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67)
- 2023(18702)
- 2022(15994)
- 2021(14851)
- 2020(12103)
- 2019(27737)
- 2018(27288)
- 2017(52364)
- 2016(28112)
- 2015(31443)
- 2014(31444)
- 2013(30871)
- 2012(28541)
- 2011(25864)
- 2010(25899)
- 2009(23638)
- 2008(22613)
- 2007(19715)
- 2006(17411)
- 2005(15485)
- 学科
- 济(131200)
- 经济(131082)
- 管理(77854)
- 业(73372)
- 企(58804)
- 企业(58804)
- 方法(51683)
- 数学(44968)
- 数学方法(44373)
- 中国(34635)
- 农(33223)
- 地方(32578)
- 业经(28177)
- 财(26360)
- 学(26280)
- 农业(22982)
- 制(20645)
- 贸(20485)
- 贸易(20470)
- 环境(19717)
- 易(19710)
- 理论(18908)
- 和(18604)
- 地方经济(18374)
- 融(18103)
- 金融(18098)
- 技术(18069)
- 银(18066)
- 银行(18024)
- 行(17336)
- 机构
- 学院(399227)
- 大学(398470)
- 济(166329)
- 经济(162847)
- 管理(155838)
- 研究(139101)
- 理学(134575)
- 理学院(133013)
- 管理学(130614)
- 管理学院(129896)
- 中国(102907)
- 京(85322)
- 科学(85266)
- 财(72993)
- 所(69556)
- 研究所(63333)
- 农(62800)
- 中心(62392)
- 财经(58454)
- 江(58255)
- 业大(57883)
- 范(54615)
- 北京(54167)
- 师范(54111)
- 经(53122)
- 院(50992)
- 经济学(50335)
- 农业(48631)
- 州(47641)
- 经济学院(45016)
- 基金
- 项目(273479)
- 科学(215595)
- 研究(201526)
- 基金(197293)
- 家(171792)
- 国家(170359)
- 科学基金(146385)
- 社会(127576)
- 社会科(120882)
- 社会科学(120852)
- 省(106875)
- 基金项目(104337)
- 自然(93955)
- 教育(92699)
- 自然科(91737)
- 自然科学(91718)
- 划(90028)
- 自然科学基金(90023)
- 编号(82668)
- 资助(80742)
- 成果(66310)
- 发(62102)
- 重点(61631)
- 部(59952)
- 课题(57159)
- 创(56549)
- 创新(52755)
- 国家社会(52545)
- 科研(51701)
- 教育部(51515)
- 期刊
- 济(188628)
- 经济(188628)
- 研究(120275)
- 中国(77427)
- 学报(60706)
- 管理(58460)
- 农(57582)
- 科学(57359)
- 财(53870)
- 大学(46588)
- 教育(46208)
- 学学(43888)
- 农业(40086)
- 技术(37262)
- 融(34756)
- 金融(34756)
- 业经(30652)
- 经济研究(30466)
- 财经(28479)
- 经(24486)
- 问题(24093)
- 技术经济(20478)
- 图书(20366)
- 业(20037)
- 科技(18798)
- 资源(18749)
- 理论(18467)
- 商业(18032)
- 统计(17949)
- 现代(17821)
共检索到594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鑫蕊 高健飞 巩芳
文章采用北京大学色诺芬(CCER)数据库提供的地区经济发展分产业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自主构建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将西部地区分地区、区分产业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引入到模型中。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结果展开了关键路径分析。针对理论关键路径与实际路径情况存在冲突的方面,通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游佳
区域物流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及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一种基于现代物流与现代商贸集成运行的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运行模式,并探讨了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志刚
中西部地区包括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和人口总量分别占全国的86.6%和59.1%,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南阳市是该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农业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不发达地区。本文以南阳区域经济隆起带构建为例,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构建理论、具体发展模式与配套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战勇
我国经济在连续保持了近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正逐步进入到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常态,区域经济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区域经济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借助统计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假设和检验,并给出了区域经济创新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发展 驱动因素 发展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战勇
我国经济在连续保持了近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正逐步进入到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常态,区域经济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区域经济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借助统计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假设和检验,并给出了区域经济创新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发展 驱动因素 发展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陈志
以经济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和空间极化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化机制在于经济发展成果、经济投入和城市化发展,它们对区域经济极化贡献程度依次降低,进一步的评价指标变化度揭示,不同指标对关键因子变动的贡献也不一样,由此得出10项重点控制指标;通过对前两个全局主成分投影的组合分析,发现中部省份的经济投入与经济产出效果差,着力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该地区极化系统得以完善的根本。进一步的综合变动轨迹分析显示,中部地区经济极化程度不强,但经济极化强度随时间正逐步加强,因此,加大对极化程度较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的扶持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中流
草原资源经济研究与牧区区域经济发展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于中流中国草原面积约4亿公顷(1988年),占国土面积的40%,约是全国耕地面积的4倍,相当于世界草原面积的1/7.5。它是我国一种不容忽视的自然资源。而由北方草原和草原畜牧业形成的中国“牧区”,一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玉玲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的局限,大型企业的发展迟缓,中小企业成为了活跃的经济主体。西部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批是粗放经营的资源型企业、农牧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少、缺少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企业的管理思路落后。针对西部中的企业融资环境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需要首先从改善其融资环境入手。一、资本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学家帕特里克(1966)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经济增长的起步阶段,金融服务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金融的快速增长阶段,经济的发展会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帕特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
本文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省份的沟域地区,如何利用沟域经济工具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丰收展开研究。整个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分析与对比分析方法展开,以北京地区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三地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问卷调查与分析,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确定了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隐藏节点与隐藏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云南省西部地区的深入调研,并参照对成功地区的深入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云南省西部地区有效开展沟域经济的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具体为古文化旅游、红色革命旅游、季节性景观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相互结合的四位一体实施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
本文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省份的沟域地区,如何利用沟域经济工具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丰收展开研究。整个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构分析与对比分析方法展开,以北京地区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三地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问卷调查与分析,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确定了成功开展沟域经济的隐藏节点与隐藏路径。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云南省西部地区的深入调研,并参照对成功地区的深入分析结果,提出了对云南省西部地区有效开展沟域经济的四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具体为古文化旅游、红色革命旅游、季节性景观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相互结合的四位一体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勤林 王舒鹤
基于2011~2019年中国西部88个地级市数据,采用GMM模型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的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呈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在西南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金融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其引导带头作用,整合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彰显地区特色;注重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继续发挥金融业的集聚效应,加快推进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逐步探索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结合的模式和机制;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红利,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具恒
FDI区位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等多元要素构成的区位优势集决定了FDI的区位选择。我国FDI的区域分布、投资效率、变动速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东高西低"的基本格局,区域制度变迁与FDI强相关。西部地区可通过提高投资的市场化程度、技术含量、制度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等措施有效配置和利用FDI。
关键词:
FDI 位选择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积江
中国经济的区域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东部发达、西部落后,沿海发达、内陆落后,下游发达、上游落后,城市发达、农村落后,非民族地区发达、民族地区落后,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民族地区必须重视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海英
尽管十多年来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青藏地区成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中之难与重中之重。无论是基于重塑"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还是从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审视青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从比较视角基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两个维度,对青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为制定区域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青藏发展 丝绸之路 经济总量 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彬 谭术魁
建立经济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根据主成分投影的不同组合,比较和研究了中部6省的经济运行路径。研究显示①中部地区省域经济运行的差异关键在于经济水平及经济推动、资源环境支撑和经济结构协调3个因子;②中部省份在3个主成分投影上差异很大,其经济运行路径不仅取决定于对单个动力因子的依赖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这3个因子的相互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