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6)
2023(11540)
2022(10034)
2021(9539)
2020(8175)
2019(19050)
2018(18954)
2017(37181)
2016(20170)
2015(22822)
2014(22762)
2013(22411)
2012(20821)
2011(18650)
2010(18551)
2009(17107)
2008(16985)
2007(15236)
2006(12955)
2005(11427)
作者
(56476)
(47519)
(47402)
(45298)
(30272)
(22755)
(21784)
(18594)
(17908)
(17141)
(15919)
(15909)
(15000)
(14898)
(14840)
(14827)
(14600)
(14196)
(13665)
(13554)
(11667)
(11626)
(11509)
(10851)
(10815)
(10672)
(10468)
(10467)
(9510)
(9478)
学科
(84406)
经济(84320)
管理(60424)
(59851)
(49580)
企业(49580)
方法(41649)
数学(37257)
数学方法(36770)
(24700)
(23665)
中国(20312)
业经(17263)
(16675)
贸易(16670)
地方(16470)
(16242)
农业(15446)
(15269)
财务(15215)
(15200)
财务管理(15180)
(14848)
企业财务(14411)
(13876)
技术(12643)
(12488)
(12412)
银行(12386)
理论(12178)
机构
学院(287106)
大学(284955)
(121741)
经济(119324)
管理(115773)
理学(100280)
理学院(99271)
管理学(97613)
管理学院(97050)
研究(91995)
中国(69599)
(58098)
(56426)
科学(54846)
(46039)
(45219)
财经(45034)
中心(43954)
(42777)
业大(41652)
研究所(41040)
(40833)
经济学(36925)
农业(36285)
北京(35840)
(35647)
师范(35309)
(33534)
经济学院(33491)
财经大学(33345)
基金
项目(192398)
科学(152428)
研究(140867)
基金(140784)
(121530)
国家(120526)
科学基金(104626)
社会(89162)
社会科(84678)
社会科学(84653)
(75285)
基金项目(74328)
自然(68471)
自然科(66914)
自然科学(66895)
教育(65731)
自然科学基金(65716)
(63313)
资助(58472)
编号(57781)
成果(46462)
(43484)
重点(42979)
(41364)
(40257)
课题(39275)
创新(37597)
教育部(37593)
科研(37411)
人文(36770)
期刊
(128340)
经济(128340)
研究(79994)
中国(49156)
(44864)
管理(41681)
(40842)
学报(40721)
科学(38820)
大学(31472)
学学(29853)
农业(27576)
教育(26597)
技术(26395)
(26296)
金融(26296)
财经(22010)
业经(21559)
经济研究(20795)
(18822)
问题(17248)
技术经济(14867)
(14653)
(14601)
统计(14580)
理论(13977)
(13213)
商业(13189)
(12978)
现代(12854)
共检索到41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华  张健  
本文借助最佳拍卖机制,分析了IPO阶段发行公司的股票分配策略及IPO抑价现象。利用"显示机制"分别建立了IPO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散户及发行公司的预期收入模型,在使发行公司整体收益最大化及保证机构投资者"讲真话"的条件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然后在三方利益博弈基础上求解出均衡价格,进而分析IPO抑价的形成。最后选择2004年我国沪市、深市所有新发股票,以个股盈利率和个股净资产率作为衡量股票内在价值的两个指标,对相关结论进行了实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志强  白敏  赵美娟  
基于股价信息视角,构建IPO与企业创新投资决策博弈模型。以2007-2019年期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IPO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IPO后企业的创新投资和投资收益均有所下降。随着企业自身股价信息的增加,企业的创新投资-股价信息敏感性下降;而同行企业股价信息的增加增强了企业创新投资对同行企业股价信息的敏感性。进一步发现,IPO后企业的创新投资-同行企业股价信息敏感性增加,同行企业股价信息的增加增强了企业创新投资与IPO二者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涛  
本文讨论了拍卖投标博弈中卖方通过代理人来干扰投标拍卖过程的两种策略,区分了买方不能辨别和能辨别卖方代理人类型的两种信息假定,由此讨论了卖方代理人对拍卖投标结果产生的影响,其结果是此时收益等价定理不再成立。这一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现实中常常发生的一种卖方策略性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丽  曹国华  
本文对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前50只股票的IPO抑价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板市场存在着严重的IPO抑价现象。然后,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检验出创业板IPO抑价不是来源于一级市场的故意抑价,可能来源于二级市场的错误定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昌达  王艺明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昱涵  
在A股市场上,IPO抑价现象屡屡发生,既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投资的机会,也为我们研究监管政策以及A股市场上投资者情绪对IPO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环境。文章根据国外学者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情况,着重分析IPO抑价背后的原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满意  戚安邦  
本文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在询价制下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本文结合近期我国股市IPO的实际情况,对我国询价制下上市公司IPO抑价原因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承销商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颖琳  
文章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6月18个月间在A股市场IPO上市的501只股票为样本(其中195只为创业板IPO股票)。利用随机前沿方法证明一级市场定价在研究选取的时间段内无效率,从而将IPO抑价分为来源于一级市场和来源于二级市场两个部分。在证明了抑价存在的基础上,文章选取不同的指标构造多个线性回归模型,进一步解释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中抑价的具体来源,并分析了影响抑价率的若干因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缨  
网络交换及竞价技术使得网络拍卖成为新兴交易模式。网络拍卖常见的两种交易模式为设定保留价格方式和设定直接购买价格方式。本文对网络拍卖的价格信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动态定价策略和参考价格定价策略的合理性,并分别对网络拍卖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志强  裴开兵  祝文达  
本文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动态特征构建了一个随机微分博弈模型,结合IPO改变了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从竞争策略的动态视角探讨了IPO影响拟上市企业和在位企业经营业绩的内在机理,且进一步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动态结构化模型参数和计算代理指标的方式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一致表明,由于IPO提高了拟上市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优势,IPO将促使在位企业与拟上市企业采取积极的差异化策略,使行业产品市场趋于差异化竞争。IPO后拟上市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利润转化率均有所提高,而在位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所减少,但由于在位企业的利润转化率有所提高,使在位企业降低了拟上市企业IPO对其产生的负面价值冲击。进一步地,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IPO后在位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幅度更大,拟上市企业的利润转化率上升幅度更高。本文研究结果在理论与定量分析层面完善和丰富了IPO后经营绩效方面的研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敏  侯居跃  
本文以2010-2012年间我国发行上市的410只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为样本,通过运用普通线性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IPO抑价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配售对象数量与初步询价均值对IPO抑价有显著性影响,其它两个"簿记"信息代理变量对IPO抑价的影响均不具显著性,"簿记"信息对IPO抑价的解释能力有限;我国新股抑价主要受供求和情绪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抑价水平的个股影响其抑价的因素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因素对不同个股抑价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聂颐华  高涛  
IPO抑价是各国在新股发行时所普遍存在的现象。合理的IPO抑价是股票发行人与主承销商所应当给予投资者的回报,但是过高的抑价倍数将可能伤害到部分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及本次发行的融资效率。在我国,IPO抑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在巩固前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估值技术、市场化定价、扩大新股供应量等多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燕华  迟文杰  
本文以国泰君安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1日的IPO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证券行业分类指引为依据,对2000年至2007年期间IPO上市公司的抑价率进行分析,旨在探明IPO抑价率与行业之间的相关性,为IPO抑价率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守喜  梁叔翔  
股权分置现象是长期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顽疾之一,我国IPO市场实现全流通以来,我国IPO市场的定价效率如何值得关注。本文选取全流通后的沪深IPO为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OLS回归、Logistic回归、逐步回归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全流通下我国IPO抑价的成因,结果发现:第一,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全流通"并不能有效降低我国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程度;第二,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西方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IPO发行抑价解释均不强,"赢着诅咒"假说和承销商声誉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也不适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柳钦  曾庆久  
股市IPO抑价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IPO抑价的各种理论 ,比较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股市IPO抑价程度 ,并对IPO的抑价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股票发行存在较高的超额报酬率。过度的投机 ,信息披露的不完善、非流通比率较高等因素是我国IPO抑价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