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7)
2023(16413)
2022(14082)
2021(13571)
2020(11183)
2019(26193)
2018(26310)
2017(48449)
2016(27267)
2015(30687)
2014(30838)
2013(28969)
2012(26192)
2011(23428)
2010(23458)
2009(20709)
2008(19881)
2007(17074)
2006(14887)
2005(12564)
作者
(71318)
(59217)
(58812)
(56398)
(37703)
(28444)
(26986)
(23126)
(22741)
(21045)
(20368)
(19690)
(18805)
(18447)
(18429)
(17902)
(17898)
(17760)
(16949)
(16881)
(14775)
(14510)
(14168)
(13639)
(13275)
(13250)
(13120)
(13076)
(11798)
(11726)
学科
(92480)
经济(92373)
管理(75468)
(70087)
(60337)
企业(60337)
方法(44364)
数学(38608)
数学方法(38020)
中国(31077)
教育(26154)
(25133)
(24664)
业经(22079)
技术(22048)
理论(21667)
(21073)
(18899)
地方(18425)
农业(16593)
教学(15543)
(15334)
贸易(15325)
(15098)
(14999)
财务(14930)
财务管理(14894)
(14877)
(14183)
银行(14144)
机构
大学(360980)
学院(354932)
管理(140007)
(131970)
经济(128858)
理学(122112)
理学院(120713)
管理学(118360)
管理学院(117677)
研究(116993)
中国(80531)
(77010)
科学(71952)
(60725)
(56879)
师范(56470)
(56194)
中心(52851)
(52334)
研究所(51530)
(51321)
业大(51136)
北京(48988)
财经(48643)
师范大学(45996)
教育(45668)
(44458)
(43154)
技术(42359)
(42086)
基金
项目(248375)
科学(197432)
研究(189709)
基金(176477)
(152101)
国家(150678)
科学基金(130666)
社会(116537)
社会科(110164)
社会科学(110133)
(99497)
教育(95412)
基金项目(93862)
(84943)
自然(84069)
自然科(82155)
自然科学(82136)
自然科学基金(80637)
编号(79778)
资助(71271)
成果(66139)
课题(57612)
重点(56542)
(56176)
(55014)
(53243)
创新(50610)
项目编号(49256)
教育部(49235)
大学(48640)
期刊
(138514)
经济(138514)
研究(112189)
中国(78817)
教育(78742)
学报(52942)
管理(51874)
科学(48746)
(46050)
(45234)
大学(42906)
学学(37855)
技术(37357)
农业(31702)
(25407)
金融(25407)
业经(23267)
财经(23066)
经济研究(21529)
图书(20043)
职业(19971)
(19764)
科技(18711)
问题(17304)
(16804)
技术经济(16426)
(16241)
论坛(16241)
理论(16066)
(15719)
共检索到521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东影  
社会经济转型引发全社会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肩负时代使命,积极探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方案:设立“卓越学者计划”,开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通道;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跨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实践,实施研讨式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强化本科生科研,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为实现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南洋理工大学形成了包括顶层设计、资源供给、评价体系、文化支撑的四维保障机制。南洋理工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打造大学品牌优势、赋能新加坡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成  邹放鸣  
"5C"理念成为南洋理工大学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实践指引。实施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是南洋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以领先的科技创造和杰出的人才培养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现代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较短的办学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伴随着综合办学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南洋理工大学的"5C"人才培养核心理念也逐渐清晰起来,并在系统化的措施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迫切需要高校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既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文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改革,秉持"本科教学压倒一切"的理念,实行本科专业建设国际水准,加强课程设计多元化,开展课外浸濡全方位教育等。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助推学校国际排名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为我国一流本科教育提供重要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海斌  王军杰  
全方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民族高校立足国家战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最新命题。本文系统探讨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破解这一命题时在办学理念、机制体制、课程设置、国际化等各层面的成熟经验,以期能够为民族高校在探索构筑与高校办学宗旨、学校实际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少雄  林艳青  陈晓宇  
文章以中国和新加坡图情教育最具代表性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WHUSIM)和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WKWSCI)为研究对象,介绍两所学院图情研究生教育概况;对比两所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探讨两所学院图情教育体系的特点和差异;分析中国图情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其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李晨  石海梅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试验田"。调查研究发现:(1)实验班的院校间差异突出,办学成效显著不同;(2)学习环境主要影响大学生的表层学习方式,对深层学习方式的作用有限,而且对普通班的影响更大,对实验班影响较小;(3)师生关系影响深层学习方式,同学关系影响表层学习方式;(4)两种课内外学习环境都只作用于表层学习方式,实验班学生需要更高挑战性、更切合其需求的科研与课程。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实验班教育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芬  童晓敏  
学术诚信建设是高校净化学术氛围、培养卓越学术人才的重要举措。享有世界学术声誉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非常重视学校的学术诚信建设,将其视为大学安身立命及社会交往的基石。其开展的学术诚信建设包括构建完善的制度和组织以引导与教育全校师生共同维护学术诚信,为师生开设学术诚信教育必修课程,并将学术诚信教育融于师生日常研究和学习中,在学术诚信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学衷  姚俊俊  
一、创新学习原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取向和现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始终处于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以创新学习为引导的本科会计教学改革,改变了我国高校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过程的主流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对培养学生的终生职业能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琼  陈颖  张琳  刘钟南  
创新创业教育是未来国内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召的重要举措。通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比分析,提出建立多功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社会生态系统,以及主动的创新创业学习生态系统,共同助力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培养,为国内深化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牧华  全晓洁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尹志国  
从探讨知识产权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产权教育缺失的归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层级渗透和多维融合的思路设计,并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力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燕凌  洪成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亚太地区创业型大学的典范,其“创业型大学”战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学校管理上大胆引入产业界的管理经验,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创业实践的支持,在财政经费管理上积极寻求“第三渠道经费”来源,在外围发展上树立服务意识并积极发展国际领域的合作。我国大学应合理借鉴该校的有益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18年12月16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同主办的"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王艳芬出席论坛并致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领导、专家在论坛上作专题报告。会议由学会秘书处学术部主任高晓杰,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刘继安、本科部部长燕敦验,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主持。来自全国高校近200名代表参加会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