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3)
2023(11910)
2022(10219)
2021(9333)
2020(7952)
2019(18134)
2018(17856)
2017(34294)
2016(18013)
2015(20209)
2014(19711)
2013(19528)
2012(17983)
2011(16015)
2010(15677)
2009(14080)
2008(13076)
2007(10803)
2006(9364)
2005(7974)
作者
(47980)
(40418)
(40105)
(38410)
(25876)
(19327)
(18286)
(15638)
(15544)
(14163)
(13714)
(13653)
(12721)
(12513)
(12299)
(12040)
(11840)
(11578)
(11533)
(11477)
(9852)
(9584)
(9537)
(9491)
(9237)
(9133)
(8587)
(8335)
(7937)
(7783)
学科
(96309)
经济(96236)
管理(50129)
(44765)
方法(38376)
(35482)
企业(35482)
数学(34984)
数学方法(34564)
地方(24397)
(21404)
(19613)
中国(19405)
业经(17583)
(17412)
贸易(17406)
(16911)
(15522)
农业(14753)
地方经济(14240)
环境(13079)
(12588)
(12124)
技术(11230)
(11216)
(11012)
财务(10977)
财务管理(10950)
(10228)
金融(10226)
机构
学院(247147)
大学(246263)
(114853)
经济(112844)
管理(97987)
理学(85413)
理学院(84468)
管理学(82932)
管理学院(82454)
研究(80851)
中国(60914)
(49380)
(49120)
科学(46785)
财经(39756)
中心(38660)
(38030)
经济学(37153)
(36334)
(36172)
(35207)
研究所(34472)
业大(34337)
经济学院(33417)
(31455)
师范(31197)
(29997)
北京(29706)
财经大学(29474)
(27951)
基金
项目(173461)
科学(138468)
基金(128234)
研究(127979)
(109989)
国家(109133)
科学基金(95846)
社会(84863)
社会科(80595)
社会科学(80575)
(68768)
基金项目(68403)
自然(60821)
自然科(59364)
自然科学(59352)
教育(58284)
自然科学基金(58241)
(55729)
资助(52057)
编号(50265)
(38856)
重点(38555)
成果(38464)
(38458)
(36168)
国家社会(35872)
教育部(34182)
创新(33971)
课题(33920)
人文(33814)
期刊
(124580)
经济(124580)
研究(72841)
中国(43221)
(38611)
管理(35508)
学报(32923)
科学(31938)
(30868)
大学(26863)
学学(25462)
技术(24052)
农业(21433)
经济研究(20904)
(19845)
金融(19845)
财经(19838)
教育(19131)
业经(18523)
(17183)
问题(16741)
统计(14235)
技术经济(14155)
(13992)
资源(12990)
(12597)
国际(11455)
决策(11423)
世界(11385)
(11206)
共检索到361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宁思雨  黄晶  汪志强  王慧敏  
洪涝灾害对产业系统造成的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经济损失也有间接经济损失,而间接经济损失远远高于直接经济损失,研究间接经济损失对灾害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2016年湖北省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计算不同洪涝淹没水深下的产业部门间接经济损失。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淹没水深增加,不同产业部门受洪涝灾害冲击引起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相应增加。②大部分产业部门由于产业关联关系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高于直接经济损失;当淹没水深较小时,一些资产较密集的产业部门受洪涝灾害冲击较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于间接经济损失。③全社会总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呈非线性关系,且间接经济损失随着直接经济损失增加而增加;当淹没水深大于2.093 m时,间接经济损失约是直接经济损失的1.15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  李宁  吴吉东  刘雪琴  解伟  
重大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的时间长短与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大小直接相关,因而影响灾害造成的总损失。因此评估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后制定减灾政策的重要内容。投入产出模型是灾害经济影响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状况和救灾政策,以月为时间间隔,模拟了1998年湖南省经济在洪涝灾害后的恢复情况,并用建筑业灾后恢复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涝灾害中湖南省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78.46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39%。不同部门灾后恢复模拟结果有利于制定减灾战略、优化救灾和重建资源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经济系统的冲击。尽管该模拟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投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玲  邱志德  
对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界定,认为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由产业关联损失与资源关联损失所构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存量-流量机理、产业关联机理和空间维度传导机理分析城市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机理。基于间接经济损失机理,分别提出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关联分析、城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和资源关联分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最后,利用城市产业部门关联分析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以北京7·21暴雨洪涝灾害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在7·21暴雨洪涝灾害中,农业部门的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43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鑫  邵薇薇  刘家宏  蒋云钟  邵蕊  王开博  
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进行洪涝灾害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研究存在多以静态评估为主、缺少高分辨率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空间分布数据、产业关联损失评估对象较为单一等问题,该文模拟了设计暴雨情景下的城市洪涝过程,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兴趣点数据(POI)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得到了高分辨率的GDP空间分布数据。在Python环境下利用Arcpy库将城市洪涝演进过程与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拓扑叠加,获取了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发展过程,再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量化了由于产业间关联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和珠海市交界处的前山河流域为研究区,对50a一遇设计暴雨情景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动态评估,并量化了相应的产业关联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在不同行业的发展规律存在差异,积水量与积水深度最大的时刻并不一定是经济损失最大的时刻,间接经济损失在洪涝灾害损失中所占比例约为47%,部分行业间接经济损失甚至超过了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研究可以丰富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方法,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署和灾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吉中会  李宁  吴吉东  刘雪琴  
选择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1995—2009年4—9月降水量、降水量的距平百分率、最高水位值以及对应年份的年末耕地面积、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人口密度、产值密度8类指标作为自变量,损失率为因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分类与回归树模型逐级提取出了造成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口、7月降水量、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9月降水量以及人口密度。同时确定了影响阈值,当农作物受灾面积不超过56.8×103hm2,且受灾人口少于158.2万人时,预测损失级别为1,属于微灾;而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81.1×103hm2,7月降水量少于343 mm,6月降水距平百分率大于94.5%时,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先富  郝丹丹  韩平  房莉  吕军  
洪涝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与经济集聚,洪涝灾害的损失日益严重。提出了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流程,建立基于网格数据的洪涝灾害损失估算模型,厘定各类资产的损失率。以空间网格为计算单元,在2003年洪水监测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2003年巢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总淹没面积2 125.04km2,水田淹没面积最大,为1 719.24km2,洪涝灾害损失总值为194 828万元,无为、合肥、庐江县等洪涝灾害损失较大,舒城和肥西县损失较小。通过验证,该模型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静  侯双双  姜会飞  霍治国  潘学标  毛飞  肖静  廖树华  卢志光  
为准确和定量的评估洪涝灾害对棉花造成的风险,减少洪涝灾害对湖北省棉花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以湖北省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和生育期资料,对湖北省洪涝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洪涝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序列相关性显著。洪涝指数的计算过程涉及多个参数,运算过程复杂,而降水距平百分率和降水标准化计算相对容易,且数据容易获得,所以定义降水距平百分率或降水标准化作为划分洪涝致灾的指标。以此指标将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数值化,得到因洪涝导致减产的风险值分别为:襄樊10.5%,麻城16.1%,荆州4.2%。麻城棉花风险值最大,需要做好洪涝的防范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艳冰  向林  刘高峰  
快速准确的预测洪涝灾害各项损失是开展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而预测技术和方法则是洪涝灾害损失预测的核心与关键。从灾害风险构成因素和数据易获取性2方面构建了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分别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应急能力4个方面选取了13项损失评估输入指标,提出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的洪涝灾害损失预测方法,并应用于重庆市洪灾受灾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的预测。实例表明,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对上文提到的3种损失情况预测结果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0.99、0.1、12.67,拟合精度分别达到99.85%、99.97%、96.1%,相较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更具优越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希林  赵源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吉东  李宁  温玉婷  胡爱军  崔维佳  张鹏  
灾害的损失受灾前经济发展水平、灾种差异、灾后恢复重建策略、灾害管理水平和灾害保险体系完善程度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加上基础数据精度、获取难度和校验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而已有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存在不足:首先,评估对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时空维界定模糊;其次,评估模型假设太多往往偏离灾后实际经济状况;最后,模型对灾害扰动的动态影响机制考虑不足,往往忽视灾后经济系统的弹性和部门生产容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应注意灾害对经济影响的动态机理,结合不同灾害类型对经济影响的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合理设置相关参数,使模型更切合实际,从而更合理有效的评估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丽媛  杨文通  
[目的] 为了提高农村地区洪涝灾害科学应对水平,减轻农业损失,构建了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析评估指标的灵敏度,制定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方法]结合山东潍坊市2018年的气象、地理和社会经济资料,构建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WGA算子分析指标的灵敏度,并得到潍坊市风险评估值,借助GIS绘制潍坊市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图,以此为基础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结果](1)地形高程差和河网密度的指标灵敏度最大,最大日降水量次之,暴雨频率、汛期降水量、地均农业GDP、卫生机构数量的指标灵敏程度低。(2)潍坊市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从西往东逐渐减弱;孕灾环境敏感度最强的是潍坊西部和南部的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潍坊市的承灾体易损性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逐级递减的现象;防灾减灾能力较弱的地区位于潍坊市的中部。(3)潍坊市综合风险总体态势是从西南到东北逐级递减。(4)应对致灾危险,提高气象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适当调整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应对孕灾敏感,兴修水利工程,发展林业;应对承灾易损,注重抗涝作物的栽培,加强对农业的自救;增强防灾能力,推行相应的保险协议,科普相关的防灾减灾知识,从而减少洪涝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结论]通过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可掌握潍坊市各地区的风险等级,因地制宜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游  王绍强  葛全胜  周蕾  
2010年夏季江西省发生多轮洪涝灾害,灾情十分严重。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以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与防洪能力4个角度出发,选取降水、地形、水系、人口、经济、生态及圩堤等10个评价要素指标,采用90 m分辨率DEM、1960~2005年84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量、2003~2008年江西洪涝灾情数据、2009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200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以1 km单元格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数模型,对江西省重大洪涝灾害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成功应用于区域尺度,研究区洪灾风险分布呈现以江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德运  张露丹  吴祈  郭海湘  柯小玲  吕新彪  
近年来,城市洪涝事件频发,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客观、准确的风险评估对于提升城市洪涝灾害防控水平至关重要,以宜昌市2020年6月末遭受的洪涝灾害为例进行城市洪涝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估。首先,基于RS遥感技术利用哨兵二号雷达影像提取和对比灾前、灾后水体形成淹没区范围并通过随机采样获取淹没点数据;然后,从致涝、孕涝、承涝和恢复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各指标贡献率并依据排序结果优化指标体系;最后,使用XGBoost模型对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赋权并对宜昌市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在宜昌市洪涝灾害影响因素中,地形地貌及河流分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气象因素;(2)高风险地区的范围与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渔洋河等主要河系的分布关系十分密切,对于以上主要河系的水位线监测应保持高度敏感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3)低风险、较低风险和中风险地区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71.8%,但只包含8%的淹没点;而高风险地区仅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7.32%,但却包含81.33%的淹没点,表明高风险区域内洪涝灾害事件集中;(4)使用小尺度历史灾害事件对评估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72%的验证点落在高风险及较高风险区,高达92%的验证点落在中高风险区。上述验证结果显示了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其评估结果与宜昌市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解决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难以精细化、定量化评估的部分问题并为城市洪涝风险管理、防灾减灾和区域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兰芳  邹君  刘湘南  
自然灾害灾情是灾害系统的脆弱性和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同一致灾强度下 ,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 ,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衡阳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也是洪涝灾害较重地区之一。灾害损失与衡阳市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密切相关 ,这种脆弱性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分析了汛期降水和暴雨、植被和土壤、水利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洪涝灾害脆弱性形成中的作用。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 ,运用数学模型和有关优化分析方法 ,对衡阳市农业洪涝灾害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 ,得出结论 :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朝辉  王克林  熊鹰  许联芳  杨勋林  
自然灾害灾情受到灾害系统脆弱性和致灾因子风险性的共同作用,而脆弱性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同一致灾强度下,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降低灾害脆弱性可减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灾害脆弱性的研究对防灾抗灾具有重要的意义。洪涝灾害是湖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根据长时间序列的气象资料和经济统计数据,选取7项指标,应用数学模型来综合评估湖南省洪涝灾害的脆弱性,揭示洪涝灾害脆弱性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这种分异规律与实际洪涝灾害情况具有一致性,说明本研究对该区防洪抗涝决策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