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47)
- 2023(19747)
- 2022(16923)
- 2021(15825)
- 2020(13114)
- 2019(30189)
- 2018(29866)
- 2017(56935)
- 2016(30733)
- 2015(34688)
- 2014(34476)
- 2013(33806)
- 2012(31582)
- 2011(28600)
- 2010(28651)
- 2009(25995)
- 2008(25230)
- 2007(22106)
- 2006(19543)
- 2005(17443)
- 学科
- 济(128021)
- 经济(127891)
- 管理(87104)
- 业(84796)
- 企(67638)
- 企业(67638)
- 方法(54432)
- 数学(47470)
- 数学方法(46853)
- 中国(38590)
- 农(36666)
- 财(30964)
- 地方(28854)
- 业经(28297)
- 学(26768)
- 贸(25173)
- 贸易(25157)
- 农业(24882)
- 易(24451)
- 制(23103)
- 技术(22643)
- 银(20630)
- 银行(20577)
- 环境(20226)
- 行(19823)
- 理论(19714)
- 和(19595)
- 融(19515)
- 金融(19511)
- 务(18207)
- 机构
- 大学(433960)
- 学院(433203)
- 济(179977)
- 经济(176226)
- 管理(169780)
- 研究(152927)
- 理学(146096)
- 理学院(144460)
- 管理学(141945)
- 管理学院(141162)
- 中国(116031)
- 京(93604)
- 科学(92804)
- 财(81365)
- 所(76639)
- 农(70349)
- 研究所(69756)
- 中心(69120)
- 财经(64507)
- 江(63793)
- 业大(63043)
- 北京(59893)
- 范(58936)
- 经(58916)
- 师范(58389)
- 院(55952)
- 农业(54666)
- 经济学(54272)
- 州(51460)
- 经济学院(48885)
- 基金
- 项目(294603)
- 科学(232900)
- 研究(216810)
- 基金(214386)
- 家(187137)
- 国家(185607)
- 科学基金(159309)
- 社会(137030)
- 社会科(129905)
- 社会科学(129873)
- 省(113195)
- 基金项目(112721)
- 自然(103044)
- 自然科(100655)
- 自然科学(100632)
- 教育(99756)
- 自然科学基金(98823)
- 划(96228)
- 资助(88807)
- 编号(88181)
- 成果(71661)
- 重点(66462)
- 发(65688)
- 部(65558)
- 课题(61202)
- 创(61087)
- 创新(57063)
- 国家社会(56756)
- 教育部(56281)
- 科研(56074)
- 期刊
- 济(198760)
- 经济(198760)
- 研究(132213)
- 中国(86593)
- 学报(66151)
- 农(64171)
- 管理(63523)
- 科学(63303)
- 财(60064)
- 教育(51349)
- 大学(50945)
- 学学(47759)
- 农业(44786)
- 融(40372)
- 金融(40372)
- 技术(40328)
- 业经(32459)
- 经济研究(32326)
- 财经(31147)
- 经(26793)
- 问题(25697)
- 业(23750)
- 图书(22446)
- 技术经济(21892)
- 贸(21354)
- 科技(20932)
- 理论(19846)
- 资源(19754)
- 世界(19641)
- 现代(19249)
共检索到651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名 王茤祥
目前缺乏从技术转移本质与特征理论视角研究技术转移发展对策,为此,系统分析技术转移的驱动因素、运动机理、构成要素与过程等4个本质维度,以及利益性、势差性和重复性等3个特征维度,比较研究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技术转移发展实践。研究显示,美日韩政府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案、法律和计划等,保护有关参与者利益,制约技术转移的无限制重复;长期稳定的较高水平R&D投入产生大量可供转移转化的技术成果,并在国家宏观层面整合的科研机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技术转移势差;通过建立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大学专利技术转移组织、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商业孵化器等形式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技术转移多主体联合,驱动技术转移运动。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技术转移逻辑框架,提出加强政府引导与制度创新等推动中国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曼 朱常海 邵翔 石宁宁
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技术转移机构的能力提升,是推进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能力的视角,将技术转移机构划分为交易服务型、技术孵化型、资源整合型三种类别。这三种类别的技术转移机构正好构成了技术转移机构能力升级的路径。技术转移机构的能力升级,并不是技术转移机构的自主选择,而是来自技术自身特性和技术转移活动特性的客观要求。能力缺乏是中国技术转移机构的核心问题,而进行能力升级,是中国技术机构发展策略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堃 叶仁道
清洁发展机制(CDM)下的低碳技术转移,对企业低碳技术进步及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Logit模型和两步骤实证分析,揭示中国CDM项目下低碳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核证减排量(CER)收益是技术转移的根本动力,而项目规模、CER价格及其形成机制、买方类型及其市场势力、政府对此类收益作征税率等因素则可通过影响收益作用于技术转移。此外,由碳交易机构、科研机构或政府部门提供咨询,可显著促进技术转移。中间商亦可凭借专业化优势或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正面作用,不同程度地抵消其市场势力所致不利影响。尤应关注的是,项目所在地经济落后程度、企业单纯追逐短期经济利益的市场失灵、金融资本的价格操控、已有相似项目的累积等,会显著制约技术转移。最后,文章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实施为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现阶段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主要类型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几类大学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虽然不同,但都在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关于大学技术转移及其服务机构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在国家新型技术转移体系中,大学作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促进技术转移意义重大。以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为契机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促进行动 科技中介 发展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琳 赵俊强
近年来,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金融系统的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之下,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本文通过对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背景及特征的考察,提出了发展我国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转移 发展背景 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云波 和金生
企业在技术能力薄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完善自身的知识基础,实现技术能力的发展。借助知识发酵机理,建立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模型,将技术转移的过程分为引进学习、消化吸收、知识重构和知识内隐化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知识发酵机理中的四个知识发酵吧,以此来探讨企业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基于技术转移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内在规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许轶 许婧 余鲭鲭 王昱欢
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转让、许可、质押的备案数据,以2008—2017年我国科研院所专利运营活动为分析对象,从专利运营的总体趋势、运营方式、行业及技术分布、产业化速度、技术流入流出特征等多个角度系统定量地分析我国科研院所的技术转移现状。研究发现:自2008年以来我国科研院所专利运营数量快速增长;高技术领域的专利运营活动愈发活跃;价值易于精确评估和实施的应用类技术多倾向于以转让或许可的方式转移;专利转让形式较为灵活,具有更短的产业化时滞;东部省市的科研院所专利运营始终比西部省市活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国际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与国之间的转移。近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带有全球普遍性。由于国际技术转移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技术交往活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单丽曼 冯华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立足于实践中技术转移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学术研究中金融对技术转移影响分析不足现状,理论分析发现技术转移不同阶段存在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金融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效率。利用DEA-Tobit模型对2008-2015年中国29个省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及其与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中国技术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较大的金融规模却阻碍了技术转移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对中国技术转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孟浩 周立 吴玉鸣 李应博
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对于推进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是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四大创新平台"是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与实现大学向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转移的有效支撑,研究型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并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社会声誉与影响。大学科技园是整合大学优势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凝聚创新人才、实现研究型大学向企业转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研究型大学、政府、企业、中介机构都应围绕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来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技术转移 创新能力转移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徐庆富 康旭东 杨中楷 张春博
[目的/意义]运用专利权转让数据,分析我国省际技术转移特征对揭示技术转移现状、制定技术转移政策进而促进创新资源流动和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1-2015年发明专利转让公告为数据来源,利用数理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整体和省份个体两个视角对中国大陆跨地区技术转移特征进行研究。[结论/结果]省际技术转移现象日趋频繁,但技术转移的强度仍较低;省际技术转移网络呈现出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东部六省市是技术转移网络的中心,江苏在技术引进方面表现非常突出;有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司春林
导言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经济发展一向被公认为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然而,从技术的观点来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所产生的比较优势。亚太地区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技术差距,这种差距导致了频繁的技术转移。对大多数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技术水平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知识的扩散与借鉴外国经验,相对落后的经济可以获得“后起者优势”(Latercomers advantage)。而先进的国家在不断把传统技术转移到国外的同时,可以转向更先进的技术。现在,通过引进技术扩大出口,技术转移与结构升级,国际合作模式的建立,已成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彦
本文指出我国大学R&D人员数量、职务发明专利数和重大科技成果数已超过研发机构,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大学将成为我国公共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国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政策重点已从奖励和税收优惠措施转向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建设,但大学技术转移缺乏专业化服务,发展缓慢。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十一五”时期我国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大学 技术转移政策 专业化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李娇
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也伴随着技术的转移。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先进技术的转移引导本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笔者通过研究依托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转移机制,并对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其对中国实现技术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的国际转移要采取完善国内投资环境、促进国际技术合作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等对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健康升级。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技术转移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曲敖廷 周小林 沈云怡 杨云
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双方合作趋势以及战略需求的深入分析,得出中国与东盟将继续延续技术转移合作趋势的结论,并通过研究分析现存合作问题,提出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技术转移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