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3901)
2022(11666)
2021(10710)
2020(8928)
2019(20078)
2018(19744)
2017(37444)
2016(19611)
2015(21797)
2014(21024)
2013(20350)
2012(18929)
2011(16956)
2010(16750)
2009(14799)
2008(14104)
2007(12299)
2006(10672)
2005(9246)
作者
(52717)
(44174)
(43839)
(41482)
(28189)
(20992)
(19784)
(17189)
(16813)
(15543)
(14951)
(14918)
(14051)
(13704)
(13686)
(13303)
(13094)
(12641)
(12625)
(12586)
(10840)
(10668)
(10551)
(10181)
(9953)
(9799)
(9633)
(9599)
(8771)
(8737)
学科
(85986)
经济(85921)
(60163)
管理(59417)
(49032)
企业(49032)
方法(34317)
数学(29880)
数学方法(29500)
中国(25715)
(23586)
技术(23011)
地方(22456)
业经(20323)
(18389)
农业(16564)
(14591)
贸易(14577)
技术管理(14482)
(14107)
(14100)
银行(14084)
(14057)
(14011)
(13781)
金融(13780)
(13620)
环境(13118)
理论(12946)
(12597)
机构
学院(266319)
大学(262492)
(114013)
经济(111873)
管理(107610)
理学(92754)
理学院(91813)
管理学(90359)
管理学院(89838)
研究(88982)
中国(67709)
(54839)
科学(51958)
(49793)
(42352)
中心(42125)
(40065)
(39899)
财经(39508)
研究所(38286)
业大(37167)
(36113)
(35320)
师范(34978)
经济学(34638)
北京(34288)
(32930)
(32145)
经济学院(31185)
农业(30657)
基金
项目(183940)
科学(147997)
研究(138321)
基金(133466)
(115211)
国家(114206)
科学基金(100448)
社会(90207)
社会科(85738)
社会科学(85722)
(74124)
基金项目(70990)
教育(64077)
自然(63135)
自然科(61805)
自然科学(61794)
(61266)
自然科学基金(60706)
编号(55281)
资助(52752)
(44720)
(44101)
成果(42801)
重点(41324)
(40536)
创新(40383)
课题(38651)
国家社会(37684)
发展(36110)
(35511)
期刊
(125958)
经济(125958)
研究(78943)
中国(57216)
管理(43358)
(37874)
(36652)
科学(36203)
学报(35143)
教育(33378)
技术(28990)
大学(28392)
学学(26667)
(25832)
金融(25832)
农业(25752)
业经(22185)
经济研究(20581)
财经(19174)
(16640)
问题(16093)
技术经济(15542)
科技(15517)
(14348)
(12565)
论坛(12565)
商业(12505)
现代(12031)
(12030)
(11878)
共检索到400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用心  万辅彬  万锋锋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反思技术创新与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过程中,借鉴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观。但是随着技术创新模式变化和新的资源配置手段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缺陷凸显,只有将创新的集成模式和技术预见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手段结合起来,建立基于技术预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高  温宗国  杜斌  
本文研究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从方法学、科学技术观的角度分析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在技术创新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是制订和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应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提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应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还探讨了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应从战略视角把握关键技术选择,进一步指出在技术预见的基础上促进面向可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本文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功能及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驱动机制 ,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海勇  谭劲松  
本文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其相对性和绝对性,而技术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指出了技术创新在我国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晔枫  郭霞  
伴随对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许多与之直接相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比如,技术创新与"总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冲突问题;技术进步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和性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有助于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之浚  
加强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对提高综合国力竞争、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分析了我国技术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技术创新及其实现产业化的政策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力勇  
根据新的创新分类方法,中国企业的创新分布呈现出在外围创新领域表现活跃,在核心创新领域的能力积累较慢,在系统创新领域缺乏显著作为的特征,从产品结构与竞争策略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一分布特征与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结构特点和竞争策略的选择有关。虽然中国企业在外围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竞争绩效,但相对于系统创新,外围创新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维持时间较短,而源于系统创新的竞争优势则持续时间较长,系统创新是企业内在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应在系统创新领域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育红  张志勇  
传统技术创新以熊彼特理论为基础,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生态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度增大条件下,能够满足人类生态需求,减少生产与消费边际外部费用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落实为行动,传统技术创新亟需向生态技术创新转化。从理论上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实践中科学制定政策,从而引导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付勇  
本文通过探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物质基础、途径模式、基本经营形式和产业属性,以及技术创新在其中的重要性,从而深入分析和揭示了技术创新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庆国,张玉新,侯世昌,胡鞍钢  
本文在分析传统技术创新整合思路的基础上,探讨面向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 STI)的促进功能构建和协调功能构建。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 STI的概念和四重价值实现,并探讨 STI与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系统( ESN)的互动关系及其推动 ESN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燕波涛  
为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煤炭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本文选取经济体排放二氧化硫(SO2)总量作为环境规制指标,采用与"煤"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指标,选取煤炭消费数量作为煤炭产业发展指标。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对我国2000~2016年相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环境规制是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二者呈"U型"曲线,环境规制短期和长期有力于煤炭产业发展,中期具有抑制作用,因此需平衡产业规制强度;技术创新对煤炭产业发展短期提振效果显著,但技术创新短期内很难突破环境规制制约煤炭产业发展助推技术创新与环境规制发展。同时提出,环境规制管控要适度;技术创新从量变向质变转变;打造产业链"减排"措施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这种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带动整个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显著跃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庆国  徐玉高  侯世昌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整体的发展观,是指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ESN) 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协调发展过程。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STI) 与ESN 协调发展关系及其作用与特征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