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7)
- 2023(11423)
- 2022(9763)
- 2021(9354)
- 2020(8089)
- 2019(18696)
- 2018(18410)
- 2017(35552)
- 2016(19134)
- 2015(21837)
- 2014(22031)
- 2013(21780)
- 2012(19972)
- 2011(17487)
- 2010(17273)
- 2009(16050)
- 2008(16034)
- 2007(14205)
- 2006(11714)
- 2005(9925)
- 学科
- 济(79911)
- 经济(79736)
- 管理(61528)
- 业(57967)
- 企(49699)
- 企业(49699)
- 方法(42944)
- 数学(37543)
- 数学方法(37099)
- 财(33752)
- 农(21558)
- 中国(20508)
- 务(17984)
- 财务(17937)
- 财务管理(17879)
- 企业财务(16991)
- 业经(16973)
- 制(15842)
- 地方(15565)
- 学(14710)
- 财政(13610)
- 农业(13599)
- 贸(13438)
- 贸易(13436)
- 和(13340)
- 理论(13159)
- 易(13056)
- 技术(12125)
- 策(11279)
- 政(11165)
- 机构
- 大学(268186)
- 学院(267604)
- 济(111664)
- 经济(109503)
- 管理(109384)
- 理学(95767)
- 理学院(94826)
- 管理学(93253)
- 管理学院(92748)
- 研究(81625)
- 中国(62011)
- 财(59472)
- 京(54063)
- 科学(49647)
- 财经(44280)
- 农(41331)
- 经(40124)
- 中心(39862)
- 所(39638)
- 业大(39106)
- 江(39086)
- 研究所(35701)
- 经济学(34498)
- 北京(33023)
- 范(32896)
- 财经大学(32774)
- 师范(32578)
- 农业(32447)
- 经济学院(31428)
- 州(30318)
- 基金
- 项目(183441)
- 科学(145761)
- 基金(135495)
- 研究(133363)
- 家(116622)
- 国家(115667)
- 科学基金(101231)
- 社会(87389)
- 社会科(82060)
- 社会科学(82034)
- 基金项目(72338)
- 省(72063)
- 自然(65802)
- 自然科(64348)
- 自然科学(64330)
- 自然科学基金(63199)
- 教育(62698)
- 划(59888)
- 资助(55299)
- 编号(53763)
- 成果(42935)
- 部(41737)
- 重点(40897)
- 创(38721)
- 发(38057)
- 教育部(36469)
- 科研(36232)
- 创新(36112)
- 国家社会(35967)
- 课题(35938)
- 期刊
- 济(114732)
- 经济(114732)
- 研究(74797)
- 财(52519)
- 中国(48564)
- 学报(39594)
- 管理(37830)
- 科学(36303)
- 农(35794)
- 大学(30839)
- 学学(29233)
- 教育(24246)
- 农业(24123)
- 技术(24089)
- 财经(22197)
- 融(20251)
- 金融(20251)
- 经济研究(19189)
- 经(18914)
- 业经(18451)
- 问题(15401)
- 统计(14971)
- 财会(14744)
- 技术经济(13859)
- 策(13605)
- 版(13171)
- 业(12850)
- 会计(12815)
- 理论(12793)
- 决策(12269)
共检索到381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富荣
文章运用"指数分析法",对2002—2013年我国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绩效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财政通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明显地促进了社会公平程度的提升;但是财富分配不合理,尤其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和收入差距扩大,是降低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因此提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国企利润全民分享机制、构建与国家治理相适应的财政定位是提升财政社会公平功能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指数分析 社会公平 绩效测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980-2010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差距;共享发展支出长期不均衡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行政服务支出只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与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形成无关。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公平的实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美国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革教育财政政策。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体现为:加强州政府统筹,增加州教育财政支出;学区为主筹措教育经费,强化学区责任;政府倾斜配置教育经费,支持贫穷学区。美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后,出现了教师工资提高,教师培训增多,教育技术更新,教育项目拓展,教育设施改善等效应。分析发现,制度合法性是财政政策变革的潜在影响因素,拨款预期和政策稳定性影响财政政策的变革,促进教育的改革是财政政策变革的首要目的。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财政 政策评估 美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晨 顾昕
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财政支出的横向公平性,是实现社会救助均等化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泰尔指数进行组群分解,探究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省内和省际不平等性,以检验省级政府对辖区内农村低保制度横向公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低保筹资分担机制在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严重的纵向失衡,县级政府负担过重,而省级政府投入不足。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尽管县级政府之间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总体不平等性有所下降,但省内不平等性显著高于省际不平等性的问题,凸显出省级政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财政拉平作用,以推进辖区内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横向公平。因此,如果建立省级政府农村低保筹资比例的最低标准,以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城乡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我国1980-2010年相关数据,建立了关于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服务支出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长期时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实现城乡消费公平,行政服务支出则相反;共享发展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长期则相反。因此,应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从而实现城乡居民消费公平。
关键词:
消费公平 长期均衡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一花 李林巍
完善财政规则治理、实现财政可持续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欧盟委员会财政规则数据集(1995~2015年)构建全口径财政规则强度指数,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欧盟成员国数值型财政规则对财政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规则能改善财政平衡,尤其对高赤字政府更加有效。从财政规则的不同特征和类型来看,违规制裁的作用以及预算平衡规则效果最突出。从不同国家结构看,全国性财政规则和中央财政规则在联邦制和单一制国家中均有效,而地方财政规则只在单一制国家中发挥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削弱了财政规则,对财政平衡造成损害。文章的研究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值型财政规则,尤其是改进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引导地方政府理性举债和建立负责任的地方财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戴毅
公平与效率并称社会经济福利的两大准则,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是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收入分配不公是困扰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难题,其症结是财政分配职能弱化,表现在税制缺乏公平性,未能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有效调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缺乏对低收入者收入的有效提升。因此,必须强化财政的分配职能,增强税制的公平性,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戴天柱
促进公平与效率的财政政策选择刘溶沧,戴天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平与效率正成为新时期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通过财政政策的有效选择和适时调整,以及对“市场失效”问题的妥善解决,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作枚
一、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 收入分配包括微观层次上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宏观层次上的收入再分配。微观层次上的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有效竞争而实现的,宏观层次上的收入分配是通过国家对收入的调节来实现的。在收入分配的秩序上,先有微观层次的分配,再进行宏观层次的分配,二者不能同时进行,更不能秩序颠倒。宏观层次的收入再分配总是在微观层次的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对初次分配进行调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纪明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扩大就业过程是一个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演化的过程,政府的策略应当不断地根据企业行为进行调整,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最优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才能得以构建,从而促进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增加社会福利,提高政府与企业的效益。
关键词:
就业 财政政策 政府 企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彦锋 王海波
在财政体制中 ,财政收入具有相对集中性特征 ,财政支出具有相对分散性特征 ,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方政府支出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 ,构成了地方政府非理性投资行为的体制性原因。面对地方政府的非理性支出行为 ,应当从财政体制安排的角度进行治理 :( 1)结合即将开展的新一轮的税制改革 ,合理界定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进一步扩大地方税种 ,完善地方税体系 ,使地方政府拥有自己的主体税种 ;( 2 )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的运行过程中 ,应当更多地使用有条件拔款 ,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参与意识 ,同时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资过热 财政学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周伟
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不公平是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从资源配置层面上,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高校在区域间分配的不均、高等教育资金在校际间的分配不公平引起的。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可采取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融通资金、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手段来优化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公平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建刚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共财政在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可见,公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万道琴
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国公共财政提出了基本的政策目标,两者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如何健全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社会和谐 调节机制 公共财政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文利
本研究使用2004年大学生经济情况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在重点高校中, 来自较高收入群体的学生比例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入学机会的差距主要源自长期因素带来的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与重点高校相比,“高收费+低资助”的状况在一般院校中表现突出。这造成低收入家庭承受了较重的高等教育个人支出负担;学费对入学机会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学生资助的正面促进作用。要达到促进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公平性的目标,应尽快改变一般院校中“高收费+低资助”的财政现状,普遍推行“高收费 +高资助”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财政 入学机会 资源分配 公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政策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地方财政如何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基于山东省某高新区案例分析
财政支出可以长期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财政分权促进还是抑制了公共环境支出——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面向西部地区技术转移与绩效测度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
基于财政支持的公共消费促进国内大循环构建
试析我国现行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
引入剥夺指数促进我国公共卫生财政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数字贸易标准和规则推进: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分析报告(2022)
数字贸易发展转折点:技术与规则之争——全球数字贸易促进指数分析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