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4)
- 2023(15400)
- 2022(13390)
- 2021(12565)
- 2020(10802)
- 2019(24864)
- 2018(24614)
- 2017(49059)
- 2016(25999)
- 2015(29228)
- 2014(29151)
- 2013(28586)
- 2012(26231)
- 2011(23390)
- 2010(23375)
- 2009(21710)
- 2008(21124)
- 2007(18370)
- 2006(15954)
- 2005(13767)
- 学科
- 济(105372)
- 经济(105252)
- 管理(77719)
- 业(76431)
- 企(61956)
- 企业(61956)
- 方法(54286)
- 数学(48395)
- 数学方法(47839)
- 财(29891)
- 中国(29334)
- 农(27452)
- 业经(22147)
- 制(20550)
- 贸(20122)
- 贸易(20113)
- 务(19761)
- 财务(19691)
- 财务管理(19648)
- 易(19560)
- 学(19169)
- 企业财务(18710)
- 地方(18704)
- 银(18527)
- 银行(18494)
- 农业(18196)
- 行(17527)
- 融(17214)
- 金融(17212)
- 理论(16840)
- 机构
- 大学(372084)
- 学院(369290)
- 管理(152328)
- 济(151968)
- 经济(148852)
- 理学(132631)
- 理学院(131322)
- 管理学(129143)
- 管理学院(128469)
- 研究(114095)
- 中国(88890)
- 京(77125)
- 财(73041)
- 科学(67468)
- 财经(59549)
- 所(54417)
- 经(54260)
- 中心(53112)
- 业大(52107)
- 农(51818)
- 江(50941)
- 研究所(49345)
- 北京(48623)
- 经济学(46673)
- 范(46017)
- 师范(45625)
- 财经大学(44745)
- 经济学院(42561)
- 州(41949)
- 院(41895)
- 基金
- 项目(253437)
- 科学(200596)
- 研究(187038)
- 基金(186274)
- 家(160164)
- 国家(158869)
- 科学基金(138522)
- 社会(119226)
- 社会科(113104)
- 社会科学(113075)
- 基金项目(98860)
- 省(96947)
- 自然(89988)
- 自然科(87924)
- 自然科学(87903)
- 教育(86507)
- 自然科学基金(86324)
- 划(81760)
- 资助(77787)
- 编号(76753)
- 成果(61119)
- 部(57282)
- 重点(55596)
- 发(52460)
- 创(52452)
- 课题(51056)
- 教育部(50036)
- 人文(49126)
- 国家社会(49079)
- 创新(48913)
- 期刊
- 济(156371)
- 经济(156371)
- 研究(109409)
- 中国(60150)
- 财(54528)
- 管理(54056)
- 学报(52572)
- 科学(48998)
- 农(45408)
- 大学(41234)
- 学学(38952)
- 教育(35965)
- 融(35910)
- 金融(35910)
- 技术(32024)
- 农业(31471)
- 财经(28684)
- 业经(25993)
- 经济研究(25726)
- 经(24343)
- 问题(21026)
- 理论(19125)
- 技术经济(18053)
- 统计(17627)
- 实践(17482)
- 践(17482)
- 图书(17324)
- 商业(17205)
- 贸(17148)
- 现代(16327)
共检索到522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朱铭来 房予铮
寿险的微观功能可以分为风险保障和投资收益两大方面,传统的寿险需求实证研究视角多局限于支付能力和风险保障,对投资功能少有涉及。本文在研究角度上,着力强调用投资视角理解寿险需求。通过对1997—2005各年各省市个人寿险保费收入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个人寿险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投资动机和寻求养老保障的储蓄动机,而寻求死亡保障的动机不足;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变动对个人寿险的影响以替代效应为主。另外,我们还对全国1999—2007年各月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创造性地采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月度保费收入数据。结果表明:保费收入相邻各月的连续性较差,而年度联系较强;股票指数的变化趋势对保费收入造成显著的...
关键词:
寿险需求 投资功能 面板数据 保费收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舒高勇 石颖
本文运用传统计量经济学理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作分析,采用几个主要宏观经济、人口统计及社会制度指标,在对历年数据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人均 GDP、城市化水平和人口死亡率对于寿险的需求影响较为显著,而国民受教育水平、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社会制度性因素等对寿险需求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的具体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郭丽军 熊志刚
我国寿险业已完成了从保障型产品向投资型产品的转变,但其中的发展过程却非一帆风顺。本文从需求的角度,运用灰关联分析法,探求各种需求因素对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可知,投资型寿险产品的替代效应极为明显,而通货膨胀率、储蓄率却与投资型产品需求的关联度较低。这些结论有助于科学、深刻地认识我国投资型寿险产品的曲折发展状况,有助于更加准确把握投资型寿险产品的市场定位,促进我国寿险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投资型寿险产品 需求 关联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来存
本文从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GDP、收入、储蓄、户均人口、物价指数、文化程度、城市化、利率、金融深化度、股票筹资、抚恤和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产品创新、对外开放度、市场模式等着手,运用岭回归法、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85~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我国寿险需求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寿险意识、经济增长、政府政策和产品创新,并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我国的寿险需求。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岭回归 因子分析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荣
由于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寿险保费收入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性,因此有必要了解这种差异性并且探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各省市的历年寿险保费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寿险保费收入上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北京、上海和东南沿海地区居全国领先地位。其次,本文又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了以下结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均GDP比较高,带动了人寿保险需求;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的寿险需求也较高;而少年儿童抚养率、老年赡养率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对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广应 展凯 贺超
目前中国寿险业进入了发展的转型时期,了解居民的寿险需求进而满足这些需求是新时期中国寿险业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导致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区域分别进行研究。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寿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将影响寿险需求的因素分为7个经济因素和6个社会因素,创新性地考虑了城市化、基尼系数和平均家庭规模的影响,并利用我国不同地区的年度统计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当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提高教育水平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新 吴良刚
从资产组合视角出发,使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10年的投资型寿险保费数据对影响需求因素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居民收入提高,为对抗通胀而购买投资型寿险,这是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股票对投资型寿险需求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消费者更关注投资型寿险的投资功能,长期内消费者会考虑其保障功能,但由于其投资功能较强,保障功能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投资型寿险需求 投资功能 保障功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文革
本文以我国寿险市场为背景,通过建立包括保险决策的资产选择的动态连续时间模型,给出了保险产品价格成本效应对寿险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讨论了模型的意义。本文还实证研究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一些主要的保障型寿险产品的附加保费因子及其对我国居民保险需求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目前保障性保险需求不足的现象。同时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的保障性保险还远没有满足我国居民的潜在需求,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需求 连续时间模型 最优保险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薇
我国寿险业保费收入在多数年份里呈两位数增长,但是反映保费收入占GDP比重的寿险深度、体现人均寿险保费收入的寿险密度水平依然较低。运用Eviews软件,以2004~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用寿险密度表示寿险需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人均国民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老年人口抚养比、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数占比等四个因素对寿险密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均国民收入、老年人口抚养比以及15岁及以上的文盲人数占比对寿险密度影响显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不明显。应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鼓励产品创新、加强寿险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升寿险需求。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寿险密度 老龄化 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燕妮 郭金龙
自1982年我国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我国寿险业发展迅猛,但从寿险保费收入、寿险深度和寿险密度三个指标来看,我国寿险业发展并不平稳。运用eviews分析软件,以1991—2012年寿险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度、少儿抚养率、老年赡养率、死亡率对寿险需求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儿抚养率和死亡率对寿险需求有显著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保险市场 寿险保费 寿险需求 寿险密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舸 田澎 叶建华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我国寿险需求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文消除了保费收入数据中因统计口径变化带来的影响,建模时考虑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而且考查了更长的时间跨度。研究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寿险业自身的发展是寿险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利率和少年儿童赡养(抚养)率对寿险需求也有显著的影响,社会的老龄化、预期通货膨胀率和不断提高的教育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益国
运用1985—2005年的有关数据,对影响我国寿险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国民收入、赡养率和寿险供给对于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显著;而名义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对我国寿险需求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寿险需求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益国
运用1985-2005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风险水平、保险价格和保险市场供给因素对非寿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风险水平对非寿险需求有显著的影响;而非寿险价格和非寿险市场的供给因素对非寿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关键词:
非寿险需求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