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5)
2023(13979)
2022(12212)
2021(11552)
2020(9702)
2019(22358)
2018(22189)
2017(43300)
2016(23140)
2015(26128)
2014(25984)
2013(25264)
2012(22947)
2011(20280)
2010(19962)
2009(17930)
2008(17225)
2007(14779)
2006(12644)
2005(10734)
作者
(64483)
(53400)
(52979)
(50509)
(33985)
(25588)
(24205)
(21134)
(20295)
(18869)
(18291)
(17802)
(16736)
(16491)
(16454)
(16147)
(16027)
(15976)
(15228)
(15210)
(13071)
(12933)
(12873)
(12276)
(11891)
(11775)
(11747)
(11668)
(10650)
(10489)
学科
(90573)
经济(90466)
管理(70227)
(67482)
(56694)
企业(56694)
方法(45070)
数学(39395)
数学方法(38792)
(24968)
(23550)
中国(22719)
业经(20509)
技术(19359)
(18683)
地方(17268)
农业(16893)
(16354)
贸易(16348)
(15896)
理论(15811)
(15584)
财务(15505)
财务管理(15469)
(15327)
企业财务(14622)
(14361)
环境(14331)
(12823)
(12590)
机构
大学(321197)
学院(320994)
管理(133071)
(126114)
经济(123338)
理学(116312)
理学院(115121)
管理学(113019)
管理学院(112439)
研究(100608)
中国(73979)
(67093)
科学(62928)
(56126)
(48698)
(48207)
业大(48147)
中心(47049)
财经(46070)
(44922)
研究所(44479)
(42337)
(42055)
师范(41974)
北京(41904)
农业(37518)
经济学(37384)
(37083)
(36975)
技术(34797)
基金
项目(228031)
科学(180287)
研究(168357)
基金(165780)
(143467)
国家(142285)
科学基金(123820)
社会(105650)
社会科(100155)
社会科学(100127)
(89295)
基金项目(88747)
自然(81067)
自然科(79212)
自然科学(79195)
教育(78074)
自然科学基金(77736)
(74722)
编号(69356)
资助(67929)
成果(54570)
重点(50533)
(50443)
(48103)
(47930)
课题(46659)
创新(44818)
教育部(43748)
科研(43655)
国家社会(43122)
期刊
(131482)
经济(131482)
研究(90863)
中国(54941)
学报(48172)
管理(47498)
科学(45347)
(43192)
(42749)
大学(37333)
教育(36808)
学学(35043)
技术(31555)
农业(30489)
(23567)
金融(23567)
业经(22868)
财经(21650)
经济研究(20515)
(18468)
问题(17425)
图书(17308)
技术经济(16869)
科技(16743)
理论(15896)
(14863)
实践(14636)
(14636)
(14291)
现代(14132)
共检索到449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立国  高越青  
本文结合"投资潮涌"理论,指出技术水平落后的基本国情与产能过剩屡禁不止的现状之间存在联系。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技术水平落后会影响市场的投资决策,引发和加剧重复建设,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在产能过剩的治理阶段,技术水平落后会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产品出口,主要表现在因为技术水平低下形成落后产能淘汰障碍和产品"走出去"障碍,两者都会减缓过剩产能释放的过程,形成大量闲置产能。基于此,笔者提出从技术进步视角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明月  郑亚莉  
提升供给质量是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的重要思路,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与28个行业数据分析了供给质量提升对产能过剩化解的影响,并基于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视角分析了上述影响的机制。主要结论有: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呈现区域普遍性与时间长期性特征;通过结构优化提高供给质量符合中国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因此能够有效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制造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使得资本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但也因此产生了"投资诱导效应",进而加剧产能过剩。因此在需求结构持续升级的当下,优化供给结构以促进供需实现新的均衡应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关键举措。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本文通过将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指数,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投资比重等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受生产侧与消费侧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中国工业总体产能过剩现象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技术偏向于资本,导致生产过程中偏爱资本投入,加速了投资对产能过剩的恶化程度,这在重工业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纠正生产过程的要素使用偏好,有利于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航  孙早  
近年来中国多个工业部门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增长模式遇到瓶颈,这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制性技术变迁有很大关系。一些部门过分依赖科技成果的跨国转移,技术进步过早偏向资本,又不得不适应当时劳动力相对充裕的禀赋结构,选择要素互补的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投入同时扩张,积累了巨大的工业产能。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固化的生产函数下资本难以替代相对昂贵的劳动力,致使大量冗余劳动力滞留于工业部门,并引发无序的产业转移,从而造成了当前的产能过剩。要使工业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关键在于促进劳动力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流动,并加快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让国内产业资本与国外资源充分结合,在新型开放战略下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国内外产业发展共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航  孙早  
近年来中国多个工业部门面临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增长模式遇到瓶颈,这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制性技术变迁有很大关系。一些部门过分依赖科技成果的跨国转移,技术进步过早偏向资本,又不得不适应当时劳动力相对充裕的禀赋结构,选择要素互补的生产函数,资本和劳动投入同时扩张,积累了巨大的工业产能。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固化的生产函数下资本难以替代相对昂贵的劳动力,致使大量冗余劳动力滞留于工业部门,并引发无序的产业转移,从而造成了当前的产能过剩。要使工业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关键在于促进劳动力向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流动,并加快国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付才辉  
对于投资潮涌与产能过剩现象,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本文提炼出一个具有发展经济学色彩的金融干预两难理论:如果政府不实施积极的金融干预,具有协调困难的市场就难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蕴含的技术进步机会;为了充分利用发展机会,政府会通过金融干预来放松市场主体的融资约束,而这为投资潮涌提供了通道;金融干预在导致产能过剩的同时,也促进了技术进步。因此,产能过剩与技术进步可分别视为政府金融干预的成本与收益,这实际上凸显了发展中国家通过金融政策来利用后发优势的两难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娜  童星  
文章以2005—2015年4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存货变动率来衡量企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情况,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确实对降低产能过剩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加速技术进步是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一条途径;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应将其固定资产扩张率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扩张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轶群  
本文使用协整法测度了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并通过面板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作用。研究显示:一是制造业中各类技术行业在近几年均呈现产能过剩趋势,且中技术行业的产能过剩较高、低技术行业更为严重。二是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技术进步推动中技术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最大,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次之,而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最弱。政府干预会改变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作用,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技术进步角度仍然适用。三是政府干预的作用路径符合平滑转移过程,政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轶群  
本文使用协整法测度了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程度,并通过面板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作用。研究显示:一是制造业中各类技术行业在近几年均呈现产能过剩趋势,且中技术行业的产能过剩较高、低技术行业更为严重。二是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技术进步推动中技术行业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最大,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次之,而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最弱。政府干预会改变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作用,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技术进步角度仍然适用。三是政府干预的作用路径符合平滑转移过程,政府干预超过门槛值后,技术进步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作用将不断弱化,并会逆向转化。此外,产能过剩也会随着经济周期发生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娜  童星  
文章以2005—2015年45家钢铁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存货变动率来衡量企业产能过剩的状况,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情况,实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与产能过剩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确实对降低产能过剩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加速技术进步是从根本上缓解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状况的一条途径;与此同时,各钢铁公司应将其固定资产扩张率与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扩张率和资产负债率对我国钢铁产业的产能过剩状况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春玲  耿传辉  
近些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如研发投入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等。因此,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促进其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义  黄海峰  
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它不仅是一种企业行为,也是一种政府行为。文章应用企业型地方政府理论来从机制上剖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GDP增长作为绩效考核的机制下使得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投资补贴造成了企业预算软约束,降低了市场进入门槛,致使大量企业涌入从而出现产能过剩。因此,需要改进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改革地方财政税收体制、加强监督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等进行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义  黄海峰  
文章运用博弈论与实物期权理论,研究不确定与竞争条件下企业投资策略行为与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产业产能过剩的微观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R&D投资内在动力,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造成低端产能重复建设;(2)为了阻止竞争对手进入,企业采取超产能投资策略助推了产能过剩。基于此,提出了从企业投资决策视角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广谋  周勤  胡汉辉  
本文讨论技术进步对产业过剩及价格震荡的影响,重点指出了在位厂商以建设新生产能力的方式吸收换代产品技术时会形成对新进入者有利的局面,产业因新进入者过众而形成过剩;研究了在这种背景下老产品的市场价格震荡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给出了我国产业系统中经常观察到的随着一代代新产品推出而加速过剩的现象以及价格战的一种成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进  徐盈之  
本文基于技术进步视角,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和PL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的碳锁定状况和碳解锁技术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95—2009年,我国的碳锁定形势得到了较大改善,大部分产业部门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层面实现了较大程度的碳解锁;增加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改善科技活动环境都会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进而实现我国的碳解锁,其中改善科技活动环境产生的碳解锁效应最大;虽然技术进步本身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碳解锁效应,但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耗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来间接地产生更大的碳解锁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