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0)
- 2023(16672)
- 2022(14406)
- 2021(13383)
- 2020(11234)
- 2019(25771)
- 2018(25576)
- 2017(49634)
- 2016(26671)
- 2015(30089)
- 2014(30017)
- 2013(29715)
- 2012(27074)
- 2011(24231)
- 2010(23944)
- 2009(21808)
- 2008(20939)
- 2007(18393)
- 2006(16183)
- 2005(13822)
- 学科
- 济(109603)
- 经济(109468)
- 业(76509)
- 管理(70774)
- 企(54483)
- 企业(54483)
- 农(51905)
- 方法(49911)
- 数学(44081)
- 数学方法(43519)
- 农业(34343)
- 财(28720)
- 中国(27951)
- 业经(27819)
- 学(22873)
- 贸(22825)
- 贸易(22819)
- 地方(22296)
- 易(22282)
- 制(19301)
- 技术(16407)
- 理论(16111)
- 发(16089)
- 环境(15949)
- 和(15234)
- 务(15136)
- 财务(15067)
- 财务管理(15026)
- 银(14818)
- 银行(14760)
- 机构
- 学院(376520)
- 大学(375038)
- 济(152408)
- 管理(149592)
- 经济(149306)
- 理学(131019)
- 理学院(129646)
- 管理学(127234)
- 管理学院(126586)
- 研究(124880)
- 中国(93008)
- 农(79752)
- 科学(79037)
- 京(78523)
- 财(66485)
- 业大(63912)
- 所(62341)
- 农业(61598)
- 中心(57968)
- 研究所(57111)
- 江(54314)
- 财经(53695)
- 经(49198)
- 范(48688)
- 北京(48491)
- 师范(48154)
- 经济学(45646)
- 院(45043)
- 州(43547)
- 经济学院(41381)
- 基金
- 项目(266330)
- 科学(208973)
- 基金(193962)
- 研究(192722)
- 家(170009)
- 国家(168563)
- 科学基金(144559)
- 社会(122047)
- 社会科(115352)
- 社会科学(115319)
- 省(104523)
- 基金项目(103169)
- 自然(94639)
- 自然科(92422)
- 自然科学(92395)
- 自然科学基金(90716)
- 教育(87215)
- 划(87119)
- 资助(79772)
- 编号(78751)
- 成果(61841)
- 重点(59144)
- 部(58726)
- 发(57235)
- 创(55008)
- 课题(52944)
- 科研(51450)
- 创新(51385)
- 国家社会(50454)
- 教育部(49842)
- 期刊
- 济(166431)
- 经济(166431)
- 研究(105965)
- 农(79800)
- 中国(68933)
- 学报(63732)
- 科学(57869)
- 农业(54494)
- 管理(50330)
- 大学(49206)
- 财(48249)
- 学学(46791)
- 教育(36653)
- 业经(32871)
- 技术(31712)
- 融(31451)
- 金融(31451)
- 业(25485)
- 经济研究(25189)
- 财经(24859)
- 问题(23117)
- 经(21184)
- 版(20258)
- 科技(18241)
- 业大(18130)
- 技术经济(17832)
- 图书(17823)
- 理论(17313)
- 世界(16793)
- 现代(16512)
共检索到539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凤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居民住房消费方面的支出亦成不断上涨趋势,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支撑,利用1998年~2011年度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居住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持久收入的敏感性较强,即两者的相关程度较高。农村尤其高,也就是说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持久收入的相关程度更高一些。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居住消费支出对暂时收入的敏感性都较弱,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与暂时收入的敏感性尤为弱。
关键词:
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 居住消费支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黄敦平
本文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置入刻画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性偏好的滞后项,构建了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假说的扩展模型;将样本1985—2010年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并分别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消费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比较强的消费习惯性特征,现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期消费的影响;由于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占其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少,后一个样本期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前一个样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航 张盼盼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研究如何实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良策。鉴于此,文章在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引入不确定性因素使研究更具前沿性。同时,通过采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寻找最优拟合我国2000—201 7年31个省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关系的面板模型,创新性地采用ARIMA模型确定滞后期,进而确定了持久收入和消费惯性。研究发现并确认了:包含滞后一期消费且无持久收入的单向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模型对拟合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具有合理性,将不确定性收入项加入上述模型也比较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蓓 马文科
城镇化是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其作为未来经济走向的趋势已经确定,而消费又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探索当前高速城镇化进程中消费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分析城镇与农村收入消费结构关联的异同,针对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结构 消费结构 统计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荣 石昶
在借鉴西方跨期最优消费选择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所提出的"棘轮效应"的基础上,估计中国的消费函数,鉴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模型单独进行检验,考察两者在影响消费的因素方面的差异,并试图找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根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不同特点,提出拉动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黄敦平
本文基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将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居民收入分解为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其消费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差异性显著。总体来看,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区域间差异较小,但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刺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工具选择要体现区域差异性,同时,既要重视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也要适时出台一些增加农村居民暂时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璐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增长显著,城镇和农村居民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但城乡收入差距正逐步放大,进而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城镇和农村消费结构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评估不同消费群的消费结构状况和变动趋势,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实现经济均衡性发展具有积极现实意义。本文借用灰色关联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支出、医疗保险支出、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支出等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随后通过分析城乡居民在7类...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消费结构 比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志刚 周宁 易福金
深入理解农村居民对网购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接纳过程和行为,对于开发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和推进农村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网购行为的研究,提出并检验了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假说。研究表明,在农村居民接受和采纳网购的过程中,城镇居民通过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存在明显的直接和间接示范效应。直接示范效应取决于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所从事职业的对外联系程度,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在那些工作频繁接触城镇居民的人群身上有显著体现,对那些工作与城镇居民接触极少的人群没有影响。城镇化还借助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通过农户家庭内部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网购 城镇化 示范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志刚 周宁 易福金
深入理解农村居民对网购这种新型消费模式的接纳过程和行为,对于开发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和推进农村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农村居民网购行为的研究,提出并检验了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假说。研究表明,在农村居民接受和采纳网购的过程中,城镇居民通过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存在明显的直接和间接示范效应。直接示范效应取决于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所从事职业的对外联系程度,城镇化的消费示范效应在那些工作频繁接触城镇居民的人群身上有显著体现,对那些工作与城镇居民接触极少的人群没有影响。城镇化还借助农村进城就业流动人口,通过农户家庭内部传播和农村社区扩散产生间接示范效应,但前者的示范效应显著,后者的示范效应相对较弱。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网购 城镇化 示范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和立道 王英杰 徐磊
居民消费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农村贫困地区尤为显著。文章基于近10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影响考虑,从农村居民消费的随机性假设出发,构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发现居民资产的累积和收入水平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并用20002013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贫困地区财政支出增加形成的消费型和生产型公共服务的供给改善、产业发展所致的贫困地区居民资产增加和居民的收入水平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影响有所差异,同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安排进行思
关键词:
扩张性财政政策 贫困地区 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竹
提升金融素养对居民收入增长和风险意识强化、促进居民消费向医疗健康、文体娱乐等方面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消费升级视角,通过问卷调研数据测算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实证考察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提升与健康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就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异质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我国居民家庭金融素养的提升均有利于促进居民健康消费,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但家庭金融素养提升对健康消费的影响效应在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中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而言,家庭金融素养提升对城镇居民家庭健康消费支出的贡献度更强。社会层面的医疗保险覆盖度和家庭层面的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家庭健康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应在稳定城镇居民家庭金融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宣传教育、金融知识下乡等手段提升农村居民家庭金融素养,提振农村居民家庭健康消费。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蒋南平 朱琛 刘巍巍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可变参数模型对我国1986年~2006年的政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动态来看,1986年~1992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挤出效应,1993年~2006年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产生引致效应;从结构上看,政府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除个别年份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挤出效应外,大部分时段都体现为挤入效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明 肖忠意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转型,我国高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利用2002-2013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等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和消费数量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农村居民"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数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影响更显著,而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地区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讲,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数量和消费价格的影响均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空间。因此,继续高速平稳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带动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林秀清
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以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城镇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支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华北 王新海
本文采用EG协整分析和G 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通过对收入和转移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转移收入不仅作为收入因素,而且作为非收入因素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正向影响。但基于税收返还制度的政府转移支付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处于弱影响阶段。政府可改变转移支付方式,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一般转移支付,增加转移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强度,扩大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