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3)
- 2023(9190)
- 2022(7936)
- 2021(7507)
- 2020(6447)
- 2019(14924)
- 2018(14824)
- 2017(29656)
- 2016(15561)
- 2015(17573)
- 2014(17198)
- 2013(16865)
- 2012(15412)
- 2011(13397)
- 2010(13085)
- 2009(11936)
- 2008(11370)
- 2007(9751)
- 2006(8216)
- 2005(6947)
- 学科
- 济(62961)
- 经济(62896)
- 管理(46297)
- 业(44290)
- 企(35738)
- 企业(35738)
- 方法(34380)
- 数学(31620)
- 数学方法(31265)
- 财(20203)
- 中国(17808)
- 贸(17401)
- 贸易(17392)
- 易(17129)
- 农(16729)
- 出(12815)
- 务(12286)
- 财务(12251)
- 财务管理(12220)
- 制(12215)
- 业经(12107)
- 企业财务(11332)
- 农业(10529)
- 银(10451)
- 银行(10441)
- 技术(10269)
- 学(10022)
- 行(9932)
- 环境(9674)
- 地方(9284)
- 机构
- 大学(215340)
- 学院(214402)
- 济(95382)
- 经济(93786)
- 管理(88349)
- 理学(77441)
- 理学院(76748)
- 管理学(75611)
- 管理学院(75222)
- 研究(63516)
- 中国(50040)
- 财(45910)
- 京(42906)
- 财经(37276)
- 科学(35929)
- 经(34103)
- 中心(30967)
- 经济学(30868)
- 农(29942)
- 业大(29814)
- 所(29159)
- 江(29104)
- 经济学院(28364)
- 财经大学(28147)
- 研究所(26216)
- 北京(26045)
- 范(24713)
- 师范(24437)
- 商学(24222)
- 经济管理(24177)
- 基金
- 项目(148028)
- 科学(119116)
- 基金(111833)
- 研究(108706)
- 家(95986)
- 国家(95282)
- 科学基金(83858)
- 社会(71740)
- 社会科(68436)
- 社会科学(68422)
- 基金项目(59471)
- 省(56377)
- 自然(53899)
- 自然科(52702)
- 自然科学(52690)
- 自然科学基金(51734)
- 教育(50328)
- 划(47609)
- 资助(45291)
- 编号(43080)
- 部(34355)
- 成果(33323)
- 重点(32719)
- 创(31630)
- 发(31312)
- 国家社会(30879)
- 教育部(30322)
- 创新(29705)
- 人文(29691)
- 科研(29285)
共检索到299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细芳
本文构建了交易成本测度的一种模型,并基于我国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和价格指数等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不但验证了交易成本在本质上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引致的成本这一观点,还启示人们不能套用生产成本最小化理念,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但是可以以此为研究工具,寻找相同(或相近)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下减少交易成本的人为空间。通过量化,进行短时间跨度内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可为政策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参照标准,进行长时间跨度内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可为组织的设计、制度的优化提供参照标准。
关键词:
交易 交易成本 测度 投入产出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伟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积极探索,也是推动亚太经济深入合作的有益尝试。谈判过程面临各种障碍,贸易壁垒是其中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农产品关税减让难度最大。通过测算,第一,考察期内,中日韩3国平均最惠国税率明显下降,但中国水平依然较高。农产品关税水平显著高于非农产品,韩国最为显著。第二,中日韩3国双边关税等价贸易成本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中韩平均贸易成本最高,但下降幅度最显著,中日平均贸易成本最低,日韩贸易成本降幅最小。第三,贸易品替代弹性对3国贸易成本的变化幅度影响甚微。中韩之间的贸易成本下降前景最为明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鸣 杨颖梅 郭华
针对科技活动对不同生产部门发展促进作用差异性的测量难题,建立单因素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通过文献分析法界定科技支持效率的测算指标,并结合投入产出分析度量科技活动向其他生产部门的"完全"流动,最终测算出科技活动对中国主要生产部门总产出增长的支持效率。研究发现:中国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科技支持效率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石油、金融、建筑等规模化生产行业的科技支持效率明显较高,水、燃气供应等生活服务行业的科技支持效率则明显较低,但近10年来整体的科技支持效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娟
利用GVAR模型方法,通过投入产出表数据构造加权矩阵,将各产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反映产业间相互依赖的经济系统模型。实证分析中,采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对1985-2007年期间我国17个部门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之间的相互动态影响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表明:不同产业的调整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同;同一产业采取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不同。其中,农业适合通过更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相关产业适合通过更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传统制造产业适合通过引进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根据17个产业对
关键词:
产业调整 GVAR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欧盟碳泄漏的量化研究是全球减排责任分配的依据,是欧盟征收碳关税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实践自主贡献的重要指引。文中基于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5-2011年欧盟对中国碳泄漏的产业分布、总体规模;欧盟对世界主要国家碳泄漏流向以及中国各产业对欧盟碳泄漏的敏感程度。测度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碳泄漏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其中60%以上的碳泄漏分布在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其他非金属矿物、水路运输、化学制品及航空运输等5个产业。从世界13个主要经济体国家看,欧盟对中国的碳泄漏量占其对世界碳泄漏总量的比重下降最快:从1995年的20.12%下降到2011年的7.41%,排名从第2位下降到第6位。虽然碳泄漏率即敏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俊波 朱艳鑫
技术进步的测度是发展经济学长久以来持续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率尤其为经济学者所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已有的研究多以国家或者省区为尺度。本文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为基础,使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通过校准法测算了中国17行业的技术进步。测算结果表明:在17个行业中,采掘业的技术进步最快,达到了6.19%;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金融保险业,农林牧副渔业的技术进步率也在4%以上;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制造业,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达到了3%...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投入产出 校准法 生产函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少军
价值链作为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的微观机制,已使经济全球化和增长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利用来自投入产出表的新方法,测度了广东省和江苏省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水平。结果表明,粤苏两省切入全球价值链的倾向高于切入国内价值链的倾向,而对其它省份关联效应较大的行业基本上是中间品行业,且具有自然资源密集的特征。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之间的互动关系,则关系到我国产业升级的前景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红键
采用量化空间分析方法,利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表,考察中国省际贸易成本特征。研究发现:省际贸易成本的来源可以分为地理壁垒、制度壁垒和结构壁垒;2012—2017年,中国省际贸易成本明显提高,与各地自给率的提高以及本地服务贸易比重提高紧密相关;地理距离与省际贸易成本显著相关,区间地形也会对省际贸易成本产生显著影响;省际贸易成本的非对称性体现在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异质性方面,这一异质性包含各地不同的经济结构特征、制度壁垒特征等;部分省份较高的自给率体现了较低的参与国内分工的水平,从而制约国内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针对3个维度的贸易壁垒,积极提高流通效率、打破地方分割、促进分工合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昆 廖涵
本文通过将FDI垂直溢出进行分解,并考虑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变化,检验了中国FDI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存在线性水平溢出,但不排除非线性的可能性;不存在倒U形的技术溢出特征,外企通过购买国内投入而产生的后向溢出是最重要的技术溢出渠道,且对产出的影响成非线性,而外企通过购买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后向溢出则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外企通过提供中间进口而产生的前向溢出是否存在并不确定,由线性溢出回归可知外企通过提供国内投入而产生的前向溢出为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海英 张纯洪
我国省际卫生经济投入产出的Malmqust生产率指数在绝大多数地区呈现平均上升趋势。我国卫生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增长较快的省份,其生产率增长源泉几乎都来自于技术进步的变化,与此同时,相对于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省际卫生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未获得相应改善。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各省区的相对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而从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看,除了西部几个省份以外,2002~2007年间全国各省区卫生经济投入产出的技术进步效应都非常显著。相对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解结果表明,西部各省区的卫生经济投入产出并未出现拥挤状态,此时的规模无效应该是卫生资源投入不足所导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冠军
我国要通过增强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内部产业关联关系。文章利用2012—2020年四期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产业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关联的拓扑网络分析等方法,全方位分析了各产业在经济内循环中承担的角色。研究发现:对经济内循环起到核心作用的产业主要有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化学产品和纺织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产业具有典型的产业自循环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毕超 李继峰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迄今最新的投入产出模型(2007),根据不同税种的特点采用四种测算方法,测算出我国除所得税外各种税收转嫁到最终需求上的税收负担,同时得出分行业的最终需求税负水平和结构。我国最终需求中,投资的税收负担明显超过消费和出口,近年来投资的快速增长客观上促进了同期税收的快速增长。我国当前最终税收负担的行业差异较大且不合理,难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并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服务等行业税收负担较重。积极推进"营改增"改革,减轻这些行业企业税负,将有效降低居民的税收负担,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吕鹰飞 邹蕴
金融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各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金融业与各产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强,其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各产业的生产成本。采用价格波及效应模型,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动态分析我国金融业价格变化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波及效应及其发展趋势的结果表明:金融业价格调整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是逐渐增强的,但仍然具有较大区间的低位势稳定平台,我国金融业总体上正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关键词:
价格波及效应 价格稳定平台 金融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俊峰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贯彻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产业载体和重要支撑。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201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从产业关联视角分析我国环保业的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关联以及对国民经济的波及效应,并为加快环保业发展提供了建议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