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2)
- 2023(15409)
- 2022(13329)
- 2021(12773)
- 2020(10500)
- 2019(24463)
- 2018(24183)
- 2017(46135)
- 2016(25201)
- 2015(28899)
- 2014(28928)
- 2013(27735)
- 2012(25286)
- 2011(22374)
- 2010(22287)
- 2009(19485)
- 2008(18750)
- 2007(16379)
- 2006(13911)
- 2005(11289)
- 学科
- 济(94659)
- 经济(94468)
- 管理(70073)
- 业(63602)
- 企(54191)
- 企业(54191)
- 方法(48386)
- 数学(41628)
- 数学方法(40891)
- 中国(26002)
- 农(25656)
- 财(23149)
- 业经(21928)
- 理论(21205)
- 学(19972)
- 地方(19511)
- 和(16975)
- 农业(16949)
- 技术(16268)
- 教学(15268)
- 教育(15195)
- 务(14846)
- 制(14832)
- 环境(14807)
- 贸(14770)
- 财务(14760)
- 贸易(14760)
- 财务管理(14732)
- 易(14313)
- 企业财务(13949)
- 机构
- 学院(341826)
- 大学(337293)
- 管理(135604)
- 济(126002)
- 经济(123068)
- 理学(118726)
- 理学院(117417)
- 管理学(114798)
- 管理学院(114187)
- 研究(105386)
- 中国(75753)
- 京(70899)
- 科学(67088)
- 财(56896)
- 业大(50823)
- 农(50669)
- 所(50593)
- 中心(49366)
- 江(49235)
- 范(47725)
- 师范(47265)
- 财经(46422)
- 研究所(46379)
- 北京(44200)
- 经(42359)
- 技术(42196)
- 州(40647)
- 农业(39368)
- 院(39006)
- 师范大学(37877)
- 基金
- 项目(242018)
- 科学(190441)
- 研究(181159)
- 基金(172498)
- 家(148816)
- 国家(147490)
- 科学基金(128186)
- 社会(111332)
- 社会科(104714)
- 社会科学(104683)
- 省(97193)
- 基金项目(91732)
- 教育(88298)
- 自然(83778)
- 自然科(81857)
- 自然科学(81840)
- 划(81035)
- 自然科学基金(80298)
- 编号(76801)
- 资助(71138)
- 成果(61363)
- 重点(54227)
- 课题(53578)
- 部(53187)
- 创(50616)
- 发(50577)
- 创新(46919)
- 项目编号(46872)
- 大学(46415)
- 教育部(46265)
- 期刊
- 济(131053)
- 经济(131053)
- 研究(95074)
- 中国(67575)
- 教育(55891)
- 学报(52241)
- 管理(49169)
- 科学(47442)
- 农(45371)
- 财(43201)
- 大学(40899)
- 学学(37764)
- 技术(37284)
- 农业(32089)
- 融(22426)
- 金融(22426)
- 业经(22251)
- 财经(21829)
- 图书(20737)
- 经济研究(20468)
- 职业(18635)
- 经(18605)
- 问题(16784)
- 科技(16268)
- 业(16042)
- 技术经济(15883)
- 版(15777)
- 理论(15560)
- 统计(15169)
- 坛(14958)
共检索到481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山立 邓志远
技能型社会建设对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内涵的深化与办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首先,需要厘清其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即促进技能形成的基本教学形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手段与服务技能供需平衡的前沿阵地。其次,需明确其目标方向,即实现完整职业人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适应力提升现实需求、构建技能文化生成教学生态。研究发现,实践教学评价与育人目标契合性较弱、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跨界交流不足、实践教学设计对职业精神培育关照不足,为此从突出教学评价能力本位功能、健全跨学科综合教学机制、实现技能与职业精神双向同行方面提出行动路径。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教学革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康贤 林丽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丰彩君
构建技能型社会是我国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战略,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构建的重要实施单元,具有缓解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技能文化培育与传播、促进劳动者终身技能成长等应然功能。然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差、技能培训的供给偏弱、技能文化效能的效应不强、劳动力终身技能培养不足等问题阻碍了高职院校融入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为此,高职院校应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契机调整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以激发内生动力为切入点提升培训供给能力,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推进技能文化氛围的形成与传播,以模式创新优化终身技能培训的供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旦
技能型社会建设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定位包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满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数据挖掘,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现状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结构错位,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推动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以助推技能型社会建设,包括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理念,增强教师教学发展内生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持续改进;以融合发展为手段,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新时代技能文化研究为依托,夯实教师教学发展学理支撑。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院校教师 教学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文 陈忠根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被赋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面临思想与文化的桎梏、实践与政策的局限、主体与要素的缺失等问题。高职院校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在发展目标中寻找共同点、在发展路径中寻找契合点、在发展重点中寻找融合点。其内生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体现本质性的技能供给力、突出类型化的跨界融合力和增强适应性的质量保障力。其需要的有效服务机制包括多元协同、市场响应、职能再建和主体优先四种,从而凝聚内外合力,提升供给效能,强化育训一体,凸显终极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志艳 陈新文
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需要对技能型社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能力进行分析后才能回答。结合对技能型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能力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在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中的可能作为就是链接现实与未来。在综合考虑现实社会需要和教育终极追求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重点致力于在三个领域有所作为:一是多维目标下的技能供给;二是大职教观下的技能服务;三是数字化转型下的技能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丽丹
随着建设技能型社会这一理念和战略的提出,以及“大智移云物”在各领域的应用与深度融合,产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技能型社会背景下专业教学资源库转型升级应遵循的原则,并从优化资源库建设内容顶层设计、拓展资源库服务应用功能、创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了教学资源库升级转型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资源库能够更好地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教育 专业教学资源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力敏 宫婷婷 祁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将工匠精神明确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专业建设共同构建出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与体系,并基于这个工匠精神的培育环境与体系,在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帮助学生体悟、认同与传承工匠精神,最终实现技能型人才"德技并修"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技能型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华林 苏宝莉
文章分析了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理论、原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及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及校企联合方式确定实践课程体系开发的路径及内容,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最后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制度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迎春 白颖 陆冬梅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呈现出高素养、优结构、深合作的特质,具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凸显职业教育全民性、扩大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价值优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合作水平有待强化和师资结构亟待优化的问题。为实现以评促建,立足全面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以所在学校2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参考,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AHP层次法测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团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成果”“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治理水平”“团队结构优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环境”的结论。据此,提出三方面实施建议:推进评价体系配套机制改革,强化专业教师团体综合素养;打造多方联动评价系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治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模式,巩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成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文章认为,以实践性、互动性和延伸性为宗旨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保障机制等环节入手构建科学体系,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内化"到"外化"的转换,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元宝
技能型社会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对现代社会价值理念和发展特征的一种理论描述。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职业带"中具有应用型特征的完整人才序列。构建技能型社会的教育支持体系应从职业教育、应用型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具体路径包括探索基于"上下贯通"的职业教育层次衔接机制、基于"左右融通"的普职衔接机制、基于"前后一体"的终身教育衔接机制、基于"内外协同"的校企合作育人衔接机制。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教育支持体系 应用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晓聪 曾绍玮
职业教育是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供给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职业教育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教业融合和营造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从机制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打造中高本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校内外协同的社会服务机制,为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供给保障。从实践层面来看,职业教育要以提质培优、增强社会适应性为发展目标,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及开发多元化教育资源为路径,为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型社会 价值 机制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玉桓 李晶
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项目、全时段、全员参与的"教学、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生产性创业",是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基于"生产性创业"要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采取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在创业教育实践中,依托创业实训基地设置中餐、西餐、中西面点三个门店,通过组建创业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运营实战、项目总结等环节,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创业能力提供了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