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9)
- 2023(10347)
- 2022(8793)
- 2021(8065)
- 2020(6582)
- 2019(15277)
- 2018(14734)
- 2017(29024)
- 2016(15005)
- 2015(16509)
- 2014(16084)
- 2013(15718)
- 2012(14168)
- 2011(12534)
- 2010(12122)
- 2009(10622)
- 2008(9970)
- 2007(8159)
- 2006(6742)
- 2005(5554)
- 学科
- 济(71192)
- 经济(71126)
- 管理(41761)
- 业(40181)
- 方法(33992)
- 企(33269)
- 企业(33269)
- 数学(30085)
- 数学方法(29727)
- 中国(18333)
- 农(16321)
- 财(16143)
- 贸(15596)
- 贸易(15594)
- 地方(15584)
- 易(15202)
- 业经(15062)
- 出(12185)
- 产业(11742)
- 技术(11409)
- 学(11260)
- 农业(10873)
- 理论(10553)
- 环境(10217)
- 和(9298)
- 务(9166)
- 财务(9134)
- 财务管理(9112)
- 制(9057)
- 企业财务(8647)
- 机构
- 大学(207322)
- 学院(207181)
- 济(94097)
- 经济(92439)
- 管理(86583)
- 理学(76790)
- 理学院(75983)
- 管理学(74811)
- 管理学院(74418)
- 研究(63481)
- 中国(45686)
- 京(41718)
- 财(39733)
- 科学(36557)
- 财经(33330)
- 经济学(31024)
- 经(30610)
- 中心(30078)
- 经济学院(28320)
- 业大(27988)
- 江(27810)
- 所(27688)
- 范(26394)
- 师范(26187)
- 农(25745)
- 研究所(25449)
- 财经大学(25241)
- 北京(24674)
- 院(24150)
- 经济管理(23550)
- 基金
- 项目(152653)
- 科学(124548)
- 基金(115625)
- 研究(111730)
- 家(99303)
- 国家(98599)
- 科学基金(88152)
- 社会(76308)
- 社会科(72887)
- 社会科学(72874)
- 基金项目(62403)
- 省(58385)
- 自然(56246)
- 自然科(55040)
- 自然科学(55031)
- 自然科学基金(54034)
- 教育(50646)
- 划(48892)
- 资助(45461)
- 编号(42960)
- 部(34465)
- 重点(34013)
- 发(33746)
- 国家社会(33089)
- 创(32914)
- 成果(31558)
- 创新(30809)
- 教育部(30606)
- 人文(30359)
- 科研(29182)
共检索到27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吉涛 赵晖 陆军 李铭 蔺雪芹
在对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感应系数和影响系数,构建度量两两城市之间产业联系强度的指数,通过强度大小确定城市群内部产业联系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即空间结构。根据该指数大小,认为在同一城市群范围内,该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差异程度与城市群的发育程度以及节点的空间配置关系耦合度较高,表现出较强的自组织性;根据主要联系方向和次要方向在不同节点的配置关系,确立了网络密集型、结构分散型、聚核居中型和聚核偏离型4种空间结构类型。基于空间发展战略和规划导向,分析了产业空间联系结构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开发时序以及不同城市群在不同时期的开发方向与重点等。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及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培培 朱小川 王伟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增长的关键在于明确沿江城市群内部城市间产业联系对其经济产出的影响。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会加强其间的知识溢出并分享超额利润,从而影响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分析城市群内部城市间产业联系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机制,构建理论模型。针对传统引力模型的不足,采用行业间投入产出引力模型(IIG模型)估算了200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群的产业联系,通过产业联系修正人力资本的有效性。采用非参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以传统引力模型估算产业联系时,无法验证产业联系对经济产出影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培培 朱小川 王伟
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增长的关键在于明确沿江城市群内部城市间产业联系对其经济产出的影响。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会加强其间的知识溢出并分享超额利润,从而影响城市群的经济产出。分析城市群内部城市间产业联系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机制,构建理论模型。针对传统引力模型的不足,采用行业间投入产出引力模型(IIG模型)估算了200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群的产业联系,通过产业联系修正人力资本的有效性。采用非参数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以传统引力模型估算产业联系时,无法验证产业联系对经济产出影响的正面作用,而使用IIG模型估算产业联系时则能验证,即验证了理论模型,也说明了IIG模型对引力模型改进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庆民 王海燕 欧阳俊
随着产业集群、人口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城市群逐渐形成,城市群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也成为影响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社会问题。目前,城市群的资金投入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投入产出中的环境变量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城市群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等问题是我们亟需认知的。基于这些思考,以我国十大城市群环境污染与资金投入的统计数据为实例,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运用DEA模型的计算软件,基于传统的DEA模型、相似SFA模型和调整后的DEA模型三个步骤进行了探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我国十大城市群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十大城市群在环境投资与污染治理效率方面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里文 袁晓玲 邓敏慧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关系密切,城市良好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文章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2010年文化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剔除环境因素因素后,十大城市群投入产出数值都低于调整前的效率水平;十大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数值在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差距较大;影响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关键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与省域研究结果相反;十大城市群投入产出调整后全部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现阶段亟需由粗放发展方式向内涵型、集约化发展转型。
关键词:
十大城市群 文化产业 DEA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素萍 葛明 林玲
基于2002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应用前、后向加权完全联系指标研究了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对其它地区的供给推动作用和需求拉动作用,应用空间联系指数分析了各区域间经济联系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间前、后向经济联系随时间演进不断增强,京津、中部、西北、西南、北部沿海等五大区域对其它地区具有较强的需求拉动作用,而西北、中部、西南和南部沿海的供给推动作用高于平均水平;两两区域间经济联系差别很大,三大沿海与其它区域的联系相对密切,京津与中部地区居中,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区域相对独立。因此,促进中国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仍需要坚持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邹琳
从投入产出效率视角,构建研发资源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中的CRS、VRS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测度了长三角城市群研发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变化趋势以及空间分异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验证DEA计算的结果,二者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研发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总体较低,但呈上升趋势:2000、2005、2010以及2012年长三角城市群研发资源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591、0.622、0.669和0.784,均不足最优效率的80%;江苏研发资源投入产出效率显著高于上海和浙江;长三角城市群研发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分异程度逐渐缩小,但空间格局变化较大;长三角城市群研发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各类效率变动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较为显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牛强 陈倩倩 黄经南 刘学军
城市群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中,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会受到抑制,为了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总结非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律,并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论文以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中处于非中心地位的河北省11个主要城市作为样本,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这些城市的经济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长时序的回顾性分析,包括投入产出有效的城市数量变化和空间分布差异,投入冗余的要素类型、数量和空间分布,造成投入产出无效和冗余的原因和重要历史事件,以及非中心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成韦 赵炳新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本文运用国家2005、2010和2015年投入产出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金融集聚背景下的城市关联网络,借用社会网络方法测度城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2005-2015,金融集聚城市关联格局逐渐由部分省会城市构成的"轴辐"式布局向东、中部城市"全域"式网络布局发展;少数关键城市发挥着以最短路径承载金融要素在城市间流通的中介作用,且多数城市倾向与核心城市进行直接金融要素交流,逐渐减少对中介城市的依赖;大多数城市的金融辐射力较小、围绕少数关键城市形成相对紧密的关联网络,且城市对网络的影响力逐步拉大;逐步形成"分界线"轴带、东部沿海轴带和长江经济带轴带;城市组团格局在金融集聚进程中趋于均衡化和泛化、且子群内部自组织性和强度均在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嘉铖 安虎森
随着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分工不断深化,产业链关联成为地区稳定发展的保障,产业在地区间的聚集力和分散力大小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将资源禀赋引入与中间投入品有关的模型,对投入产出、资源禀赋与产业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中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静态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产业链关联的增强,地区产业的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所带来的投入产出联系的增强能够有效降低本地企业的生产成本。资源禀赋水平较高的地区,产业聚集力大于分散力。由于本地区资源禀赋水平较高,企业生产所需生产要素更多是从本地区获得,降低了生产成本。产业链关联与资源禀赋协同效应同样使得产业的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自然层面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促使地区产业的聚集力大于分散力,运输成本的下降加速了区域间的要素转移。制度层面贸易自由度的降低促使地区产业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制度成本的提高限制了商品或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存在产业链关联并且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度的降低使得产业聚集力大于分散力。为进一步提升地区经济韧性、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应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强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基于本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加强投入产出联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金山 陈志伟
主导产业群,一个经济时代的标志,其变迁是一个产业结构变革的过程。主导产业是产业发展能力的证明,也对其它产业发展能力产生影响。以广东省为例研究其主导产业的变迁历程,基于1997年、2002年、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广东省各产业发展能力。提出产业调整过程中应该注重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效益,发挥金融行业的主动服务功能;培养新兴产业,实现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自主提供能力;同时,加快技术投入实现产研结合使传统制造业竞争力得以加快提升,形成广东省主导产业的新生力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
产业发展能力 主导产业 变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饶健 李培详
基于中国2017年、美国1997年、2007年、2017年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新基建”产业不同部门的经济效应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基建”制造产业前向关联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美国“新基建”制造产业长期支持着制造业的发展,更倾向于终端消费性产业,并向最终初级品型产业转变。中国“新基建”制造产业产品中间属性极强,属于“双高”的中间制品型产业,可作为主导产业,但其产品主要分配给自身;中美“新基建”服务产业关联均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美国“新基建”服务产业与信息知识密集型产业关联较强,属于中间初级品型产业,中国“新基建”服务产业对传统制造业依赖更大,属于最终初级品型产品。根据研究结论,从产业、政策引导、内部融合、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基建 产业关联 投入产出分析 比较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春腊 刘卫东 陆大道 唐志鹏
基于区域关联的视角,构建了省域生态补偿框架。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在2010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对中国省域间产业的土地资源占用量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农林牧渔业大多属于被占用型产业,农业的发展应得到补偿;2工业属于占用型产业,应付出一定的生态资源补偿费;3建筑业在消费、投资情境下,属于占用型产业;在出口情境下,省域差异较大;4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在消费和投资情境下,大多为占用型产业;而在出口情境下,省域差异较大;5批发零售业大多为占用型产业,应该承担生态补偿的责任;6其他服务业在消费情景下,大多为占用型产业;而出口和投资情景下,则大多为被占用型产业。最后,从加强产业生态补偿的立法、完善产业生态补偿的税收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萍 王勇
本文基于中国省区间比较和国际比较的双重视角,应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产业关联系数,全面分析了中国金融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发现,中国及各省区金融业产业关联链长;东部地区金融业的关联效应最大,东北地区金融业的关联效应最小;中国金融业对各行业的总影响正在不断变大;中国金融业关联作用较大产业主要为物质资本型和流通服务部门,而发达国家则主要为服务业部门。最后,文章从产业关联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金融业 关联效应 投入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