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7)
- 2023(15633)
- 2022(13817)
- 2021(13076)
- 2020(11105)
- 2019(25531)
- 2018(25361)
- 2017(49887)
- 2016(26852)
- 2015(29951)
- 2014(29653)
- 2013(29035)
- 2012(26863)
- 2011(23744)
- 2010(23667)
- 2009(21577)
- 2008(21271)
- 2007(18509)
- 2006(16224)
- 2005(14116)
- 学科
- 济(106547)
- 经济(106431)
- 管理(84293)
- 业(81671)
- 企(70034)
- 企业(70034)
- 方法(50916)
- 数学(44444)
- 数学方法(43848)
- 财(32260)
- 农(28571)
- 中国(25904)
- 业经(23627)
- 务(22436)
- 财务(22360)
- 财务管理(22319)
- 地方(21517)
- 企业财务(21303)
- 学(20126)
- 制(20093)
- 农业(19040)
- 贸(18901)
- 贸易(18892)
- 易(18343)
- 理论(17334)
- 技术(16935)
- 策(16836)
- 和(16269)
- 划(16004)
- 环境(15975)
- 机构
- 大学(372788)
- 学院(372230)
- 管理(154342)
- 济(150330)
- 经济(147166)
- 理学(134295)
- 理学院(132902)
- 管理学(130631)
- 管理学院(129932)
- 研究(119041)
- 中国(89809)
- 京(78280)
- 财(71336)
- 科学(71176)
- 所(57563)
- 财经(57337)
- 中心(55380)
- 农(54861)
- 江(53683)
- 业大(53222)
- 经(52257)
- 研究所(52158)
- 北京(49191)
- 范(47537)
- 师范(47133)
- 院(43937)
- 经济学(43919)
- 州(43798)
- 财经大学(42903)
- 农业(42643)
- 基金
- 项目(255887)
- 科学(202948)
- 研究(188485)
- 基金(187611)
- 家(161720)
- 国家(160346)
- 科学基金(140091)
- 社会(118756)
- 社会科(112634)
- 社会科学(112603)
- 基金项目(100066)
- 省(98240)
- 自然(92519)
- 自然科(90423)
- 自然科学(90402)
- 自然科学基金(88766)
- 教育(87228)
- 划(83003)
- 编号(77624)
- 资助(77620)
- 成果(61919)
- 部(57256)
- 重点(56271)
- 发(53310)
- 创(53115)
- 课题(52066)
- 教育部(49734)
- 创新(49384)
- 人文(48989)
- 科研(48846)
- 期刊
- 济(161933)
- 经济(161933)
- 研究(108402)
- 中国(65524)
- 管理(57416)
- 财(56371)
- 学报(53424)
- 科学(50917)
- 农(48479)
- 大学(41848)
- 学学(39536)
- 教育(38591)
- 融(34208)
- 金融(34208)
- 农业(33583)
- 技术(33016)
- 财经(27756)
- 业经(26813)
- 经济研究(25432)
- 经(23573)
- 问题(21125)
- 理论(18421)
- 图书(18225)
- 技术经济(18201)
- 现代(17129)
- 业(16985)
- 科技(16885)
- 实践(16855)
- 践(16855)
- 财会(16410)
共检索到538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文健
本文首先阐述了股市调控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当前股市调控低效的原因,并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市调控的低效,最后在对投资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增强股市调控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股市 调控 投资者行为 心理预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卞曰瑭 刘夏群 李金生
针对投资者有限理性决策行为的模仿学习等特质,运用复杂网络、贝叶斯学习和社会学习理论,分别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决策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由此构建基于网络混合学习策略的投资者行为演化机理和数理模型,并进行数理解析和模拟仿真。研究发现,投资者金融关联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个人投资者行为动态演变具有较强影响,但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较弱;个人投资者的学习策略偏好影响其行为动态演变均衡状态的稳定性较为显著;机构投资者获取的私有信息精确度与其行为动态演变的均衡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联;投资者的初始行为状态对其投资行为动态演变均衡状态的影响效应均较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礼
政策因素的频繁干预是造成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首要原因,而投资者对政策因素的市场反应则在不断地减弱。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纳什均衡的原理构建了一个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以此分析政策制定与投资者行为的均衡策略,进而探究股票市场稳定均衡的机制。最后得出应减少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过度干预,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稳定性、延续性和透明度的结论。
关键词:
投资者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也越高;而融券卖出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越低。总的来看,我国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机制进行的交易是"高抛低吸"而非"追涨杀跌",其反转交易特征有助于平抑股市波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代金奎
本文利用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二级市场交易数据对投资者交易策略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投资者整体上遵循动量交易策略,而对于小规模股票却采用反向交易策略。
关键词:
投资者 交易策略 规模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成思危 李自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反映投资者预期形成过程的行为模型。模型考察了外部冲击对股价影响的长短期效应,较好的解释了实证研究发现的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诸如收益率分布的厚尾现象,股价对信息反映不足或过度,市场对国有股减持的过度反应等等,并提出了规范股市减少异常波动发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投资者 股市 投资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为适时监测股市运行中的系统风险,管理股市系统风险,维护股市稳定,本文基于投资者行为,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制定出九个预警指标,构建中国股市运行的预警监控体系,以监测股市的系统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惠颖
近年来,股票市场一直是我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而投资者赌博行为正是导致和加剧我国股市波动和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因素。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研究性质,依照识别研究—特征研究—成因研究的逻辑顺序,系统地梳理、评述了投资者赌博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优势,同时提出将投资者个人层面和群体层面非理性因素相结合的研究框架,为未来关于投资者赌博行为与资产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与启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牧
本文修订了现代收益率分布模型的基本理论假定,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将其改进成为收益率分布观念模型,进而应用该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航程 刘浩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动,每次均引发了有关资本市场的"泡沫"的争辩。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尤其是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正在被用来解释投机泡沫的演变过程,并显示出了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昆 刘仁和
目前还很少有人对投资者情绪与股市之间的互动进行研究。本文发现用好淡指数表示的情绪指标能反映股市的牛熊状况,然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股市收益率、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和短期情绪指数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表明,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对股市的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远强于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的影响,而且中期情绪指数是股市收益率的格兰杰原因;投资者中期情绪指数基本上不受股市收益率与短期指数的影响;投资者短期情绪指数明显受到市场收益率波动的冲击,市场收益率是短期情绪指数的格兰杰原因,而中期情绪指数对短期情绪影响很小。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股市收益率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天翊
本文在对行为金融理论介绍基础上,揭示出在非理性行为时有发生的我国证券市场,借鉴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投资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之后,参考Jegadeesh&Titman(1993)等的方法,利用A股主板市场数据按股票收益率、换手率、市盈率的选股标准在研究期内选择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考察其在持有期的超额收益率,分析各种投资策略的盈利性,以期寻找适用于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
关键词:
行为金融 投资策略 主板市场 选股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