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5)
- 2023(14187)
- 2022(12041)
- 2021(10888)
- 2020(9203)
- 2019(20916)
- 2018(20615)
- 2017(39283)
- 2016(20908)
- 2015(23645)
- 2014(23391)
- 2013(23060)
- 2012(21279)
- 2011(19247)
- 2010(18907)
- 2009(17477)
- 2008(16399)
- 2007(14383)
- 2006(12666)
- 2005(11227)
- 学科
- 济(102927)
- 经济(102828)
- 管理(59010)
- 业(53519)
- 企(45304)
- 企业(45304)
- 方法(42740)
- 数学(37649)
- 数学方法(37142)
- 中国(22748)
- 财(21985)
- 地方(21966)
- 学(21098)
- 农(20918)
- 业经(19494)
- 制(18494)
- 体(15365)
- 贸(15278)
- 贸易(15268)
- 理论(14878)
- 易(14783)
- 融(14329)
- 金融(14322)
- 地方经济(14046)
- 农业(13925)
- 和(13689)
- 银(13593)
- 银行(13541)
- 环境(13387)
- 行(12996)
- 机构
- 大学(299219)
- 学院(298140)
- 济(131109)
- 经济(128603)
- 管理(113023)
- 研究(105307)
- 理学(97479)
- 理学院(96452)
- 管理学(94542)
- 管理学院(94023)
- 中国(80183)
- 科学(63585)
- 京(62510)
- 财(57924)
- 所(52798)
- 农(50394)
- 中心(48551)
- 研究所(48227)
- 财经(46435)
- 业大(44824)
- 江(44044)
- 经(42336)
- 经济学(41869)
- 农业(39799)
- 北京(38757)
- 院(38574)
- 经济学院(37438)
- 范(36995)
- 师范(36481)
- 财经大学(34681)
- 基金
- 项目(204813)
- 科学(161434)
- 基金(150438)
- 研究(145608)
- 家(133033)
- 国家(132031)
- 科学基金(112916)
- 社会(94355)
- 社会科(89566)
- 社会科学(89545)
- 省(79165)
- 基金项目(78173)
- 自然(73598)
- 自然科(71959)
- 自然科学(71935)
- 自然科学基金(70622)
- 划(67243)
- 教育(67006)
- 资助(62659)
- 编号(56373)
- 重点(46838)
- 部(45505)
- 成果(45251)
- 发(44368)
- 创(42431)
- 国家社会(40127)
- 创新(39827)
- 科研(39652)
- 课题(39587)
- 教育部(39111)
共检索到44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赫
本文通过拓展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均衡名义汇率,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从1990年开始,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根据拓展的购买力平价模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着相对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上升;(2)19942004年期间,实际汇率基本处于均衡状态;(3)2004年开始,实际汇率偏离均衡汇率,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失调。从20052015年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但低估程度在2015年时为最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赫
本文通过拓展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均衡名义汇率,并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失衡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从1990年开始,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一直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根据拓展的购买力平价模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着相对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上升;(2)1994~2004年期间,实际汇率基本处于均衡状态;(3)2004年开始,实际汇率偏离均衡汇率,表现为人民币汇率的失调。从2005~2015年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但低估程度在2015年时为最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阳
本文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是,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均衡汇率 单位根 协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阳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长江 钟宁桦
购买力平价是衡量均衡汇率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此方法对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也曾经是最为严重的。本文就如何适当运用购买力平价来度量均衡汇率的问题做了系统性的文献回顾和评论。结合近期的相关研究,我们指出了在一些有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讨论中所存在的需要商榷乃至于错误的地方。本文认为:相对于基本均衡汇率等方法,扩展型的购买力平价方法更适合于度量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数据显著降低了关于人民币低估程度的估计,根本性改变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争议的形势,而有关世界银行数据本身被低估的观点未必成立;最后,当前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严重的低估。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人民币汇率 PENN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克
人民币问题在2010年再度升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开始再次升值。人民币汇率到底低估没有?本文使用基于Balassa—Samuelson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理论分析证明,该效应不仅意味着一国的实际汇率随着收入提高而升值,也意味着低收入国家的货币倾向于低估。实证上,为了避免单一数据集所导致的偏颇,以及不同样本所造成的差异,本文使用世界上三大公开数据集对相同的144个样本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错估程度严重依赖于数据来源。在对各种数据集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在2009年只是低估了不足8%。中国外部失衡很可能是经济深层次结构失衡的反映,而不是由人民币低估...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亚钧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购买力平价的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和归纳围绕购买力平价说所产生的各种理论解释框架,第三部分讨论购买力平价的实际意义。一购买力平价(PPP)是关于均衡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交换比率的变动取决于这两国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能力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说的理论基石是“单一价格规律(Law of 0ne price)。单一价格规律认为,在产品空间移动成本和信息成本为零的竞争市场,各国的产品市场应该按照世界均衡价格定价。用p_i和p_i~*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的i种产品的价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松明 宛圆渊
本文通过对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多国模型的扩展 ,建立起一个 n+ 1国的购买力平价模型 ,从理论上解决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一国货币汇率的长期均衡值决定。并运用这个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以检验人民币的汇率是否偏离长期均衡值。我们的结论是 :目前人民币的长期均衡汇率值存在低估 ,随着人民币资本帐户的可自由兑换的进程加快 ,人民币汇率将会出现升值的压力。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龙 赵昕 杨仕波
本文从货币价值及购买力角度出发,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并构建货币的国内、国际购买力指标以及世界货币组合购买力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 的动态决定模型,同时也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提供一种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人民币 购买力 均衡实际汇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晓京
为了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本文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均衡汇率理论模型,该模型回归货币购买力的本质,克服了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选取可比较一篮子商品的困难。经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状况的实证检验发现:2005-2010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除2007年、2008年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外,其他年份均被高估;2012-2014年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被低估,只是各年的低估幅度不同;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高估。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均值相对于实际汇率的均值在总体上被高估28.03%,名义汇率在中长期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建东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长期来看,汇率水平由国内外相对物价水平决定。将之运用于中国这样的外贸市场多元化且高速增长的转轨经济,需要进行三项修正:用多边相对价格变动替代双边价格变动、计算生产率差异、考虑关税减让和税收制度变化的影响。本文对人民币购买力平价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约为4.56元人民币/美元。但是,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是跨国比较福利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不能作为确定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依据,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应当是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2002年,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7.52元/美元。1991至1993年的实践证明,钉住一篮子货币可以更好地稳定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家杰
本文比较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两个概念的差别,强调用购买力平价衡量均衡汇率必须以内外均衡为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内外均衡条件下的购买力平价模型来探求均衡汇率。这种均衡汇率新思想的核心结论是均衡汇率取决于不变因素、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即劳动生产率),其中供给因素最为活跃。该均衡汇率思想被应用于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978~1993年一直处于高估状态,而1994年以后则一直处于低估状态,但2007年以来低估程度明显缩小。
关键词:
内外均衡 购买力平价 均衡汇率 人民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援成
采用扩充迪基-富勒(ADF)方法以及恩格尔-葛兰杰(EG)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EG协整检验,可判别我国实际汇率是否为平稳时间序列,从而推断人民币汇率是否符合购买力平价。研究发现,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结果均显示人民币实际汇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在剔除了物价变动和劳动生产率变动因素之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偏差甚至更大。长期购买力平价之所以无法验证,可能涉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体制方面的原因。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低估了。
关键词:
人民币 实际汇率 购买力平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国希 王少平 黄丹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