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9)
- 2023(12151)
- 2022(10472)
- 2021(9888)
- 2020(8391)
- 2019(19508)
- 2018(19314)
- 2017(37092)
- 2016(20023)
- 2015(22744)
- 2014(22505)
- 2013(21915)
- 2012(19948)
- 2011(17612)
- 2010(17577)
- 2009(15793)
- 2008(15062)
- 2007(12965)
- 2006(11151)
- 2005(9267)
- 学科
- 济(81857)
- 经济(81704)
- 管理(59789)
- 业(54774)
- 企(45250)
- 企业(45250)
- 方法(42122)
- 数学(37681)
- 数学方法(37000)
- 农(23129)
- 中国(18817)
- 财(18679)
- 地方(18150)
- 业经(17892)
- 环境(16915)
- 学(15942)
- 农业(15423)
- 理论(14005)
- 和(13594)
- 贸(13503)
- 贸易(13493)
- 划(13349)
- 易(13127)
- 技术(12812)
- 制(12277)
- 务(12045)
- 财务(11961)
- 财务管理(11931)
- 企业财务(11322)
- 资源(11129)
- 机构
- 学院(278724)
- 大学(275607)
- 管理(113402)
- 济(109321)
- 经济(106964)
- 理学(99583)
- 理学院(98492)
- 管理学(96334)
- 管理学院(95831)
- 研究(86748)
- 中国(63054)
- 科学(56930)
- 京(56670)
- 农(47573)
- 财(46968)
- 业大(45032)
- 所(42672)
- 中心(41653)
- 江(41119)
- 研究所(39538)
- 财经(38573)
- 农业(37513)
- 范(36486)
- 师范(36102)
- 经(35200)
- 北京(34027)
- 经济学(32650)
- 州(32377)
- 院(31883)
- 经济管理(30556)
- 基金
- 项目(203101)
- 科学(160808)
- 基金(147306)
- 研究(145112)
- 家(129044)
- 国家(127983)
- 科学基金(111332)
- 社会(91903)
- 社会科(87144)
- 社会科学(87111)
- 省(83302)
- 基金项目(78507)
- 自然(74427)
- 自然科(72623)
- 自然科学(72605)
- 自然科学基金(71265)
- 教育(68407)
- 划(68133)
- 资助(60637)
- 编号(58598)
- 重点(45995)
- 成果(44911)
- 部(44263)
- 发(43440)
- 创(42508)
- 课题(40374)
- 创新(39668)
- 科研(39294)
- 教育部(37866)
- 国家社会(37821)
- 期刊
- 济(110992)
- 经济(110992)
- 研究(68597)
- 中国(53723)
- 学报(44926)
- 农(41686)
- 科学(40933)
- 管理(39761)
- 财(36182)
- 大学(34217)
- 学学(32256)
- 教育(29960)
- 农业(29291)
- 技术(27973)
- 业经(19551)
- 财经(17982)
- 融(17391)
- 金融(17391)
- 资源(17069)
- 经济研究(16711)
- 业(16288)
- 统计(15765)
- 经(15437)
- 策(14883)
- 问题(14814)
- 技术经济(14464)
- 图书(14398)
- 科技(13635)
- 版(13374)
- 决策(13244)
共检索到38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刘小铭 周慧灵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数据,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及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投影值由2005年的0.747 3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3.524 1,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2)就各子系统而言,湖南省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均呈波动提升态势,其中环境承载力提升最快,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075 2直线上升到2017年的2.940 8;其次为资源承载力,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173 1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2.070 1;社会经济支撑力相对较慢,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341 6波动增长到2017年的2.171 7。3)2005—2017年,影响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产生了一定变化,早期的主要因素为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水处理水平低、自然生态用地规模不大、区域经济支撑水平不高等,近年来则逐渐转变为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不高、人地矛盾突出、环保投入不足等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刘小铭 周慧灵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数据,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及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投影值由2005年的0.747 3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3.524 1,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2)就各子系统而言,湖南省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均呈波动提升态势,其中环境承载力提升最快,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075 2直线上升到2017年的2.940 8;其次为资源承载力,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173 1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2.070 1;社会经济支撑力相对较慢,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341 6波动增长到2017年的2.171 7。3)2005—2017年,影响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产生了一定变化,早期的主要因素为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水处理水平低、自然生态用地规模不大、区域经济支撑水平不高等,近年来则逐渐转变为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不高、人地矛盾突出、环保投入不足等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聪颖 赖昭豪 郭熙
以江西省南昌市为研究区域,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4个维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研究2006—2017年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障碍因素诊断模型识别制约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系统、环境系统是保持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稳定提高的有力条件;(2)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对南昌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同时部分因素也有阻碍作用;(3)随着南昌市人口的持续增加,人类社会活动对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在工业污染的环境治理方面的需求落后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启君 黄旻 宋艺欣 董理
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构建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分析了2000~2013年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状况,并利用障碍度对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2000~2013年武汉市环境承载力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综合指数从0.3099增加到0.5494;(2)从分项指标来看,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均呈不同幅度上升趋势;(3)长远来看,经济环境承载力是影响武汉市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研究期内经济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度分别以年均0.45%和2.26%的速度增加,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度则以年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雁文 魏晓 王良健 刘晋 刘代平
文章分析和预测了湖南省各市州耕地和人口变化情况以及土地现实生产力和2020年土地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市(州)土地资源现实承载力和预测了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并认为全省目前除湘西地区外,其他地区都处于略有盈余状态,到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地区将增加,长株潭等地区也将由现在的盈余地区转为基本平衡地区。最后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洁
文章结合灰关联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主要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整体、东中西段及11省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均呈不同幅度上升态势,除江西、湖南一直处于中级水平外,其余各地均由2007年的中级水平升为2016年的良好水平,但提升压力与潜力俱在;2007-2012年东中西段土地综合承载力基本呈西高东低阶梯状空间格局,2013-2016年基本呈东高西低阶梯状空间格局;4个子系统承载力呈不同幅度上升态势,经济社会系统基本呈线性增长态势,土地资源和科教管理系统上升幅度小,生态环境系统波动频繁,子系统不一致性变化制约了土地综合承载力快速提升;土地资源承载系统是首要障碍系统,人口密度、土地集约化程度、地均废水负荷等是主要障碍因子;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应重点突破与系统治理相结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三方面构建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投影法(GRPM)模型对2004—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警情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模型对2018—2022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警情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2004—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警情灰色关联投影值呈波动下降态势,警度由"重警"(橙灯)下降到"中警"(黄灯)。2018—2022年,其警情灰色关联投影值将进一步波动下降,但幅度不大,警度将保持"中警"(黄灯)不变。②就各子系统而言,2004—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各子系统的警情灰色关联投影值均有所下降,警度均由"重警"(橙灯)下降至"中警"(黄灯)。2018—2022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子系统将保持"中警"(黄灯)水平,环境承载力子系统将进一步下降至"轻警"(蓝灯)。③制约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警情缓解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均耕地面积、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国土面积SO2排放强度、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湿地面积比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晓君 王晓航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GA-PPE),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解决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拟定的主观性过强问题,从经济、社会、生态三系统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09—2017年的相关指标统计数据,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近九年的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的差异进行评价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沈阳、大连作为辽宁省两座副省级城市,其城市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九年内均位于全省前二位;(2)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及沈阳经济区的区域发展带动下,营口、盘锦、辽阳和鞍山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在省内位居前列,并且不断提高;(3)辽西北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普遍较低,位于全省末位;(4)沿海经济带中的丹东、葫芦岛及沈阳经济区中的抚顺、本溪等城市的建设用地综合承载力与区域内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区域承载力水平参差不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缙 任建兰 于庆 张玉
文章采用2016年相关数据,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构建的山东省17地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进行水平测度与障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较高,11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于平均值,空间上高值区域大都处于济南、青岛两极辐射范围内,低值区域大都集中在鲁西与鲁南地区,但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间发展不协调;区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障碍因素存在相似性,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协调、创新驱动力不足是制约五大地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同因素,另外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关键词:
投影寻踪 生态文明 影响因素 山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路路 郑新奇 蔡玉梅
土地多功能时空格局分析能够为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提升多功能整体效应提供参考。研究基于三生功能理论,通过划分土地多功能类型和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法、空间自相关等揭示了2005、2010和2015年湖南省122个县(市)土地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保育功能平均水平最高,农业生产功能次之,旅游功能相对较低;除生态功能有所下降外,其他各项功能呈现上升趋势,经济生产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功能提升幅度明显;(2)湖南省多功能性水平呈增加趋势且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单项功能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并表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功能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湖南东部的长株潭地区及京广高速公路沿线县(市),而生态保育功能高值区则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湘东南等山地丘陵区,研究期间,旅游功能集聚度逐渐提升,农业生产、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和生态功能集聚度呈减弱趋势;(3)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投影寻踪法客观可靠,信息表征丰富,结果合理,在土地多功能评价方面具有有效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辉 周四军
提高土地承载人口的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根据湖南省的历史数据 ,采用计量分析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对湖南省粮田人口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 ,本文提出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提高湖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粮田 承载力 计量分析 湖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顺久 杨志峰 丁晶
针对受多指标影响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问题,作者引入投影降维的思想,建立了关中平原地下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依据评价指标数据的自身结构特征将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转化为单指标评价问题。该模型不但可以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还能计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进而分析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表明,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Ⅲ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其饱和值,开采潜力较小。咸阳和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宝鸡情况最为乐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为Ⅰ级,地下...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承载力 投影寻踪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姣 严定容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主客观联合赋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分别对2003—2010年湖南省整体和洞庭湖区8个重点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南省水环境承载力总体未得到有效改善;研究区域中除益阳外,其他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普遍较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 宁凌 曹阳春
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是海洋开发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海洋开发潜力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了解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从海洋经济承载、海洋资源承载和海洋环境承载三个层面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计算承载水平,对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及三个子系统水平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在2008—2017年,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总体提高态势,其中,在历经2008—2009年的快速上升阶段之后,2009—2016年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并且在2016年之后存在下行态势。广东省在制订海洋开发战略时,应该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海洋环境动态监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毛晓丹 冯中朝
采取Delphi法构建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2002-2011年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2011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2002年的1.87倍,年均提升速率为6.45%。其中,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成为制约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因素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影响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其障碍度为2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