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2)
- 2023(13443)
- 2022(11207)
- 2021(10611)
- 2020(8812)
- 2019(20189)
- 2018(19456)
- 2017(38861)
- 2016(20062)
- 2015(22124)
- 2014(21840)
- 2013(21150)
- 2012(19084)
- 2011(16687)
- 2010(16793)
- 2009(15746)
- 2008(14603)
- 2007(12587)
- 2006(10972)
- 2005(9789)
- 学科
- 济(81588)
- 经济(81507)
- 业(63870)
- 管理(63092)
- 企(54548)
- 企业(54548)
- 方法(39820)
- 数学(36076)
- 数学方法(35670)
- 融(29061)
- 金融(29060)
- 财(27250)
- 银(26575)
- 银行(26569)
- 中国(25823)
- 行(25645)
- 农(21666)
- 制(19811)
- 务(19280)
- 财务(19230)
- 财务管理(19203)
- 企业财务(18468)
- 业经(18105)
- 贸(16265)
- 贸易(16249)
- 易(15862)
- 地方(15809)
- 农业(14287)
- 策(12869)
- 体(12701)
- 机构
- 学院(272618)
- 大学(270509)
- 济(122864)
- 经济(120583)
- 管理(114271)
- 理学(98900)
- 理学院(98105)
- 管理学(96738)
- 管理学院(96229)
- 研究(82331)
- 中国(72182)
- 财(60916)
- 京(52957)
- 财经(48658)
- 经(44398)
- 中心(42425)
- 科学(42102)
- 经济学(38679)
- 江(38667)
- 所(37207)
- 财经大学(36658)
- 经济学院(35114)
- 农(33974)
- 业大(33067)
- 研究所(32994)
- 北京(32859)
- 商学(32029)
- 融(31741)
- 商学院(31726)
- 州(31502)
- 基金
- 项目(181606)
- 科学(147051)
- 研究(137990)
- 基金(136615)
- 家(115240)
- 国家(114275)
- 科学基金(102262)
- 社会(91165)
- 社会科(86916)
- 社会科学(86895)
- 基金项目(71948)
- 省(68835)
- 自然(64768)
- 教育(63976)
- 自然科(63436)
- 自然科学(63424)
- 自然科学基金(62330)
- 划(57555)
- 资助(55968)
- 编号(55885)
- 成果(44241)
- 部(42179)
- 重点(39662)
- 创(39231)
- 发(38533)
- 国家社会(38129)
- 教育部(37900)
- 人文(37634)
- 课题(36738)
- 创新(36555)
- 期刊
- 济(128861)
- 经济(128861)
- 研究(81976)
- 财(49002)
- 中国(46925)
- 融(46097)
- 金融(46097)
- 管理(43339)
- 科学(31436)
- 学报(30266)
- 农(29741)
- 大学(25634)
- 财经(24904)
- 学学(24508)
- 技术(24058)
- 教育(22826)
- 经济研究(21481)
- 经(21236)
- 业经(20971)
- 农业(19332)
- 问题(16570)
- 贸(14960)
- 理论(14918)
- 国际(13978)
- 技术经济(13524)
- 实践(13405)
- 践(13405)
- 财会(13156)
- 商业(12880)
- 现代(12462)
共检索到404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对于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在尚未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而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则更偏好现金股利。在实践中,我国投资者更倾向于在股票领域获得股利,对相关股利政策的偏好顺序依次为股票股利、混合股利、现金股利;再融资行为能够抵消股利政策的一部分市场反应,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只有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有效合作,合理选择融资方式和股利分配政策,才能真正稳定证券市场。从市场监管层面看,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和股利分配政策,加大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审批和监管力度;从投资者层面看,应客观认知各种融资、再融资方式,以企业自身评估为依据,理性进行投资决策;从上市公司层面看,应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再融资和股利政策,对于现代上市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和投资者角度,以我国近年来在股利分配前有近期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期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的相互关系,并对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而不是现金股利;(2)近期再融资对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3)再融资与股利政策对市场产生显著的交互影响。
关键词:
近期再融资 股利政策 市场反应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晓梅
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直接经济后果就是股东利益受到损失。因此,建立怎样的公司治理机制来控制公司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文章通过研究发现,股利政策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适度的股利政策可以缓解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并降低公司的权益融资成本。
关键词:
股利政策 投资者利益保护 股权融资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奋强 陶蕾花
由于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其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治理效应日渐凸显。那么,在差异性融资约束条件下,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会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公司更倾向于现金股利支付,且随着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降低,有机构投资者介入的企业会进一步提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机构投资者高介入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要高于低介入公司,且机构投资者的高介入又强化了融资约束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与强股权制衡公司相比,弱股权制衡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提高更为显著;在弱股权制衡条件下,随着融资约束的强化,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放宽了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选择;在强股权制衡条件下,无论融资约束强弱,机构投资者介入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宏 胡耀亭
本文以2009~2015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半强制分红政策颁布以后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对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现金流和投资机会而主动现金分红与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超额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为了获取再融资资格而被动现金分红与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超额收益的相关性不显著,并且被动分红本身还会给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超额收益带来负向影响。因此,应构建良好的法律制度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来约束上市公司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主动实施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宏 胡耀亭
本文以20092015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半强制分红政策颁布以后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对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根据自身现金流和投资机会而主动现金分红与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超额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为了获取再融资资格而被动现金分红与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超额收益的相关性不显著,并且被动分红本身还会给投资者长期股票投资超额收益带来负向影响。因此,应构建良好的法律制度和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来约束上市公司基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主动实施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 李鑫 李孟顺
评价半强制分红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仅仅着眼于现金分红水平是否提高,更要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资本投资效率是否改善。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的现金股利决策对公司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有再融资需求公司,不仅迎合现金分红会提高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且过度现金分红会加大公司再融资需求与投资不足的敏感性;对于无再融资需求公司,迎合现金分红不会增加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门槛现金分红也不能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过度的敏感性。这给优化半强制分红政策、完善股利决策自治机制提供现实启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再融资、股利分配因其对于公司财务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和股利分配的研究理论层出不穷,论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利分配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下的传统和现代股利理论大多忽略了心理、行为和社会等行为因素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而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利政策,可以从上市公司及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及心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出发,为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与股利政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再融资行为 股利政策 行为金融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蓉
本文选取2010-2015年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境外上市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境外上市,有助于增强公司向内地投资者分配股利的动机和增加支付股利的数额,进而强化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境外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向内地投资者发放股利的动机和数额均较小,所以,公司控制权的性质对境外上市公司增强对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国有控股公司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较小。总之,本文选择从公司股利政策的视角分析上市公司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最终证实绑定理论的合理性,而境外上市的效果受公司性质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蓉
本文选取2010-2015年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境外上市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境外上市,有助于增强公司向内地投资者分配股利的动机和增加支付股利的数额,进而强化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和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境外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向内地投资者发放股利的动机和数额均较小,所以,公司控制权的性质对境外上市公司增强对投资者保护的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国有控股公司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较小。总之,本文选择从公司股利政策的视角分析上市公司投资者的保护程度,最终证实绑定理论的合理性,而境外上市的效果受公司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李常青 吴育辉 黄佳佳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独特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半强制分红政策背景下股利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这两种经典股利理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1)半强制分红政策显著提高了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2)上市公司派现可以有效降低两类代理成本,而现金股利变动(尤其是现金股利增加)则可以有效传递公司未来盈利变动的信号;(3)相比而言,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通过派现降低两类代理成本、发送股利信号的作用显著更弱。可见,虽然股利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总体上能够解释中国上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李常青 吴育辉 黄佳佳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独特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半强制分红政策背景下股利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这两种经典股利理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1)半强制分红政策显著提高了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2)上市公司派现可以有效降低两类代理成本,而现金股利变动(尤其是现金股利增加)则可以有效传递公司未来盈利变动的信号;(3)相比而言,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通过派现降低两类代理成本、发送股利信号的作用显著更弱。可见,虽然股利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总体上能够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行为,但在半强制分红政策背景下,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分红行为受到了明显干预,这使得两种经典股利理论的解释力有所削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刘颖
2008年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俗称"半强制分红政策"对现金股利分配作出了强制性规定。通过2009—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实施以来,受政策强制约束的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在融资前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高于不受政策强制约束的定向增发及无股权再融资公司,即存在通过股利分配行为迎合政策对股权再融资的约束;融资完成后,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的业绩表现尚不及非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
股利分配 半强制分红政策 股权再融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剑兰 顾乃康 陈辉
基于我国特殊的再融资资格管制背景,考察了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门槛规定及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利用静态及动态实证模型对上市公司1994~2011年现金股利分配情况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于再融资资格的净资产收益率规定有一定程度的再融资驱动效果,但对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现金股利规定则没有预期的驱动效果;净资产收益率小幅度向下偏离再融资门槛值的上市公司派现意愿及派现水平都较高,派现水平调整速度较为缓慢,其派现行为较明显地受到再融资监管政策的驱动,而净资产收益率大于再融资门槛值的公司更多地是从自身的发展机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内部因素出发进行股利决策,其现金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