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7)
- 2023(15141)
- 2022(12563)
- 2021(11406)
- 2020(9950)
- 2019(22846)
- 2018(22507)
- 2017(43898)
- 2016(23434)
- 2015(26291)
- 2014(26039)
- 2013(26059)
- 2012(23806)
- 2011(21069)
- 2010(20929)
- 2009(19487)
- 2008(19446)
- 2007(17436)
- 2006(14782)
- 2005(13154)
- 学科
- 济(108441)
- 经济(108327)
- 业(94197)
- 企(83344)
- 企业(83344)
- 管理(80128)
- 方法(52801)
- 数学(43598)
- 数学方法(43135)
- 财(33205)
- 农(32823)
- 业经(31955)
- 务(23468)
- 财务(23424)
- 财务管理(23383)
- 中国(23297)
- 农业(22720)
- 企业财务(22146)
- 贸(21870)
- 贸易(21863)
- 易(21265)
- 技术(21077)
- 地方(19351)
- 制(18728)
- 和(17964)
- 理论(17097)
- 学(16439)
- 划(16374)
- 策(15668)
- 产业(14833)
- 机构
- 学院(342965)
- 大学(336630)
- 济(149384)
- 经济(146847)
- 管理(141291)
- 理学(122777)
- 理学院(121636)
- 管理学(119788)
- 管理学院(119180)
- 研究(104482)
- 中国(81584)
- 京(68563)
- 财(67724)
- 科学(63188)
- 农(58618)
- 财经(54749)
- 所(51509)
- 江(51058)
- 业大(50797)
- 中心(50008)
- 经(49706)
- 研究所(46628)
- 农业(46318)
- 经济学(46142)
- 经济学院(42196)
- 北京(41809)
- 财经大学(40514)
- 州(39833)
- 商学(39146)
- 经济管理(39136)
- 基金
- 项目(231362)
- 科学(185292)
- 基金(171666)
- 研究(167176)
- 家(148134)
- 国家(146894)
- 科学基金(129303)
- 社会(109516)
- 社会科(104287)
- 社会科学(104259)
- 省(91843)
- 基金项目(91620)
- 自然(84284)
- 自然科(82449)
- 自然科学(82427)
- 自然科学基金(81022)
- 教育(75834)
- 划(75322)
- 资助(69637)
- 编号(65935)
- 部(51475)
- 重点(51235)
- 创(51137)
- 成果(50474)
- 发(50279)
- 创新(47160)
- 业(46588)
- 国家社会(45998)
- 科研(44973)
- 教育部(44579)
共检索到489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王明雁
在对流通业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前提下,以历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相关指标,对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进行分析,同时对比历年相关数据,揭示流通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的演变趋势。从产业关联视角看,流通业在中间需求结构方面呈现出中间产品属性逐渐减弱、最终消费属性逐渐增强的趋势,但目前其中间产品属性仍高于最终消费属性;在中间投入结构方面的演变趋势呈现出行业分化的态势,批发和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逐渐递减,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杨超 祝合良
文章根据我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流通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得到了流通业分配系数,直接消耗系数,中间需求率,附加值率。进一步分析了流通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得出了流通业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综合就业系数以及综合资本系数。揭示出流通业的产业定位,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带动就业的能力,提出了流通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任静一
本文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为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存在紧密的后向关联关系,且关联度呈上升态势;同时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也存在前向关联关系,但前向关联度呈下降态势。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少数几个产业产品的消耗度较高,所以必须优化上海的产业结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用在增强,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大大减弱;产业感应度也大幅下降,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并未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真正融合对接。另外,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受消费的影响较大,是典型的"消费依赖型"产业,出口和投资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有减弱态势...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现代信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现代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也是转变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投入产出法是从数量方面考察国民经济或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生产与分配的数量依存关系的方法。论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了现代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包括通过关联效应分析方法研究其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通过波及效应分析方法研究现代信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桂田 徐昊
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析了钢铁价格变化对其他部门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对一般价格体系、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的波及效应。研究发现,钢铁价格变化对重工业的生产成本有着重大的影响,因而会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波动、投资和出口贸易产生显著作用;钢铁价格波动对于轻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中国钢铁价格波动实际幅度较大,钢铁价格不仅是决定PPI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钢铁产业 价格效应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音频 魏彧 敏洁
本文采用数理分析与投入产出方法,在测度与评估营改增后保险业税负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测算了保险业营改增的产业波及效应。数理分析与实证测度结论表明,营改增将通过流转税税负与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变动综合影响保险业总税负。营改增后保险业增值税实际税负为2.96%,但企业所得税税负有所上升,两税的总税负为25.11%,较之营业税时略有下降。而且,保险业营改增具有较强的产业波及效应。营改增将使得与保险业供求关系密切的22个下游行业的税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有促进保险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正向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鹰飞 邹蕴
金融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各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金融业与各产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强,其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各产业的生产成本。采用价格波及效应模型,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动态分析我国金融业价格变化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及其发展趋势的结果表明:金融业价格调整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是逐渐增强的,但仍然具有较大区间的低位势稳定平台,我国金融业总体上正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关键词:
价格波及效应 价格稳定平台 金融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润华 邵玮 Jung Kun-Oh
目的:力求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卫生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波及效应;方法:利用2002、2007、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生产诱发效应、附加价值诱发效应、供给短缺波及效应、物价波及效应、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等;结果:卫生业对化学工业、批发和零售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社会工作、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产业部门的经济波及效应非常强,且卫生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拉动作用;结论:从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方面重视卫生业的发展,以促进其他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明森 陈爱贞 赵福战
本文基于产业开放度视角,将我国产业划分为外向型、准外向型和内向型三种产业梯度,并借助投入产出法,从理论与实证双重层面,探讨国际产业转移中资本、贸易结构变动引发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变化,进而影响产业投入产出结构的传导机理,以及对我国产业波及传导效应的特殊规律性。实证检验表明,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外向型—准外向型—内向型"产业波及路径,对我国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外向型产业自我波及和加工贸易产业"两头在外"造成产业波及封闭与外漏,加上准外向型尤其是内向型产业的承接力与需求层次相对较弱,产业间的供给与需求的推力呈现非均衡性,使得国际产业转移传导中能量严重衰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芳
加工出口生产中,中间投入占比较高,因而增加值率较低,但正逐步改善;国内中间投入占比偏低,因此其对国内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但正逐步增强;加工出口生产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国内使用产品生产和非加工出口生产,但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大;由于全部加工出口产品在总产出中的占比有限,所以除个别部门外,加工出口生产对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特性和产业波及特性均没有根本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兴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纠正资源错配。国民经济中投入产出关联存在放大资源错配损失的可能,因此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损失效应的放大机理,分析三种经济类型中放大机制的异同,并使用中国1995—2011年17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投入产出关联会放大资源错配导致的产出损失,平均而言,能够使产出损失放大2~3倍;从经济类型看,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强,而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放大效应最弱;不同行业部门对总体经济损失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而言,我国投入产出关联的损失放大系数合计值在不断上升,表明我国投入产出关联对资源错配造成损失的放大机制在不断增强。政府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若改善重点行业的资源错配状况,可以取得较大的经济绩效。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类型应逐渐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过渡,以弱化投入产出关联对错配损失的放大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合光 潘启龙 谢思娜
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2007年中美农业的中间投入、完全投入、中间需求、感应度以及影响力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农业发展阶段不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业关联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关联效应,本文得到如下重要启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涉农产业融合;三要促进涉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美农业 产业关联 I-O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宝军 吴雪清
本文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经RAS方法调整得到的2010年投入产出表,测算原油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波及效应并进行纵向比较,利用2011年原油价格波动估计值,预测2011年原油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本文可对我国政府制定应对原油价格波动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原油价格 RAS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赵勇 任保平
基于图论最大权重生成树原理的投入产出定性分析和网络关系动态演化模型可以分别从比较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刻画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本文基于1995年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基础树,比较静态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并采用主体调整网络演化模型,估计这15年间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关键生产部门没有发生变化,农林牧渔和采矿业、化学工业在产业体系中仍居于关键地位;中国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产业链条延长,部门关联度加深,产业波及源对相关产业的波及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技术需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原嫄 席强敏 李国平
碳排放逐步升高是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区域经济崛起的必然结果。论文的理论研究说明,产业关联水平反映了区域发展过程中产业多样化和分工细化的程度,相较于产业结构,产业关联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示意义更深刻。那么,产业关联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特征及其趋势将更接近于碳排放在经济发展驱动下的演进规律。因此,论文采用欧盟27国投入产出数据,在测算不同类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不同类型制造业所对应的特征服务业类型,进而应用经济计量学工具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作为发达经济体,欧盟的制造业与服务业整体间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负效应;第二,低端、中端和高端制造业与各自对应特征服务业类型间产业关联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其强度呈现随制造业水平升级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三,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分配性服务业间产业关联度的提高是实现区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并逐步下降的重要动力,而中端制造业与其对应特征服务业关联度提升对碳排放的正向效应将高于低端制造业主导时期。因此,结合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碳排放的演化具有规律性特征,而以产业关联度入手的分析能够提供操作性更强的参考。目前,中国应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构的过程中,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制造业的关联水平,并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交通运输业等分配性服务业的能耗强度。
关键词:
碳排放 产业关联度 欧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