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9)
- 2023(14184)
- 2022(12464)
- 2021(11740)
- 2020(9874)
- 2019(22756)
- 2018(22447)
- 2017(43453)
- 2016(23524)
- 2015(26561)
- 2014(26289)
- 2013(25706)
- 2012(23492)
- 2011(20883)
- 2010(20226)
- 2009(18228)
- 2008(17430)
- 2007(14835)
- 2006(12529)
- 2005(10511)
- 学科
- 济(89139)
- 经济(89036)
- 管理(65903)
- 业(62005)
- 企(53148)
- 企业(53148)
- 方法(45832)
- 数学(39307)
- 数学方法(38733)
- 农(22954)
- 财(22415)
- 中国(22316)
- 学(21113)
- 业经(20624)
- 地方(17233)
- 理论(16926)
- 贸(15850)
- 贸易(15845)
- 农业(15435)
- 易(15387)
- 和(15384)
- 务(14669)
- 财务(14598)
- 技术(14589)
- 财务管理(14565)
- 制(14206)
- 企业财务(13821)
- 环境(13723)
- 教育(12573)
- 划(12323)
- 机构
- 大学(326877)
- 学院(324503)
- 管理(130306)
- 济(122109)
- 经济(119410)
- 理学(114401)
- 理学院(113152)
- 管理学(110860)
- 管理学院(110297)
- 研究(105722)
- 中国(75375)
- 科学(69619)
- 京(68906)
- 农(55850)
- 财(53966)
- 业大(52796)
- 所(52551)
- 研究所(48687)
- 中心(48296)
- 江(45572)
- 财经(44557)
- 农业(44282)
- 范(43114)
- 北京(42609)
- 师范(42598)
- 经(40773)
- 院(39239)
- 州(37310)
- 经济学(36120)
- 技术(35820)
- 基金
- 项目(236206)
- 科学(184909)
- 基金(171292)
- 研究(168318)
- 家(151160)
- 国家(149941)
- 科学基金(128450)
- 社会(104491)
- 社会科(98902)
- 社会科学(98874)
- 省(92952)
- 基金项目(91387)
- 自然(86574)
- 自然科(84584)
- 自然科学(84557)
- 自然科学基金(83014)
- 划(78783)
- 教育(77925)
- 资助(70746)
- 编号(68343)
- 成果(53943)
- 重点(52874)
- 部(51363)
- 发(49595)
- 创(49396)
- 课题(46525)
- 创新(46015)
- 科研(45977)
- 计划(44172)
- 大学(43896)
- 期刊
- 济(124693)
- 经济(124693)
- 研究(88855)
- 学报(58030)
- 中国(56870)
- 科学(51186)
- 农(49500)
- 管理(46734)
- 大学(43468)
- 学学(40955)
- 财(40329)
- 教育(37019)
- 农业(34776)
- 技术(28657)
- 融(21602)
- 金融(21602)
- 业经(21223)
- 财经(20923)
- 经济研究(20033)
- 图书(19439)
- 业(17966)
- 经(17819)
- 科技(16613)
- 版(16425)
- 问题(16144)
- 业大(15436)
- 理论(15315)
- 技术经济(15016)
- 实践(14227)
- 践(14227)
共检索到45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路平 吕颜婉倩 黄琰秋
[目的 /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地域性、传承性、动态性、多元性等特点在信息传播上有其独特的规律和要求,通过报纸和网络文本揭示现状与问题,探讨这些特点、规律和要求,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还对文化类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 /过程]以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37个项目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慧科数据库检索2014年度关于这些项目的新闻报道,在对这些报道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主体、渠道、内容、方式等,阐述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报纸 网络 传播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马晨璠 戴旸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历史的珍贵记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上存在着主体众多但职责不明的问题,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效果。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主体的角度来了解非遗档案,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传播中的能动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传播主体 主体格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钰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组成,也是人类文化财富中的基本组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播,既可以有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有效增加人类文化财富,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2018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应邀在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发表题为“文化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桥梁”的演讲,其中特别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表达。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梅 朱蓉
从自然空间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是"物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品是其内涵的直接表达;从精神空间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象征性和公共性呈现,在博物馆的陈列与受众参观的互动仪式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从社会空间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本身就体现着社会关系的演变,是重要的符号性存在和文化景观。研究从空间这一新维度出发,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空间中的传播属性以及价值。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空间传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丹丹 高歌
网络直播通过广泛传播渠道、互动的特性以及创新的形式赋能非遗产业发展,对于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网络直播促进非遗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非遗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网络直播对非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对不同区域的非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网络直播对非遗产业的发展大于西部地区。此外,交通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对不同区域的非遗产业发展起到了差异性影响。基于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网络直播中对非遗产业发展中的总体协调功能,企业应打造平台特色、突破流量困境,平台应规范主播直播行为、孵化非遗产品明星与非遗产品带货IP。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涛 王昊 张宝隆
[目的/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本展开属性抽取研究,有利于非遗的知识图谱建设和非遗文化传播。[方法/过程]首先,基于非遗属性表,借助远程监督方法,构建大规模非遗文本属性标注语料。其次,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CNN-BiLSTM-Att-CRF模型,对标注的非遗属性语料库中的属性值进行抽取,并同相关基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结论]通过对标注语料库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基于远程监督的非遗属性抽取标注语料库质量较高;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多个非遗属性中属性抽取表现最优,同时平均的非遗属性抽取性能最佳。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勇
<正>新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是一场“新非遗行动”,是一场超越威廉·莫里斯意义上的新手工艺运动。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运动体现了其对工业现代性的价值反思,是对机器规模化大生产的抵抗,是一场旨在推动个人性彰显、艺术高扬、工匠至上的手工艺救赎行动。~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凯歌猛进,大众消费主义甚嚣尘上,不断挤压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立堂
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统计、梳理、编目和保存,建立科学、完整的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多年从事国家非物质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意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立档库和实物藏品数据立档库为例,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数据库的筹建过程及非物质遗产资料的分类、编码方法和著录、保存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提出数据库平台建设工作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据库 建设 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侯西龙 谈国新 庄文杰 唐铭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平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准公共品性质。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准公共品性质的研究脉络,进而从经济学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在开发利用上的外部性,通过对这两个准公共品必要条件的分析析,深入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准公共品性质,并针对其开发利用上的外部不经济性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昊天 邓三鸿 张逸勤 张琪 孔嘉 王东波
文本自动分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与关键步骤,是深度发掘非遗内在信息的前提。文章构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文本自动分词模型。探究了融入领域知识的机器学习模型CRF、深度学习模型Bi-LSTM-CRF和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RoBERTa、ALBERT在非遗文本上的分词性能,并对比了通用分词工具HanLP、Jieba、NLPIR的效果。在全部14种模型中,RoBERTa模型效果最佳,F值达到了97.28%,预训练模型中ALBERT在同等条件下训练速度最快。调用分词模型,构建了非遗文本领域词表和全文分词语料库,对非遗文本词汇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挖掘。开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自动分词系统(CITS),为非遗文本自动分词及分词结果的多维可视化分析提供了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吴琼 付蓉 孙晓冬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陆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日渐凸显。结合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及其产业化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蕾 吴琼 付蓉 孙晓冬
民间剪纸艺术已经陆续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问题日渐凸显。结合民间剪纸艺术自身及其产业化的特点,阐述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