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5)
2023(7959)
2022(6904)
2021(6690)
2020(5703)
2019(13263)
2018(12803)
2017(25090)
2016(12795)
2015(14157)
2014(13692)
2013(13267)
2012(11883)
2011(10192)
2010(9621)
2009(8325)
2008(7678)
2007(6219)
2006(4948)
2005(3926)
作者
(31268)
(26323)
(26255)
(24901)
(16771)
(12575)
(12018)
(10358)
(10075)
(8992)
(8929)
(8830)
(8212)
(7983)
(7915)
(7866)
(7765)
(7586)
(7555)
(7372)
(6263)
(6199)
(6084)
(6074)
(5997)
(5885)
(5650)
(5396)
(5212)
(5070)
学科
(51856)
经济(51798)
(39609)
管理(37568)
(30371)
企业(30371)
方法(29161)
数学(26932)
数学方法(26605)
(16865)
(16432)
(14623)
贸易(14620)
(14427)
中国(12882)
(12008)
农业(11805)
业经(10274)
(9731)
财务(9698)
财务管理(9670)
(9176)
企业财务(9145)
技术(9055)
地方(8861)
(8390)
银行(8387)
(8228)
出口(8226)
出口贸易(8226)
机构
大学(166206)
学院(166073)
(75950)
经济(74846)
管理(72340)
理学(64161)
理学院(63637)
管理学(62686)
管理学院(62367)
研究(47274)
中国(37694)
(34711)
(31724)
财经(28455)
(26263)
科学(25745)
经济学(24896)
中心(24284)
业大(23048)
经济学院(22903)
(22363)
(22086)
财经大学(21745)
(20081)
经济管理(20044)
商学(19497)
商学院(19348)
(18869)
师范(18683)
北京(18557)
基金
项目(123972)
科学(100805)
基金(94543)
研究(91847)
(80905)
国家(80264)
科学基金(71828)
社会(62359)
社会科(59459)
社会科学(59447)
基金项目(50532)
(47107)
自然(45834)
自然科(44868)
自然科学(44860)
自然科学基金(44065)
教育(42918)
(39260)
资助(37994)
编号(35788)
(29127)
重点(27288)
国家社会(27127)
(26919)
成果(26621)
教育部(26166)
(26114)
人文(25775)
创新(25187)
(24534)
期刊
(69023)
经济(69023)
研究(44604)
(27711)
中国(25581)
管理(25087)
科学(20892)
学报(20814)
(19223)
大学(17777)
学学(17029)
技术(15929)
(15637)
金融(15637)
财经(13818)
农业(12835)
教育(12372)
(11851)
经济研究(11738)
业经(11579)
问题(10288)
(9665)
技术经济(8487)
统计(8394)
理论(8133)
财会(7904)
国际(7701)
(7568)
实践(7370)
(7370)
共检索到224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蕾,雷森,秦德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伟  和夏冰  王媛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我国第一、二产业中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间接消耗,研究我国各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分析结果显示:①农业、基础工业、轻工业、高科技产业、其他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为736.66m3/万元、21.69m3/万元、9.20m3/万元、0.84m3/万元和0.48m3/万元,当考虑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网络,各个行业完全用水系数分别达到903.53m3/万元、87.77m3/万元、307.50m3/万元、53.47m3/万元和186.38m3/万元;②农业和基础工业是各行业完全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各行业完全用水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树梁  邓亚玲  刘文君  
本文从核电行业的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主营业务成本累计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累计值、资产总计累计值为投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值、利润总额累计值为产出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基于Super—DEA方法建立了核电行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wind数据库中2004~2014年核电行业投入产出指标累计值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不仅能够区分相对有效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得出最优决策方案,还能够在分析相对无效决策方案的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目标改进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超培  蔡光韦  唐旭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研究不同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十分必要,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稳定工作。在分析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就业的行业特征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各行业之间关联关系对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就业的影响,进而研究各行业对不同教育程度就业者的直接和间接吸纳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是吸纳高中及以下,特别是小学及以下学历就业者的最主要部门,对高等教育程度就业者的吸纳主要体现在间接吸纳路径;吸纳高等教育就业者的最主要的部门是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面对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政策制定部门需要采取相应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上升幅度在70%~90%左右;生产排放系数下调10%的减排效果为8.76%,下调15%带来的可能减排效果为13.14%。通过行业减排目标控制的减排政策效果不太显著,但随着政策目标的严格程度上升有所改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差异化行业减排对策的制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个行业中有24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宏波  熊爱宗  李宏兵  
本文比较了外包度主流计算方法的异同,在改进Feenstra和Hanson(1996,1999)FH指数的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三张投入产出表,分类计算了发包方视角下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水平。与本文19个工业行业和以往多数学者基于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加入2007年数据使得服务外包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态势,这表明不同的行业分类可能造成对真实外包水平的误判。虽然外包度计算受制于数据瓶颈难有大的突破,但对数据的合理处理,加之对现有方法的适当调整,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一步步接近真相。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陈幼明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区如何抓住机遇,获得快速发展,关键是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论述如何运用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确定地区主导产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娜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行业竞争力。运用WIOD数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并基于出口增加值计算中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基于出口额的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数量下降,行业分布状况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不同,传统方法夸大了行业的优势程度或劣势程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方  袁超文  
本文基于2012年我国135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营改增"后的税率变化对各行业的减税程度和不动产抵扣对各行业的减税效应。该文认为:从短期看,全面实施"营改增"对企业共减税约5000亿元人民币,并且"营改增"对不同行业的减税幅度是有差异的;从长期看,"营改增"的改革对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和产业分工的效果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光耀  张忠杰  
文章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利用投入产出分解模型,研究了29个行业和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各行业能耗绝对量、直接能耗系数和完全能耗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呈现递减的趋势。(2)从29个行业的合计值来看,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但是对部分行业则有可能内部效应最大,例如煤炭采选业等行业。(3)无论是总效应还是细分值,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内部效应最大,反馈效应次之,溢出效应最小,但是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的溢出效应最大,内部效应次之,反馈效应最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何永贵  
差异化的产业减排激励政策是中国低碳经济转型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本文对不同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1)国民经济中的高碳行业包括4个全过程型、15个传导型和6个表观高碳型。(2)在不同情景中的减排效应差异显著。强度减排方面,传导型行业降幅最大,其次是全过程型,最后是表观高碳型;绝对减排效果方面,全过程型高碳行业效果最优良,其次是表观高碳型,传导型的绝对减排效果最差。在行业减排激励政策制定中,选择重点扶持行业应重点关注其减排效果差异型特征。(3)减排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行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和潜力点。但短期内,减排技术进步的减排效应仍不足以抵消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的增长效应;随着技术进步幅度增强,最终将带动碳排放总量下降。中国减排政策制定和目标分解中,应注重长、短期激励政策的协同安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巧芝  闫庆友  何永贵  
差异化的产业减排激励政策是中国低碳经济转型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本文对不同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1)国民经济中的高碳行业包括4个全过程型、15个传导型和6个表观高碳型。(2)在不同情景中的减排效应差异显著。强度减排方面,传导型行业降幅最大,其次是全过程型,最后是表观高碳型;绝对减排效果方面,全过程型高碳行业效果最优良,其次是表观高碳型,传导型的绝对减排效果最差。在行业减排激励政策制定中,选择重点扶持行业应重点关注其减排效果差异型特征。(3)减排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行业低碳转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炎  杨翠红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提出了行业实际节能潜力和行业实际结构调整潜力两个概念,并将全国总节能目标按照各个不同的行业进行优化分解。同时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前后不同情景下,行业能源效率优化的结果。得到三点主要结论:(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下,行业可以制定更小的节能目标;(2)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减小,对产业结构长期良性调整有利;(3)节能潜力大的行业,对实现全国目标的贡献大,但能实现的节能目标不一定大,因此要给予政策扶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俊波  朱艳鑫  
技术进步的测度是发展经济学长久以来持续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率尤其为经济学者所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否可持续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技术进步,已有的研究多以国家或者省区为尺度。本文以中国1987-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为基础,使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通过校准法测算了中国17行业的技术进步。测算结果表明:在17个行业中,采掘业的技术进步最快,达到了6.19%;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金融保险业,农林牧副渔业的技术进步率也在4%以上;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制造业,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也达到了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