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3)
- 2023(11657)
- 2022(9745)
- 2021(9081)
- 2020(7691)
- 2019(17332)
- 2018(16977)
- 2017(32545)
- 2016(17475)
- 2015(19384)
- 2014(19422)
- 2013(18452)
- 2012(16841)
- 2011(14756)
- 2010(14486)
- 2009(13125)
- 2008(12768)
- 2007(10891)
- 2006(9148)
- 2005(7973)
- 学科
- 济(75372)
- 经济(75298)
- 管理(53508)
- 业(47818)
- 企(41247)
- 企业(41247)
- 方法(35500)
- 数学(31246)
- 数学方法(30842)
- 财(22155)
- 中国(17346)
- 农(16743)
- 地方(15653)
- 务(15305)
- 财务(15255)
- 财务管理(15228)
- 学(14984)
- 业经(14615)
- 企业财务(14597)
- 制(13572)
- 理论(12947)
- 融(11559)
- 金融(11551)
- 农业(11217)
- 银(11120)
- 银行(11096)
- 体(10885)
- 和(10713)
- 环境(10523)
- 行(10517)
- 机构
- 大学(240336)
- 学院(239515)
- 济(99384)
- 经济(97431)
- 管理(94644)
- 理学(82697)
- 理学院(81843)
- 管理学(80322)
- 管理学院(79875)
- 研究(76803)
- 中国(58040)
- 京(49193)
- 财(47343)
- 科学(46084)
- 财经(38223)
- 所(36740)
- 中心(36196)
- 农(35744)
- 经(34922)
- 业大(34554)
- 江(34134)
- 研究所(33572)
- 经济学(31412)
- 范(30479)
- 师范(30116)
- 北京(29830)
- 院(28974)
- 财经大学(28839)
- 经济学院(28412)
- 农业(28132)
- 基金
- 项目(170156)
- 科学(136256)
- 基金(125940)
- 研究(124096)
- 家(110002)
- 国家(109130)
- 科学基金(95178)
- 社会(80611)
- 社会科(76491)
- 社会科学(76474)
- 基金项目(66734)
- 省(66168)
- 自然(61901)
- 自然科(60524)
- 自然科学(60506)
- 自然科学基金(59387)
- 教育(58015)
- 划(55976)
- 资助(50860)
- 编号(49360)
- 成果(38966)
- 重点(38653)
- 部(38270)
- 发(36172)
- 创(35852)
- 国家社会(34065)
- 课题(33818)
- 创新(33531)
- 教育部(33313)
- 科研(33039)
共检索到339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军 李保明 潘英华
基于投资区域乘数理论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就是基于经济体内不同区域的社会边际消费倾向不尽相同的现实,研究投资对经济体各相关区域经济发展乘数拉动效果的计量与最大化问题,并应用到投资宏观调控实践之中。该投资调控体系研究包括投资对特定子区域的乘数计量和最大化理论与投资对整体区域总体乘数的计量和最大化理论两个部分。文章从整体区域两分法的角度,在函数模型构建、最大化对策研究和现实应用分析等方面对该投资调控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关键词:
区域乘数 区域两分法 投资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军 李保明 李晓红
基于经济体内不同区域的社会边际消费倾向往往不相同的现实,运用区域两分法从区域乘数效应角度研究了投资的宏观调控决策体系,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当投资对特定子区域的乘数效果成为关注的目标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子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特定子区域的投资内流比、非特定子区域的投资外流比、期初投资流入特定子区比例,以获得投资对特定子区域乘数效果的最佳化目标。当投资对整体区域的总体乘数效果成为关注的目标时,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各子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的子区域的投资内流比、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的子区域的投资外流比、期初投资流入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子区域的比例,以获得...
关键词:
投资 乘数效应 区域两分法 调控决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我国学术界对乘数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 ,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突破性进展。乘数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经济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 ,是国民收入变动量和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客观性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 ,与社会制度无关。宏观经济调控必须利用乘数理论 ,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货币乘数和外贸乘数等。要研究乘数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现乘数体系的优化 ,以实现国民经济运行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彬 张得让
政府采购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它既可产生使其消费成倍增长的乘数效应,也会产生对投资与净出口带来抵消作用的挤出效应,其结果反映了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效益。通过建立政府采购宏观经济调控模型,分析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机制,提出了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适度控制政府采购规模、提高政府采购宏观经济调控效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江海
略论投资宏观调控田江海加强和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是加强和改善整个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应从理论认识、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实施方案等多角度探索。但我认为,理清思路还是首要的。本文就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瑞涛
本文从分析投资与经济,投资与融资的内在关系出发,说明了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影响力及调控作用的局限性,强调货币政策与投资政策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
投资 融资 货币政策 投资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商华
(一)规定投资宏观调控的手段,明确划分政府的投资范围,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和社会投资管理者的两种职能。 在法律上明确界定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和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的不同职能。政府作为全社会投资管理者,应履行的职能主要是加强投资规模和结构的宏观调控,实施投资项目的法律,政策监督,维护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者,对全额投资项目、控股或参股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规划和决策并承担责任,项目一旦确定,政府应从这些投资项目的具体建设实施和经营管理退出,仅委派有关部门对投入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而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参与国有资产的利润分配,政府对其投资项目的具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文青
一、我国投资运行机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改革以来,我国投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1)过去集中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向相对分散的方向转化。企业、地方政府及各类投资主体的权力和利益有所增强;(2)单一的由计划配置资源向二元方向转化,市场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延 邱牧远
本文用宏观经济学流程图这一分析框架,全面的总结宏观调控理让的演变过程,从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对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进行重新表述,力图通过宏观经济学流程图这个新的视角,对财政货币政策适用范围、传导机制与效力进行理论分析,对我们当前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扩大内需,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回顾我国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其逐步完善的特征清晰可见,并最终定型为"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然而,从和谐社会这一视角加以审视,这一目标体系仍然存在缺陷。和谐社会的特征及其目标和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密切相关。为客观反映和谐社会的要求,应该把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创新为:"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分配合理,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丰雷
基于中国实践,对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主体、对象以及政策工具等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结论是:(1)尽管面临缺乏理论依据、缺少国际经验、缺乏可行的政策工具以及土地市场的区域性导致传导机制不顺畅等困难,但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应中国现实的"次优选择;"(2)土地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明确为重点保障宏观经济长期增长;(3)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有供地政策、土地规划、土地税收、土地价格、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行政手段等;(4)供地政策可作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长期来看则可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尽量减少价格管制和行政手段的运用。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调控 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剑
本文基于中国特色和宏观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需求管理,还包括供给管理和价格管理;并把改革、开放、创新等融合于这三种手段之中。价格管理的目的在于克服价格刚性,恢复市场功能,这是"治本"之策;而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则是在价格刚性不能完全被克服的情况下采取的政策,是"治标"之策。除了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不同类型的改革、开放、创新分别有助于进行价格管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价格管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三者的不同组合可以用于多种情况下,进行多目标调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剑
本文基于中国特色和宏观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传统的需求管理,还包括供给管理和价格管理;并把改革、开放、创新等融合于这三种手段之中。价格管理的目的在于克服价格刚性,恢复市场功能,这是"治本"之策;而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则是在价格刚性不能完全被克服的情况下采取的政策,是"治标"之策。除了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不同类型的改革、开放、创新分别有助于进行价格管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价格管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三者的不同组合可以用于多种情况下,进行多目标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