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4)
- 2023(18610)
- 2022(15946)
- 2021(14972)
- 2020(12453)
- 2019(28921)
- 2018(28030)
- 2017(53911)
- 2016(29069)
- 2015(32800)
- 2014(32513)
- 2013(32497)
- 2012(29930)
- 2011(26761)
- 2010(26436)
- 2009(24294)
- 2008(23846)
- 2007(20377)
- 2006(17681)
- 2005(15469)
- 学科
- 济(119765)
- 经济(119620)
- 管理(86311)
- 业(80277)
- 企(65486)
- 企业(65486)
- 方法(57399)
- 数学(50815)
- 数学方法(50232)
- 财(40675)
- 中国(35201)
- 农(32191)
- 业经(25025)
- 学(24684)
- 地方(23657)
- 贸(22961)
- 贸易(22951)
- 制(22355)
- 易(22316)
- 农业(21635)
- 务(21539)
- 财务(21467)
- 财务管理(21404)
- 企业财务(20362)
- 理论(18575)
- 环境(18245)
- 银(17800)
- 银行(17747)
- 和(17741)
- 融(17156)
- 机构
- 大学(416013)
- 学院(411559)
- 济(171777)
- 经济(168404)
- 管理(162849)
- 理学(142177)
- 理学院(140652)
- 研究(140531)
- 管理学(138160)
- 管理学院(137444)
- 中国(105529)
- 京(88368)
- 科学(86083)
- 财(83431)
- 所(69907)
- 农(66176)
- 财经(64678)
- 研究所(63690)
- 中心(62870)
- 业大(61278)
- 经(59065)
- 江(57736)
- 北京(55812)
- 经济学(53338)
- 范(52621)
- 师范(52063)
- 农业(52042)
- 院(51445)
- 财经大学(48343)
- 经济学院(48177)
- 基金
- 项目(286108)
- 科学(225863)
- 基金(211112)
- 研究(205374)
- 家(185153)
- 国家(183688)
- 科学基金(158125)
- 社会(132226)
- 社会科(125422)
- 社会科学(125388)
- 基金项目(111095)
- 省(108196)
- 自然(103513)
- 自然科(101174)
- 自然科学(101143)
- 自然科学基金(99352)
- 教育(93961)
- 划(92260)
- 资助(88047)
- 编号(81483)
- 成果(65262)
- 部(63970)
- 重点(63902)
- 发(59898)
- 创(58755)
- 课题(55805)
- 国家社会(55734)
- 科研(55159)
- 教育部(55088)
- 创新(54942)
- 期刊
- 济(179952)
- 经济(179952)
- 研究(123864)
- 中国(75143)
- 学报(66258)
- 财(65836)
- 科学(61075)
- 管理(58467)
- 农(58238)
- 大学(50826)
- 学学(48081)
- 农业(40400)
- 教育(39636)
- 技术(33955)
- 融(33468)
- 金融(33468)
- 财经(31846)
- 经济研究(31083)
- 业经(27686)
- 经(27269)
- 问题(24706)
- 业(21346)
- 贸(19617)
- 技术经济(19528)
- 统计(19427)
- 版(19329)
- 图书(18760)
- 理论(18621)
- 科技(18411)
- 商业(17852)
共检索到59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标准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消费者有能力求解复杂的动态优化问题,这一假定至少在中国是不能成立的。本文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关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假设。即由于存在信贷约束和消费支出高峰,中国城市居民跨时消费的理性选择是:在避免未来发生流动性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平滑各个时期的消费。与之相对应,本文假定中国城市居民跨时消费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财富目标和持久收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以来,随着城市居民财富目标的不断提高,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持续下降趋势。(2)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的确存在一个学习和适应过程。
关键词:
持久收入 财富目标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宝仁 吴洋 张思强
通过2000—201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得到了财富效应影响下的中国居民消费函数。运用FGLS方法,建立变截距随机效应模型,得到消费函数中各个财富效应的大小,并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英彤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特点,从而找出影响城市居民消费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缓冲储备模型进行适当改进,使其更适合消费行为研究,并应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实证检验居民在收入不确定性下的消费行为模式,结果表明缓冲储备模型能够解释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以目标比率为被解释变量的模型更适合作为未来研究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
缓冲储备 收入不确定性 消费行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绍杰 张俊森 李宏彬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关键词:
储蓄率 组群效应 组群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黄敦平
本文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置入刻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性偏好的滞后项,构建了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说的扩展模型;将样本1985—2010年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并分别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消费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比较强的消费习惯性特征,现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消费的影响;由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后一个样本期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一个样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左鹏
随着中国政府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大量资本的不断融入,文化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06年3月通过的我国“十一五”规划将积极发展文化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庆明 郭孟暘
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LC-PIH)理论,本文建立居民收入、消费支出、股市市值和购房支出几个变量之间的实证检验模型,以研究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选取季度和月度频率数据,测算我国2003~2018年全口径居民消费和2013~2018年乘用车消费的股市财富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全口径居民消费主要受收入的影响,股市的财富效应不显著,检验结果符合持久收入说;乘用车消费除受收入的影响之外,股市的财富效应也显著。基于实证结果,并结合发达国家较为普遍存在的财富效应,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稳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促进我国消费平稳增长、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基础性作用的根本;二是要发挥出股市在消费中的财富效应,需改变我国股市长期存在的牛短熊长困境;三是应进一步提高我国居民通过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等间接渠道参与股市的比重,使养老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涛 王宗道 赵会玉
文章运用总量数据分阶段、分地区检验了不同资产组合下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居民的消费行为与当期收入、上一期的收入密切相关,居民财产性收入对财产性支出的影响近年来日益明显;居民储蓄仍然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略有下降;股票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在年度数据检验中难以得到证实,多数情况下并不显著;房地产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次于居民储蓄。就城乡而言,资产价格波动的财富效应在城市显著大于农村。
关键词:
资产价格波动 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麒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北京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构建体育消费影响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和消费结构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消费动机、消费理念、消费者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都对体育消费有明显的影响。鉴此,本文提出了扩大体育消费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城市居民 北京 扩大内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直
定量配给制度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The Thoey of Consumer behavior under rationing)是近年来西方经济学中颇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消费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就不同程度的数量控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做了相当深入的理论探索。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实行定量配给制度时间最长、涉及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因而为验证和发展消费者在定量配给制度下行为的理论,进而研究受数量约束的市场均衡问题,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同时,潜在的巨大进口市场也为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住房、燃料及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基于1992—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变参数反应模型和滚动回归模型研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超敏感系数分别为0.6510和0.6659,利用LC/PIH分析框架不能精确阐释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城镇的利率跨期弹性很不显著,而农村的利率跨期弹性利率显著为负;城乡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分别为11.890和10.025,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降后升,而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升后降,这导源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出现了趋势性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新宇 范欣 姜扬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公众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预期对公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绝对收入与公众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幸福悖论"在我国已经出现;(2)相对收入对公众主观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强于绝对收入;(3)预期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增加居民的绝对收入,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保持收入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提升公众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预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凤,王玉华
Because the consumption function which are often employed to study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omit research of the institution and consumer saving motive, the conclusions of research do not give full answers about Chinese consumer behavior. The paper builds analysis frame according to the precautions saving theory and put forward to analysis model of ECM, as well as studies data about Chinese saving motive investigate. Some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关键词:
消费函数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赖溟溟 白钦先
基于1998年1月至2007年10月的我国居民消费、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有关数据,运用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不存在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通过股票市场刺激消费的政策无效;我国存在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长期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居民消费有协同趋势,短期内房地产市场发展抑制居民消费支出。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房地产市场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