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0)
- 2023(11613)
- 2022(10111)
- 2021(9513)
- 2020(8328)
- 2019(19620)
- 2018(19583)
- 2017(38084)
- 2016(20767)
- 2015(23639)
- 2014(23703)
- 2013(23265)
- 2012(21443)
- 2011(19064)
- 2010(19139)
- 2009(17705)
- 2008(17164)
- 2007(15165)
- 2006(12697)
- 2005(10872)
- 学科
- 济(87839)
- 经济(87760)
- 管理(56989)
- 业(55533)
- 企(45013)
- 企业(45013)
- 方法(44931)
- 数学(40573)
- 数学方法(39896)
- 农(24171)
- 财(21038)
- 中国(19712)
- 地方(19004)
- 学(18921)
- 业经(17249)
- 农业(16086)
- 贸(14861)
- 贸易(14855)
- 易(14405)
- 理论(13708)
- 制(13605)
- 务(13421)
- 财务(13360)
- 财务管理(13326)
- 和(12735)
- 环境(12725)
- 企业财务(12582)
- 技术(12349)
- 划(10868)
- 银(10771)
- 机构
- 学院(292705)
- 大学(289884)
- 管理(116250)
- 济(115782)
- 经济(113270)
- 理学(101424)
- 理学院(100245)
- 管理学(98068)
- 管理学院(97542)
- 研究(92457)
- 中国(68796)
- 科学(60527)
- 京(59985)
- 农(51811)
- 财(50843)
- 业大(47345)
- 所(46676)
- 中心(44911)
- 江(43900)
- 研究所(42960)
- 财经(41412)
- 农业(41171)
- 范(38028)
- 师范(37609)
- 经(37575)
- 北京(36341)
- 经济学(35208)
- 州(34478)
- 院(33483)
- 经济学院(32088)
- 基金
- 项目(204715)
- 科学(161310)
- 基金(148334)
- 研究(145284)
- 家(129822)
- 国家(128789)
- 科学基金(111362)
- 社会(90476)
- 社会科(85731)
- 社会科学(85703)
- 省(83705)
- 基金项目(79175)
- 自然(75245)
- 自然科(73499)
- 自然科学(73480)
- 自然科学基金(72120)
- 划(69001)
- 教育(68598)
- 资助(61560)
- 编号(59433)
- 重点(46549)
- 成果(46312)
- 部(44762)
- 发(43741)
- 创(42798)
- 课题(40948)
- 科研(40081)
- 创新(40016)
- 计划(38727)
- 教育部(38014)
- 期刊
- 济(118902)
- 经济(118902)
- 研究(74447)
- 中国(54460)
- 学报(46816)
- 农(45887)
- 科学(43481)
- 财(40321)
- 管理(39479)
- 大学(35339)
- 学学(33532)
- 农业(31502)
- 教育(28919)
- 技术(28397)
- 融(21164)
- 金融(21164)
- 业经(20919)
- 财经(19574)
- 经济研究(18543)
- 业(17115)
- 统计(16831)
- 经(16704)
- 问题(16335)
- 资源(15572)
- 策(15385)
- 技术经济(14961)
- 版(14561)
- 决策(14033)
- 科技(13346)
- 商业(13120)
共检索到408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路路 郑新奇 蔡玉梅
土地多功能时空格局分析能够为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及提升多功能整体效应提供参考。研究基于三生功能理论,通过划分土地多功能类型和构建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投影寻踪法、空间自相关等揭示了2005、2010和2015年湖南省122个县(市)土地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保育功能平均水平最高,农业生产功能次之,旅游功能相对较低;除生态功能有所下降外,其他各项功能呈现上升趋势,经济生产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功能提升幅度明显;(2)湖南省多功能性水平呈增加趋势且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格局。单项功能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并表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功能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湖南东部的长株潭地区及京广高速公路沿线县(市),而生态保育功能高值区则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湘东南等山地丘陵区,研究期间,旅游功能集聚度逐渐提升,农业生产、社会保障居住就业和生态功能集聚度呈减弱趋势;(3)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投影寻踪法客观可靠,信息表征丰富,结果合理,在土地多功能评价方面具有有效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刘小铭 周慧灵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数据,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及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投影值由2005年的0.747 3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3.524 1,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2)就各子系统而言,湖南省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均呈波动提升态势,其中环境承载力提升最快,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075 2直线上升到2017年的2.940 8;其次为资源承载力,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173 1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2.070 1;社会经济支撑力相对较慢,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341 6波动增长到2017年的2.171 7。3)2005—2017年,影响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产生了一定变化,早期的主要因素为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水处理水平低、自然生态用地规模不大、区域经济支撑水平不高等,近年来则逐渐转变为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不高、人地矛盾突出、环保投入不足等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刘小铭 周慧灵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数据,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5—2017年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及其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投影值由2005年的0.747 3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3.524 1,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2)就各子系统而言,湖南省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支撑力均呈波动提升态势,其中环境承载力提升最快,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075 2直线上升到2017年的2.940 8;其次为资源承载力,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173 1波动上升到2017年的2.070 1;社会经济支撑力相对较慢,其投影值由2005年的0.341 6波动增长到2017年的2.171 7。3)2005—2017年,影响湖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产生了一定变化,早期的主要因素为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水处理水平低、自然生态用地规模不大、区域经济支撑水平不高等,近年来则逐渐转变为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不高、人地矛盾突出、环保投入不足等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慧 周春梅 彭保发 付冬暇
利用耕地功能指数、功能优势指数等分析2010—2020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趋势,探讨功能视角的片区耕地分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耕地功能时间演变存在差异,总体持续增长,文化、生产、生态安全、社会保障功能的变化率依次降低;耕地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功能由2010年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演变为2020年的4个高值中心;生产功能由北低南高演变为高值集中于东部;社会保障功能由东高西低演变为高值局部凸出、中等值普遍分布;生态安全功能由四周高、中间低演变为极高值三足鼎立,文化功能由北高南低演变为极高值和高值贯穿全域。将研究区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生产、文化和生活–生态功能优势区等5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慧 周春梅 彭保发 付冬暇
利用耕地功能指数、功能优势指数等分析2010—2020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趋势,探讨功能视角的片区耕地分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耕地功能时间演变存在差异,总体持续增长,文化、生产、生态安全、社会保障功能的变化率依次降低;耕地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功能由2010年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演变为2020年的4个高值中心;生产功能由北低南高演变为高值集中于东部;社会保障功能由东高西低演变为高值局部凸出、中等值普遍分布;生态安全功能由四周高、中间低演变为极高值三足鼎立,文化功能由北高南低演变为极高值和高值贯穿全域。将研究区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生产、文化和生活–生态功能优势区等5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路路 郑新奇 孟超 张蓬涛
研究目的:测度和分析湖南省土地"三生"功能之间的耦合协调时空特征,为提升土地整体利用效益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5—2015年,湖南省土地生态功能值高于生活和生产功能,土地生产、生活功能强度提高且呈现非均衡性特征,生态功能值小幅降低,但空间格局变化不明显;(2)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土地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均值分别为0.486、0.581和0.620,表明近10年来湖南省土地利用冲突趋于减弱。土地功能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上形成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高值区的中心—外围结构,不同主体功能区耦合协调度分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3)影响土地功能耦合协调的因素包括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禀赋等。研究结论:应根据土地多功能的时空耦合特征和影响因素,制定差异化的调控策略以提升土地"三生"功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哲丽 曹冰玉
林业投资效率分析对湖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林业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林业投资效率分析的先决条件是分别选取合理的指标来测度这些效益。选取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系统从业人员三项投入指标,人均林业收入、造林面积、林业总产值三项产出指标,采用DEA分析法对湖南省林业投资的综合效率值、规模效率值以及纯技术效率值进行分析测度,同时分析林业固定资产完成额、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系统从业人员三项投入指标,人均林业收入、造林面积、林业总产值三项产出指标的投影值。结果显示,湖南省林业投资规模在2014、2016、2017年较为合理,2003—2013这11年,2015年和2018年都处于规模无效,且波动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浪费现象。投影值比较分析得出2004—2006、2010—2012、2016年湖南省林业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研究建议,湖南林业发展要稳定林业投资规模,探索更多融资渠道,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应当充分发挥林业第一产业在改善生态效益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林业第三产业在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方面的产业潜力,不断加强第三产业对于林业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探索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鼓励第二产业生产科技含量更高、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产品,并使其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发挥其放大效应,打造出健全的林业生产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莫莎 柳杰 刘志宇
提升绿色公共投资环境绩效对我国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投影寻踪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公共投资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并利用2003-2011年间我国30个省、市、区相关数据对省际绿色公共投资环境绩效的时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绿色公共投资环境绩效的总体水平不高,空间上呈现由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逐渐退减的趋势且省际差异显著;时序上各地区的绿色公共投资环境绩效曲线均属波动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提高绿色公共投资效率是促进其环境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慧青 尹少华
DE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市农村土地流转效益由于区位、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使用、市场条件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呈明显差异,且土地流转效益并非随土地流转规模扩大而提高,这缘于土地流转中的各种风险。鉴于此,未来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应该统筹规划、完善农村流通市场、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及尊重民意稳步推进等。
关键词:
湖南省 土地流转 经济效益 DEA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华锋 方志耕
文章针对面板数据的聚类问题的高维复杂性,利用线性投影技术将其转换为关于投影特征向量的线性聚类问题;从而实现在低维空间对高维数据样本的聚类分析。最后实证分析验证了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投影寻踪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投影寻踪 聚类分析 实证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筠 于昊淼 张兆安
近年来,湖南省城市发展迅速,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了解建设用地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对于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控制非理性扩张、更科学的促进城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研究湖南省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先分析了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并以湖南省1996—2011年的经济社会时序数据为基础,定量化的筛选驱动力指标,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湖南省建设用地扩张较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因素中的交通因素、城镇化和城镇人口在所有驱动力因子中对建设用地影响较为明显,将对政策类驱动力加入模型,并提出湖南省建设用地发展应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莲莲 谢永宏 宋冰冰 李峰 傅晓华 陈心胜 邓正苗
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通过构建湖南省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系统研究了1989-2012年间湖南省各区域生态安全状况,探讨诱发其变化的各种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湖南省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现从安全状态降为轻度预警状态的趋势,生态安全指数由0.550降至0.420,其中驱动力指数由0.140降至0.052,压力指数由0.204降至0.007,状态指数由0.092降至0.044,影响指数由0.074上升至0.220,响应指数由0.057上升至0.098。就安全格局而言,处于轻度预警状态的城市比例增大,13个城市中处于轻度预警状态的城市达9个,湘中、湘南与湘西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艳 彭雅婷 于婧 周勇 于雷 罗静
以湖北省为研究区,构建了一种基于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新方法,将多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转化为一维平面投影数据,获取最佳投影方向向量,根据生态安全投影值的大小从时空角度分析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因素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子系统,粮食稳定系数、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土地垦殖率等是影响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在驱动力;2近10年湖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投影值从1.0541增长到2.8706,呈现出"快速增长—和缓保持—持续拉升"的阶段性发展态势,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转好;3根据耕地生态安全投影值的时空变化可将17个单元分为生态安全良好区、生态安全和缓区和生态安全脆弱区三种类型,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对制定湖北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兼顾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志成 张晨成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态效率是农业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真实反映,将农业面源污染CODCr、TN、TP的排放量作为湖南省农业生态效率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分别运用Dea-CCr模型和sbmuNDesirable模型对湖南省及14个市区2004-2013年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化肥使用过剩、农业用水消耗较大和农业污染问题三方面。最后为保障湖南省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协调、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相关措施及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环洞庭湖区和湘中南区部分区域生产供给功能较强,以长株潭区为中心向外社会保障功能逐渐降低,环洞庭湖部分区域以及湘西山区生态服务功能较强,长株潭以及湖南省中部地区休闲旅游功能较强。[结论]该文还根据农业主导功能分区方法,划分了4个农业主导功能区和12个二级功能区,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区位布局、构建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