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3)
2023(15845)
2022(13109)
2021(12029)
2020(10227)
2019(22673)
2018(22488)
2017(43318)
2016(22844)
2015(25526)
2014(24478)
2013(24010)
2012(21331)
2011(18704)
2010(18744)
2009(17304)
2008(16963)
2007(15167)
2006(13042)
2005(11717)
作者
(60421)
(50729)
(50441)
(47797)
(32295)
(23889)
(22754)
(19564)
(19179)
(17895)
(17151)
(17118)
(15981)
(15866)
(15450)
(15379)
(15131)
(14675)
(14536)
(14506)
(12317)
(12131)
(12086)
(11654)
(11244)
(11224)
(11208)
(11174)
(9957)
(9885)
学科
(97822)
(94127)
经济(93992)
(88561)
企业(88561)
管理(87822)
方法(43010)
数学(34175)
数学方法(33746)
(32712)
业经(31345)
(30461)
技术(23932)
中国(23522)
(23444)
财务(23377)
财务管理(23341)
(22793)
企业财务(22137)
农业(21253)
理论(17911)
(16848)
(16816)
(16602)
(15993)
(15992)
贸易(15980)
(15581)
地方(15102)
(14892)
机构
学院(316984)
大学(310591)
(135827)
管理(133911)
经济(133376)
理学(115614)
理学院(114597)
管理学(113035)
管理学院(112406)
研究(93947)
中国(75202)
(65194)
(62995)
科学(52807)
财经(51349)
(48119)
(46736)
(46703)
中心(45254)
(43640)
业大(42976)
经济学(41088)
研究所(38879)
北京(38516)
财经大学(38016)
(37156)
经济学院(37099)
商学(36975)
商学院(36657)
农业(36147)
基金
项目(213059)
科学(172478)
研究(161050)
基金(157596)
(134273)
国家(133090)
科学基金(118905)
社会(106178)
社会科(100940)
社会科学(100921)
(84625)
基金项目(83279)
自然(75103)
教育(74183)
自然科(73498)
自然科学(73482)
自然科学基金(72248)
(68840)
编号(64383)
资助(62480)
(50438)
成果(49917)
(47878)
重点(46920)
创新(46284)
(45843)
(45496)
国家社会(44522)
课题(43559)
(43078)
期刊
(149892)
经济(149892)
研究(90522)
中国(62803)
管理(56646)
(55291)
(43720)
科学(40461)
学报(38690)
技术(34210)
大学(32332)
教育(31774)
学学(30784)
农业(30195)
(29209)
金融(29209)
业经(26883)
财经(25945)
经济研究(23228)
(22384)
问题(19232)
技术经济(19080)
(18503)
财会(16542)
科技(16209)
现代(15769)
商业(15109)
(14404)
会计(14281)
理论(14126)
共检索到468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保胜  
共同创造是技术创新模式从网络经济向传统制造业延伸过程中的一个新现象。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产业链和技术链上共同创造的可行性,从而也为装备制造业共同创造系统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马亚静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标志性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在阐述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提高我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万田  周晔馨  李进伟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旭升  岳文俊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自身状况、产业市场环境、技术提升行为以及创新成果产出4个维度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构建了产业组织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产业组织各要素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建华  
结合制备制造业的特点,就同一技术平台模式下的技术整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技术整合与技术平台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基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整合的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整合的几种具体模式,以期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红霞  刘遵峰  张春玲  宋博  
在低碳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特点,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了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其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本文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1997~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装备制造业创新生产活动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98~2010年装备制造业的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833;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变化呈现缓慢递增趋势,样本期间内共增长了0.127;装备制造业的总技术创新效率与规模效率皆获得了较大改进,但仍处于低效率水平;在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中,产权结构的改善以及企业规模的提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建中  赵伟峰  刘琳  
文章按照投入产出的结构从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传统C2R模型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总体向好的情形,总体来看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区域间系统运行效果有很大差距,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建中  赵伟峰  刘琳  
文章按照投入产出的结构从创新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传统C2R模型基础上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处于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总体向好的情形,总体来看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区域间系统运行效果有很大差距,发展不平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红梅  
创新是促进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装备制造业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础产业。因此,分析和评价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把DEA/AHP模型引入技术创新能力评价领域,结合依据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特点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评价,使装备制造业各行业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清晰的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创新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保能力5大模块共18个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遵峰  赵爽  张春玲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低碳经济的到来,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在对其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低碳经济下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