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91)
- 2023(20390)
- 2022(17253)
- 2021(15922)
- 2020(13312)
- 2019(30475)
- 2018(30153)
- 2017(58184)
- 2016(31349)
- 2015(34911)
- 2014(34677)
- 2013(34466)
- 2012(31813)
- 2011(28536)
- 2010(28625)
- 2009(26230)
- 2008(25808)
- 2007(22731)
- 2006(20060)
- 2005(17976)
- 学科
- 济(133401)
- 经济(133263)
- 业(105763)
- 管理(98312)
- 企(91306)
- 企业(91306)
- 方法(58123)
- 数学(47853)
- 数学方法(47256)
- 农(39714)
- 财(37677)
- 业经(36371)
- 中国(36174)
- 地方(30503)
- 农业(27585)
- 贸(26281)
- 贸易(26264)
- 学(25592)
- 易(25550)
- 制(25399)
- 务(25258)
- 财务(25176)
- 财务管理(25135)
- 企业财务(23847)
- 技术(23712)
- 理论(22601)
- 和(22419)
- 环境(20199)
- 银(19966)
- 银行(19921)
- 机构
- 学院(443234)
- 大学(440821)
- 济(180710)
- 管理(177834)
- 经济(176815)
- 理学(152946)
- 理学院(151279)
- 管理学(148734)
- 管理学院(147908)
- 研究(147578)
- 中国(113279)
- 京(94185)
- 科学(91092)
- 财(83341)
- 农(76367)
- 所(73923)
- 中心(68107)
- 江(67416)
- 研究所(66985)
- 业大(66739)
- 财经(66014)
- 经(60151)
- 农业(59510)
- 北京(59122)
- 范(57490)
- 师范(56934)
- 州(54385)
- 院(53895)
- 经济学(53822)
- 财经大学(48968)
- 基金
- 项目(300142)
- 科学(237062)
- 研究(219338)
- 基金(217973)
- 家(189687)
- 国家(188007)
- 科学基金(162725)
- 社会(139214)
- 社会科(131988)
- 社会科学(131954)
- 省(118647)
- 基金项目(115314)
- 自然(105916)
- 自然科(103517)
- 自然科学(103490)
- 自然科学基金(101638)
- 教育(100077)
- 划(98412)
- 资助(89689)
- 编号(89308)
- 成果(71208)
- 重点(66722)
- 发(66464)
- 部(65721)
- 创(63488)
- 课题(60951)
- 创新(58841)
- 科研(57389)
- 国家社会(57248)
- 教育部(56319)
- 期刊
- 济(202456)
- 经济(202456)
- 研究(129674)
- 中国(88124)
- 农(70144)
- 管理(68985)
- 学报(68353)
- 财(65723)
- 科学(63990)
- 大学(52546)
- 学学(49395)
- 农业(48622)
- 教育(47497)
- 技术(40984)
- 融(40357)
- 金融(40357)
- 业经(35475)
- 财经(32255)
- 经济研究(31354)
- 经(27741)
- 业(27262)
- 问题(26476)
- 图书(24598)
- 技术经济(23294)
- 科技(21118)
- 贸(20755)
- 现代(20748)
- 版(20384)
- 理论(20377)
- 商业(20252)
共检索到665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茜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划分基础上,结合山东省的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山东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其它部门的作用。结论表明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比较弱,其产业地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劳动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山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在增加。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贡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向阳
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大。北京、上海和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3个代表性地区。利用2007年三地投入产出表,通过整理分析,计算三地的主要产业直接与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及最终依赖度系数等指标,分析三地的主要产业结构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北京市已呈服务型经济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先于全国,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与物流业有显著优势,广东省物流业占主导地位;上海与广东经济结构外向型特征明显。京沪粤三地应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向内地及全国辐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博 韩增林
以大连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近5年来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情况,通过中间需求率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度系数衡量产业关联效应大小。结果表明:①大连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②目前除了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制约作用不大;③从演变趋势上分析,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受到的社会需求压力在增大;④大连市经济发展仍处于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而没有流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当中;⑤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引发的软投入是促进生产性...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大连市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关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张夏娜
根据投入产出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基于中间需求率先界定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再利用分配系数定量分析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界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邮政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其次将制造业分为资源型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四种类型来分别讨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最后得出目前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不足,制造业服务化程度较低。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 投入产出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建丰 刘俊威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参照比较OECD一些重要发达经济体的相关指标,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结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农业服务化总体水平很低,差距非常明显;我国农业服务化总体水平有走低趋势,2007年农业服务化程度明显低于2002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与OECD发达经济体的相应指标相比,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在农业中的投入差距更大。
关键词:
中国农业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嘉蓉梅 张华
能源强度反映了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能源利用效率的倒数。从理论上讲,能源强度的变动可以归因于技术效率变化和产业结构演变,但对二者作用的实证研究结果理论界并不完全一致。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四川省能源强度持续降低,那么,技术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如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利用四川省的相关统计数据,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别验证了技术效率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四川省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贡献率,结论是技术进步对近十多年来四川省能源强度的下降起显著正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则起负效应,但负效应随四川省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呈逐步下降态势。
关键词:
能源强度 技术效率 结构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楠
本文以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重点从区域和时间维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的联系,得出相关结论,并对如何发展农业物流、农业信息科技、组织模式、农产品交易、农技推广和服务等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雷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是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忽略出口部分将会低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并基于WIOD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经典和加权关联效应系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融合程度和发展规模两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产业关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雷
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界定是实证研究中的一个难题。文章对投入—产出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忽略出口部分将会低估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并基于WIOD数据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经典和加权关联效应系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融合程度和发展规模两个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产业关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国达 周蕾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发展现状进行测算,并借助垂直专业化贸易份额这一指标评估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同时通过对美国、韩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行横向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生产性服务发展较快,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中间投入率还较低;我国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的中间服务占比较高,而具备较高技术知识的其他服务业提供的中间服务比重较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其中服务贸易中的生产性服务投入还是偏低;我国绝大多数服务行业还未融入全球价值链中,服务行业参与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的水平较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段泽文
采用投入产出表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生产性服务的特性出发,深入研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三大产业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的服务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最少,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相差不多,但在部门之间有差别;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明显大于对第三产业的完全消耗,说明服务业产出离不开制造业产品的供给;对服务业整体而言,反映后向联系的影响力系数和反映前向联系的感应度系数均较小,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或受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均不明显。由此,我国应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增强其产业关联度,以此促进新常态下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亚军 干春晖 郑若谷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中,该方法在深入探讨两者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可以考察产业的内生增长情况。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大于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这在制造业部门表现尤为明显,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而言,其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同样不容忽视;第二,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生产性服务业强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发展不无关系,相反,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不太明显;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分部门来看,内生增长效应方面,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楚明钦
本文以1997、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别对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比重、增加值率、装备制造业中生产性服务投入程度、生产性服务业被装备制造业需求的程度、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总体还很低,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在下降,而装备制造业比重在上升,但增加值率在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物质性投入并大幅上升,生产性服务投入严重不足并大幅度下降;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很低,但是对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间需求增长很快,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中间需求率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前向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莉芳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根据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资料剖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历程,对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特点,并就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制造业较差的现状,提出结合行业特性和经济发展模式,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契合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臧霄鹏 林秀梅
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应用中间需求率划分出生产性服务业的8个细分行业,将200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重新调整为14部门的新表,计算了14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利用这些指标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较弱,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关联程度相对较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砖四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与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外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
全球化与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基于2002-2012年甘肃省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与结构——基于40个经济体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完全需求互动分析——国际投入产出视角的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研究——对苏、浙、沪投入产出表的动态比较
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从投入产出表看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