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4)
2023(15459)
2022(12487)
2021(11531)
2020(9740)
2019(22165)
2018(21939)
2017(41173)
2016(22284)
2015(25250)
2014(25120)
2013(23946)
2012(21622)
2011(19161)
2010(19008)
2009(17018)
2008(16421)
2007(14640)
2006(12661)
2005(10791)
作者
(61425)
(51382)
(51134)
(48600)
(32471)
(24372)
(23247)
(20089)
(19626)
(18237)
(17516)
(17418)
(16629)
(16139)
(15935)
(15735)
(15283)
(15108)
(14817)
(14726)
(12825)
(12688)
(12566)
(11943)
(11631)
(11414)
(11381)
(11231)
(10422)
(10271)
学科
(89188)
经济(89010)
管理(64018)
(59144)
(49853)
企业(49853)
方法(40797)
数学(34633)
数学方法(33999)
中国(27107)
(25367)
业经(21245)
(20804)
理论(18949)
技术(18944)
地方(18306)
(17479)
农业(16621)
(16074)
(14558)
(13397)
贸易(13389)
(13000)
教育(12816)
(12749)
环境(12608)
(12567)
银行(12533)
(12388)
金融(12381)
机构
学院(301204)
大学(300669)
(117847)
管理(115796)
经济(115322)
理学(100085)
研究(99981)
理学院(99027)
管理学(96697)
管理学院(96137)
中国(73185)
(63606)
科学(61306)
(53787)
(49906)
(48597)
中心(46668)
(46280)
业大(45735)
研究所(44212)
财经(42654)
(41514)
师范(41031)
北京(39264)
(38950)
农业(38848)
(37036)
技术(36959)
(36264)
经济学(36049)
基金
项目(210905)
科学(167128)
研究(156454)
基金(151537)
(132293)
国家(131216)
科学基金(113506)
社会(99455)
社会科(93501)
社会科学(93473)
(84872)
基金项目(79233)
教育(75411)
自然(72579)
自然科(70991)
自然科学(70974)
(70919)
自然科学基金(69654)
编号(64088)
资助(61401)
成果(51795)
重点(48150)
(46283)
课题(45745)
(45254)
(45149)
创新(42096)
国家社会(41164)
科研(40221)
教育部(40121)
期刊
(126902)
经济(126902)
研究(86293)
中国(68922)
学报(48524)
教育(46614)
(45950)
管理(44845)
科学(43735)
(42364)
大学(38097)
学学(35292)
技术(33914)
农业(31494)
(22889)
金融(22889)
业经(21107)
财经(21049)
经济研究(20401)
(18210)
(17052)
问题(16675)
图书(16525)
技术经济(15860)
科技(15593)
职业(15341)
统计(15291)
(15127)
(14257)
(14252)
共检索到450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花树洋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育阶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李梦卿  
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技精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重要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当前职业教育亟须突破在育人理念、产教融合、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困局。面向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应以“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中“技能提升”“技能强企”“技能激励”等行动为导向,遵循能力为重、管理先行、校企共进的实践原则,以提质培优为主线,以激励机制为依托,以双向交流为关键,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布局,构建多元共治育人新格局,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丽明  黄士安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办学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要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体现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设计和规律性培养,体现工作设计的"一体化"和人才培养的"进阶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生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文章提出了学制设计一体化,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一体化,岗、课、赛、证一体化,建立数字化个人技能成长档案,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的“中高本”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分类中的两个不同类型,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属于介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其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培养高技能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依靠正在逐步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层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该获取的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要勤  
文章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切入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企业、学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发现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日语人才过程中存在校企方在合作中的定位缺乏明确性、缺乏互动交流的平台、缺乏激励合作的机制以及合作制度不健全、监督评价体制尚不完善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学校发挥服务功能,办出专业特色;企业发挥引领功能,参与教学评价;校企建立联动合作信息平台,促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实现共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启光  韦瑛  魏玲玲  
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跨域、跨界协同培养研究具有较强的适切性。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对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而言,规制性要素是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为规制性要素与文化-认知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守约是其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制度固化及价值间距是致其弱化乃至消退的两大主因。在建立和发展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制度运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外部政策支持系统和配套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在共识基础上进行共治,方可优化其结构,为其提供更为充足的合法性,以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胜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明确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精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亟需提上日程。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关系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有利于适配“工业4.0”人力资源需求变革的需要,使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有标准可依。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需要立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着眼“工业4.0”技术知识建构,并致力于职业性和教育性的有机耦合。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科学规范研制和修订;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度,激活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主体动力;衔接职业技能等级与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落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海燕  吉文林  沈璐  刘俊栋  
畜牧业的新变革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合理供给。运用问卷调查、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畜牧业类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状况和现实困境。在探寻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内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政策支持,营造校企共育社会环境;加大专业共建,构建与畜牧产业链衔接专业群;发挥联盟优势,校企共推畜牧业类人才培养改革;完善评估机制,健全畜牧业类专业评价体系等具体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职业技术大学是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的主体力量,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作为黄炎培先生创建的百年名校,同时又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自2012年起,依托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深入贯彻复合性(即掌握多项技术技能)、精深性(即精通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技能)、创新性(即适应和推动技术变革)人才培养理念,全面开展了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永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向产业高端升级。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主动对接国家需求,面向“两个高端”,针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形成了“三性一体化”高层次技术技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技术精、技能强、上手快、后劲足”、有潜力成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卓越人才。成果获得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其敏  王光明  刘竟成  
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强化职业训练为手段、产学合作为保障。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监控主体单一、监控对象片面、监控内容失衡、监控方式僵化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两个主体、两条主线、两个结合"的构建思路,从监控组织、监控内容、监控方式、自我评估机制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出了努力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朱倩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企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能够打通产教融合育人“最后一公里”。以首批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目前虽形成了企业内生人才培养、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四种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但仍存在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待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育人体系待完善等问题。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进一步发挥企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优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