乏、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等现实瓶颈。最后从构建市场和政府协同发力的激励机制视角出发,探索建立市场化投融资体系为主、政府优化"双创"环境为补充的功能互补机制。
关键词:
中关村 创新创业 激励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洪峰
基于对中关村园区内企业的调查,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授予对象、激励形式、激励规模、业绩考核指标、行权价格等激励要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对股权激励在提升公司业绩、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吸引与留住人才等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2)股权激励设计中存在业绩指标短期化、用足政策空间的问题;(3)政府的数量型监管与税收政策制约了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本文建议:完善信息披露,打击业绩操纵;转变数量型监管模式,简化股权激励审批流程;提升税收政策与股权激励的协调性。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股权激励 调查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孟凡生 杨雨艨
针对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难以通过提升产量而增加绩效的问题,研究了以提升工人成本控制和质量改进积极性为目的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企业管理者和工人间基于成本和质量双标准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分析相关参数分别对工人在两任务中的最优投入水平和最优风险分担水平的影响,发现了由于某项任务的投入过低而可能导致的激励失衡问题,进而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研究表明:①在某任务上,工人能力的提升、惰性的降低和风险的降低均可提升该任务的激励强度,并使其投入另一任务的部分努力转移至该任务;②某任务参数的改变对工人在该任务中的风险分担及努力投入的影响幅度大于另一任务;③任务关联性的改变可使工人的努力投入发生转移,且关联性越大,转移程...
关键词:
成本控制 质量改进 委托代理 努力转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利生 杜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活动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基石,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考核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能动地起着改变被管理者作业情绪的作用。考核评价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因此,考核评价对于员工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建立基于创新激励的考核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国锋 黄卫来 谈毅
按照风险投资的观点,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四阶段特征。为了达到政府的激励目标,需要建立分阶段的评价体系,对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着重评价其创新资源,对发展期和成熟期企业着重评价其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效。同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从立法、财税政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维度提出技术创新企业的激励框架,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企业 评价 激励 资源基础理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显 吴非 刘诗源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集,实证检验企业减税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减税政策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动能。然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减税政策时有着异质性的反应函数。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减税能够刺激企业的资源投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助力,又能够减轻企业"脱实向虚"的金融化偏向,从而达到去杠杆与创新驱动的双重拟合。特别地,有明显创新驱动导向的政府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合理引导企业减税政策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而那种"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考核制度,无助于企业减税政策效力的释放。有鉴于此,想要深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需要坚定不移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考虑企业属性差异,也要考虑减税政策的传导影响机制,更应该努力调整政策激励结构,以增强减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明泉 任侨 鲍群
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统筹考虑薪酬激励、股权激励、晋升激励、心理激励四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错位程度的综合指数,并利用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该指数进行应用,旨在为完善企业激励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激励机制错位现象,且错位程度普遍较高;从激励机制的具体内容来看,股权激励与心理激励错位现象更为严重;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激励机制错位程度要低于其他地区;从产权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错位程度要低于国有企业。此外,从错位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回归结果来看,激励机制错位对企业价值、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具有消极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彦云 杨斯琪
为定位海淀区中关村创新型工业领军企业,本文利用2014年中关村海淀园企业数据,通过改进的Weaver-Thomas指数及因子分析法定位出32家领军企业,克服了数据分布与假设分布不符等问题,提高了筛选效率。研究发现: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8个行业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表现突出,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领军企业中所占比重超过50%。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顾方凯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设"一区十六园"(2),其中核心区(即海淀园)在经济总量、入驻企业数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根据2016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报告,海淀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近万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1.63万亿元,分别占中关村示范区的49%和40.1%。本文以中关村核心区为研究重点,采用走访政府和企业、与客户经理座谈、电话访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分析资料等方式,分析研究中小微企业的需求特点、政府相关政策及银行对接情况,对商业银行创新服务中关村中小微企业发展提
关键词:
中关村 中小微企业 商业银行 科技金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设计的,因而对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作用日渐衰弱。在企业日益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需要进行激励的变革,即实现从工作激励到创新激励的转换。从人的行为理论出发,企业进行创新激励变革,包括组织环境激励、制度环境激励、员工群体激励和员工个体激励等四个方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简冠群 邓首华
产业振兴情境下的关系投资是指基于农村地区市场发育程度尚低的现状下,为克服市场失灵,以情感认同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渠道动员企业等社会主体长效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投资模式。文章通过贵州苗姑娘集团与广东海大集团两家企业参与农村贫困地区产业振兴的案例实践,提炼出关系投资主要有直接捐助、半价值化投资和价值投资三种具体模式。企业通过关系投资向贫困地区输入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帮助贫困地区培育内生能力,并盘活市场生态,进而实现产业振兴。成熟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村市场化程度尚低的现状是关系投资实施的情境条件;兼具情感认同与财务实力的企业是关系投资实现的主体条件;建立更为理性包容的经济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关系投资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旋 田治威
红筹企业回归A股存在的路径及已实施的股权激励如何处理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科创板注册制的试点创新了红筹企业回归A股的路径,在拆除红筹及VIE架构,等待IPO核准上市的传统路径外,增加了直接申请IPO和发行CDR两条创新路径,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红筹企业回归环境。对五家回归科创板上市的红筹企业进行分析后,总结出回归时存在的已实施股权激励处理方法,即保持原计划不变、将限制性股票加速解锁或期权加速行权、给予现金补偿、将持股平台平移至境内、修改相应的条款。红筹企业回归时需要在权衡成本、激励效力等多方因素后,因地制宜,妥善确定股权激励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红筹企业 回归路径 股权激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继建 张学慧
企业处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艰难探索期,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本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不够,用产权激励进行界定,把企业发展、产权配置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形成新的激励机制,但核心问题是如何切入产权激励的路径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关键词:
产权激励 人力资源 企业发展 路径切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登峰 唐杰 陈勇
创新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上对高级专业化劳动力施加内部股权激励,并将股权资本动态最优地配置于研发和管理等创新性投入和外购中间品投入中,企业的最终产出可以实现长期稳态增长。在本文构建的动态模型中,创新企业的最优增长率受创新企业的知识创造活动、人力资本、创新企业家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影响,企业的创新成功率和人力资本增长率越高,企业产出的稳态增长率就越高;创新企业家未来效用的贴现率和替代弹性参数值越低,企业产出的稳态增长率就越高。创新企业扩张的必要条件是,中间品的市场交易效率低于生产这些中间品的人力资本的交易效率,创新企业的内部股权激励制度使企业家市场替代中间品市场,创新企业在中间投入品市场上的动态垄断竞争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邱国栋 黄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双创企业的持续发展成为研究热点,但少有研究探讨双创企业的合伙行为。以若干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双创企业为调研对象,利用Nvivo质性研究工具,基于组织治理视角探讨不同经营情形下双创企业的合伙机制和行为路径,分析表明:个人与个人的合伙以"资源互补"为核心,通过相机控制机制完成"孵化→共赢"的经营过程;个人与法人(组织)的合伙以"持续互补"为核心,通过分时权变机制完成"成长→共赢"的经营过程;法人(组织)与法人(组织)的合伙以"中间纽带"为核心,通过分时权变机制完成"竞合→共赢"的经营过程;上述合伙行为路径均能形成创新激励,实现风险共担和合伙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