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7)
- 2023(12809)
- 2022(10852)
- 2021(10280)
- 2020(8832)
- 2019(20780)
- 2018(20380)
- 2017(38607)
- 2016(20669)
- 2015(23748)
- 2014(23509)
- 2013(23426)
- 2012(21542)
- 2011(19413)
- 2010(18985)
- 2009(17727)
- 2008(17550)
- 2007(15191)
- 2006(12612)
- 2005(11255)
- 学科
- 济(89842)
- 经济(89757)
- 管理(58457)
- 业(56182)
- 方法(46011)
- 企(45743)
- 企业(45743)
- 数学(41576)
- 数学方法(41092)
- 中国(24526)
- 财(24522)
- 农(22654)
- 贸(21773)
- 贸易(21767)
- 易(21352)
- 业经(17227)
- 学(17085)
- 制(15147)
- 务(15010)
- 财务(14966)
- 财务管理(14929)
- 农业(14827)
- 地方(14093)
- 企业财务(14077)
- 出(13862)
- 和(12995)
- 技术(12747)
- 银(12730)
- 环境(12708)
- 银行(12691)
- 机构
- 大学(300155)
- 学院(297373)
- 济(130756)
- 经济(128536)
- 管理(116025)
- 理学(100997)
- 研究(100144)
- 理学院(99924)
- 管理学(98251)
- 管理学院(97689)
- 中国(76636)
- 京(62565)
- 科学(59971)
- 财(57840)
- 所(49569)
- 农(48619)
- 财经(47177)
- 中心(46446)
- 研究所(45376)
- 业大(43979)
- 经(43149)
- 经济学(42046)
- 江(41480)
- 北京(39179)
- 农业(38560)
- 经济学院(38165)
- 范(36976)
- 师范(36599)
- 院(36135)
- 财经大学(35292)
- 基金
- 项目(203829)
- 科学(161183)
- 基金(151724)
- 研究(146411)
- 家(132867)
- 国家(131862)
- 科学基金(113122)
- 社会(95317)
- 社会科(90537)
- 社会科学(90514)
- 基金项目(79721)
- 省(76596)
- 自然(73287)
- 自然科(71633)
- 自然科学(71611)
- 自然科学基金(70364)
- 教育(67604)
- 划(65606)
- 资助(63100)
- 编号(57210)
- 部(46900)
- 重点(45980)
- 成果(45696)
- 发(43174)
- 创(42444)
- 国家社会(40969)
- 教育部(40443)
- 科研(40093)
- 创新(39839)
- 大学(38883)
共检索到424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昭阳 孟猛
基于Hummels等(2001)的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2009)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和联合国COMTRADE贸易数据库测算了1993年至2008年中国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中的国外价值自1993年以后明显上升,来自其他国家其中主要是东亚地区的中间产品,通过融入中国的生产体系将其价值体现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并在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占据了相当的地位。在中国各行业的出口中,高技术制造行业出口比重迅速上升,但其出口中国外价值含量较高;低技术制造业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但出口中国外价值含量较少,出口价值基本都由本国创造。
关键词:
国内价值 制造业 出口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玉焕 刘月
使用投入产出法,利用1999-2008年中国海关货物出口商品分类数据,研究和测算了中国出口商品中的隐含碳。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是隐含碳的出口大国,出口贸易是中国CO2排放量逐年增长的重要原因。1999-2008年,我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由1999年的3.8亿t上升至2008年的11.9亿t,在此期间,中国CO2年排放量的12%-24%是因生产满足国际市场消费的产品而产生的。中国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主要集中在5大类行业,分别为:纺织业及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医药制造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及专用机械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5大类行业的出口产品中的隐含碳在中国出口产品的隐含碳总量中...
关键词:
中国 出口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培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不少学者通过不同的实证方法证明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随着贸易的发展不断提高。但是通过投入产出法的分析,计算中国出口品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从投入要素和生产过程来考察并未出现明显的提高迹象。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外部贸易磨擦的日益增多,中国应加快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关键词:
动态比较优势 投入产出 资本劳动价值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宏
进入21世纪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成为中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并带来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此次增长的动力源认识不清。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的来源,发现推动中国贸易增长的是出口中非本国要素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并认为在这种新型分工模式下,传统的贸易紧缩政策的效力有限,而且还发现目前的中国出口产业高度依赖非本国要素,从而可能给中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必须将发展中国外贸产业的自生能力作为贸易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出口增长 本国含量 投入产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研究目标:中国OFDI能否及如何提升出口技术含量。研究方法:从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三个方面提出分析框架,采用WIOD数据测算中国对84个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及其三元边际,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和三种特定机制的存在性。研究发现:OFDI的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中国出口技术含量;OFDI对中间品出口技术含量的促进作用较为突出;不同动机OFDI对出口技术含量具有差异化影响。研究创新:提出并验证OFDI影响出口技术含量的机制框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方法准确测算出口技术含量及其三元边际。研究价值:分析OFDI对母国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及机制,为提升中国出口技术水平提出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敏杰 梁泳梅 李钢
本文以企业污染治理成本作为政府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变量,以行业价格水平的变化衡量各行业国际竞争力受影响的程度,利用加入污染治理支付成本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①2007年污染治理成本使制造业贸易部门的价格提高的幅度在4%之内;②从变化趋势来看,尽管排污费征收标准自2003年以后更加严格,但各部门价格受影响的程度仅增加0.5%左右;③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对各行业价格水平的影响有限,价格提高幅度不超过2%。这些发现表明,环境管制尽管对中国贸易部门的价格水平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认为环境规制会降低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纪录
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总量、行业和贸易伙伴等层面对我国2002—2009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动态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约有12%—18%的碳排放由出口贸易引致,且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隐含的碳排放也持续增加。其中,加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出口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2002和2007年我国最大的出口碳排放受益国。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出口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伟 和夏冰 王媛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我国第一、二产业中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间接消耗,研究我国各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分析结果显示:①农业、基础工业、轻工业、高科技产业、其他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为736.66m3/万元、21.69m3/万元、9.20m3/万元、0.84m3/万元和0.48m3/万元,当考虑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网络,各个行业完全用水系数分别达到903.53m3/万元、87.77m3/万元、307.50m3/万元、53.47m3/万元和186.38m3/万元;②农业和基础工业是各行业完全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各行业完全用水量...
关键词:
水资源 投入产出法 用水系数 间接拉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盈之 金乃丽
文章首先比较分析了三次产业划分法和波拉特四次产业划分法下的中国就业结构状况,之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其他产业正由弱变强。并据此提出了一些通过信息化改善中国就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化 就业结构 投入产出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秀梅 唐乐
在金砖国家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一国出口的贸易价值进行分解,并对模型中所包含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价值含量进行测算与比较,结果显示:中国与印度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含量较低,以低技术制造业为主,面临"价值链地位固化"的风险;巴西与俄罗斯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含量较高,但主要集中在初级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贸易利益获取的可持续性较弱。金砖国家之间提供的贸易价值含量较少,内部出口贸易价值的互利性不强;金砖国家高端产业出口中的国内价值含量较低,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价值含量较高。因此,金砖国家应努力改善自身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价值链地位,构建利益共享的价值链体系,相互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小娟 赵倩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6~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情况,并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计算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时分离出进口中间产品碳排放和国内实际碳排放,同时研究了2007年制造业各部门的出口碳排放情况,最后基于各项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碳减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出口碳排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晓莺 甘梅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就FDI对我国十类工业行业就业的诱发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综合就业效应来看,引进资金密集型产业的FDI与扩大就业不是矛盾的,同样,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FDI并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最优决策,相反可能会使得外资企业资本、技术优势的外溢作用得不到充分利用,进而不能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必须结合行业特性引进FDI。
关键词:
FDI 就业 诱发效应 投入产出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