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7)
- 2023(13971)
- 2022(11443)
- 2021(10428)
- 2020(8792)
- 2019(20137)
- 2018(19866)
- 2017(38878)
- 2016(20583)
- 2015(22888)
- 2014(22358)
- 2013(22029)
- 2012(19687)
- 2011(17195)
- 2010(17133)
- 2009(15336)
- 2008(14800)
- 2007(12934)
- 2006(10875)
- 2005(9491)
- 学科
- 济(92190)
- 经济(92099)
- 业(87301)
- 企(78797)
- 企业(78797)
- 管理(76153)
- 方法(47040)
- 数学(38950)
- 数学方法(38330)
- 财(29288)
- 业经(28601)
- 农(28228)
- 务(21140)
- 财务(21087)
- 财务管理(21061)
- 农业(20107)
- 企业财务(19915)
- 中国(19886)
- 贸(19019)
- 贸易(19011)
- 技术(18968)
- 易(18622)
- 环境(16578)
- 划(16557)
- 理论(16550)
- 和(16500)
- 制(15622)
- 策(14580)
- 地方(14146)
- 出(13095)
- 机构
- 学院(289994)
- 大学(282509)
- 济(126033)
- 管理(124404)
- 经济(123985)
- 理学(108785)
- 理学院(107872)
- 管理学(106053)
- 管理学院(105536)
- 研究(82557)
- 中国(65468)
- 财(56736)
- 京(56534)
- 科学(48318)
- 财经(46257)
- 农(44858)
- 经(42349)
- 江(42034)
- 业大(41720)
- 中心(39837)
- 经济学(38838)
- 所(38423)
- 经济学院(35509)
- 农业(35205)
- 研究所(34819)
- 财经大学(34509)
- 商学(34462)
- 商学院(34161)
- 经济管理(34159)
- 北京(34012)
- 基金
- 项目(201534)
- 科学(162955)
- 基金(150743)
- 研究(147460)
- 家(129643)
- 国家(128564)
- 科学基金(114943)
- 社会(97359)
- 社会科(92762)
- 社会科学(92740)
- 省(79826)
- 基金项目(79805)
- 自然(74974)
- 自然科(73434)
- 自然科学(73420)
- 自然科学基金(72133)
- 教育(68199)
- 划(65306)
- 资助(61569)
- 编号(58080)
- 创(45493)
- 部(45089)
- 重点(44552)
- 发(43232)
- 成果(42792)
- 创新(41813)
- 国家社会(41176)
- 业(41148)
- 教育部(39660)
- 人文(39504)
- 期刊
- 济(130795)
- 经济(130795)
- 研究(76692)
- 管理(49801)
- 中国(47419)
- 财(46984)
- 农(40823)
- 科学(37811)
- 学报(36587)
- 技术(30116)
- 大学(29999)
- 学学(28819)
- 农业(28615)
- 业经(24090)
- 教育(22779)
- 财经(22654)
- 融(22645)
- 金融(22645)
- 经济研究(20871)
- 经(19592)
- 业(17961)
- 技术经济(17568)
- 问题(17412)
- 统计(16043)
- 策(15306)
- 财会(14652)
- 商业(14402)
- 贸(14355)
- 现代(14196)
- 决策(13272)
共检索到405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连 华欢欢 王世伟
文章利用STIRPAT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提出直接碳排放效应和间接碳排放效应用来测算综合碳排放效应。通过行业的碳排放量和行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分析测算出直接碳排放系数,再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完全消耗系数乘以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两者相加得到综合碳排放效应,此种方法成功的回避了投入产出表编制量少及以往研究中缺少对二氧化碳吸收方面的弊端。并且通过2004—2012年碳排放量和人均产业增加值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得出实证结论:2005年、2007年及2012年中由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的作用使得建筑业人均产业增加值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就会综合引起碳排放量变化了21.29、25.80及25.69百分点;建筑业间接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较大;并且农林牧渔业消减了总效应的30.57%、8.19%和9.4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勤 彭希哲 吴开亚
论文建立测算与分析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的投入产出模型,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对中国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2—2005年,我国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从33 876×104t C增长至67 940×104t C,增幅达1.0倍;其人均值从289.1 kg C增长至519.6 kg C,增幅为79.7%。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增幅远小于消费价值量增幅;居民消费碳排放占我国能源消费排放总量的比重波动下降。在排放结构方面,农业、食品类消费品的排放比重大幅下降,居住、交通、信息等服务性消费的排放大幅上升。居民消费品载能碳排放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人均排放的城乡比从2.4增至4.0;在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世界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问题。低碳发展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在对天津市历史碳排放情况进行测算与分析,剥离出影响区域碳排放水平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参考"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与低碳示范试点城市建设目标,建立了"经济—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充分考虑中间产品使用导致的隐性二氧化碳排放,对未来区域碳排放做出多情景科学预测,为探索合理的碳排放测算分析方法,推进国家低碳示范试点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低碳 投入产出 预测 天津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秋瑾 赵萍
现有的对人力资本的测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其结果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应用。文章提出了基于已经建立的中国人口投入产出模型,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分别测算出各个时期的人均单位成本和收益,再用人口投入产出前瞻价格模型和后传价格模型,来测算之前的成本收益和未来收益,加总就是其人力资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盈之 胡永舜
通过计算我国2007年制造业部门的碳排放量情况,对比了我国制造业部门各行业的直接碳排放及由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将由最终需求引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直接效应、反馈效应、溢出效应、自给效应以及自溢效应。研究发现,在直接排放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类化石能源消耗较大产业的碳排放量最大,而由最终需求引致的总排放中,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类高技术产业的排放量最大;同时,分解研究发现,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溢出效应最大,主要对象是能源产业以及服务业。
关键词:
碳排放 制造业 间接排放 投入产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丽萍 刘明浩
随着中国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碳排放测算与分析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本文对1997—2014年间中国物流业的直接能源消耗碳排放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前者大大低估了物流业的碳排放水平,2000年以来间接碳排放对物流业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直接能耗碳排放,2014年直接能耗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不足40%。进一步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对物流业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最大,总贡献率为36.16%;其次,服务业经济发展带动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增加,总贡献率为5.21%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王琳佳 仲凤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7-2011年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分别测算了广东省整体和部门层面的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大于进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差额1997年为0.20亿吨、2011年为0.36亿吨,说明广东省处于隐含碳的净出口状态;另外,隐含碳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部门。广东省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碳产品的出口,扩大"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合光 潘启龙 谢思娜
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细分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对2007年中美农业的中间投入、完全投入、中间需求、感应度以及影响力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农业发展阶段不同,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产业关联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比较关联效应,本文得到如下重要启示:促进中国农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大力发展涉农服务业,促进涉农产业融合;三要促进涉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中美农业 产业关联 I-O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尧云珍 周伟 洪林凤
本文使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出建筑业征收营业税导致的重复征税规模巨大,建议应尽快将其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并重点分析了建筑业改征增值税的困难,通过测算提出建筑业增值税的税率设计,以及破解建筑业实行增值税难题的若干办法,以期为增值税扩围及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增值税 建筑业 投入产业表 税收征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纪录
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总量、行业和贸易伙伴等层面对我国2002—2009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动态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约有12%—18%的碳排放由出口贸易引致,且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隐含的碳排放也持续增加。其中,加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出口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2002和2007年我国最大的出口碳排放受益国。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出口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娟 陈鸣
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是调整能源消费与贸易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对中国与欧盟直接进出口以及中国从欧盟进口加工再出口商品的隐含碳总量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指数分解法(LMDI)对影响中国出口欧盟隐含碳总量的出口规模、出口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消耗效率以及生产技术五类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95—2011年的数据测算表明,中国对欧贸易的进出口隐含碳总量跨期增幅明显,且出口远高于进口。在效应方面,能源结构、出口规模要素与隐含碳排放呈稳定的正相关,生产技术要素与之呈稳定的负相关。大幅提高生产技术,优化贸易、能源消费结构是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世进
碳排放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贸易中隐含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测算是研究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关键问题。本文从隐含碳的角度来分析江苏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探讨了江苏应该如何在全球化中更好地平衡能源环境压力与发展利益的问题,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苏隐含碳出口变化趋势、进口变化趋势、净出口变化趋势、总能量流动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的隐含碳进出口呈波动状态,在综合考虑隐含碳和进出口能源产品的情况下,隐含碳进口量无论用本身能耗系数计算还是用进口来源国国内单位GDP能耗计算,都是能量净流入地区。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韬 彭水军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韬 彭水军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侧和消费侧能耗分别增加了81.7%和81.3%,且发达经济体消费引致的新兴经济体隐含能源和碳排放远大于后者消费引致的前者隐含能源和碳排放;(3)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都远高于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水平都较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朝 周宵宵 张欢 朱于珂
基于投入产出和再分配模型,本文对1997-2012年中国居民电力、汽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效应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第一,研究时间区间内,居民三种能源消费的间接回弹值均在10%以内,其中居民电力消费的间接回弹值最大;第二,不同的分配情景下,居民能源消费间接回弹效应在能源类型和城乡间均存在差异。政府应重点关注居民电力消费,引导居民转变消费方式来降低回弹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