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0)
- 2023(12907)
- 2022(10789)
- 2021(9835)
- 2020(8379)
- 2019(18955)
- 2018(18334)
- 2017(36214)
- 2016(18645)
- 2015(21322)
- 2014(20755)
- 2013(20639)
- 2012(18436)
- 2011(16084)
- 2010(15897)
- 2009(14512)
- 2008(12814)
- 2007(11066)
- 2006(9572)
- 2005(8265)
- 学科
- 济(82624)
- 经济(82558)
- 业(56448)
- 管理(54763)
- 企(46742)
- 企业(46742)
- 方法(38455)
- 数学(34691)
- 数学方法(34276)
- 中国(26551)
- 融(26253)
- 金融(26252)
- 银(23805)
- 银行(23769)
- 行(22956)
- 农(21434)
- 财(21052)
- 地方(19664)
- 业经(19359)
- 技术(17276)
- 制(16374)
- 农业(14865)
- 贸(14654)
- 贸易(14642)
- 易(14292)
- 务(14066)
- 财务(13999)
- 财务管理(13972)
- 学(13769)
- 产业(13579)
- 机构
- 学院(256937)
- 大学(252807)
- 济(113215)
- 经济(111240)
- 管理(102016)
- 理学(88745)
- 理学院(87946)
- 管理学(86409)
- 管理学院(85968)
- 研究(83827)
- 中国(68460)
- 京(51680)
- 科学(49796)
- 财(49426)
- 农(42743)
- 中心(41501)
- 所(40606)
- 财经(40225)
- 业大(38614)
- 研究所(37163)
- 江(37022)
- 经(36715)
- 经济学(36190)
- 农业(33714)
- 经济学院(33012)
- 北京(31636)
- 院(30899)
- 财经大学(30276)
- 州(29750)
- 范(29174)
- 基金
- 项目(181939)
- 科学(144456)
- 基金(133692)
- 研究(130866)
- 家(117149)
- 国家(116250)
- 科学基金(100804)
- 社会(85502)
- 社会科(81629)
- 社会科学(81610)
- 省(72613)
- 基金项目(70640)
- 自然(65200)
- 自然科(63771)
- 自然科学(63752)
- 自然科学基金(62611)
- 划(60092)
- 教育(59543)
- 资助(54940)
- 编号(50306)
- 重点(41602)
- 发(41295)
- 部(40134)
- 创(39888)
- 成果(37987)
- 创新(37428)
- 国家社会(36501)
- 科研(35293)
- 课题(35076)
- 教育部(34693)
共检索到372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景师 颜汉军 张智勇
技术融合、创新是物流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驱动之一,物流技术创新、融合是由需求、供给、外贸、产业要素结构等原因共同驱动的,并通过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和产业效应两个方面促使物流产业增长。技术创新、融合是物流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升级的必然趋势,由此产生的物流服务理念和模式才是物流行业的"第三方利润源泉"。
关键词:
产业转型 物流升级 技术融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钟俊娟 王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软化"与经济体系的"服务化"逐步加深,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物流产业融合主要受技术进步、放松规制、管理创新等方面因素的驱动。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显著地体现了产业融合的特性,具有创新优化效应、竞争能力效应、绩效提升效应等融合效应。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受经济体制、技术水平、产权制度等因素制约,我国物流产业融合的步伐仍然较为滞后。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从技术融合向业务融合、市场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一体化、专业化、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从政府方面来看,要减少政策壁垒,适应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物流产业 融合效应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毛蕴诗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导致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形势面临着严峻考验。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1月我国出口额为1149.9亿美元,同比下降2.2%,比前月回落21.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2年2月以来我国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多年以来,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我国急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铁 周叔莲
伴随着改革的深化,在近2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较为简单、粗放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复杂的转折时期。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这一新阶段中,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将发生重大变化,那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型增长会受到资源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满强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指的是生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决定生产要素利用方式与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转变生产要素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改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发展科学技术、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大军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要条件中共中央党校张大军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外延型)与集约型(内涵型)两种。前者是指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扩张实现经济增长;后者是指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效率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心安
对转变金融增长方式的思考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钟心安一、转变金融增长方式的思路转变金融增长方式,既要从自身现状与需要出发,也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突出效益这个中心,推动经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调整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银行的负债是资金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松阁
转变增长方式的金融思考孙松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九五"期间经济工作指导方针,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金融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薛白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由高级生产要素的生产和流动所引致的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配置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演变过程,产业结构优化体现在发生配置方式变革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各种生产函数的结构性调整,两者可归结为要素配置结构变革在不同层面上的体现。以要素配置结构变革为桥梁,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角度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并对大道定理进行拓展,认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相互推动,使经济增长过程表现出阶段性的动态演变路径。基于此,从产业结构的微观要素配置层面和宏观动态演进层面构建判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衡量体系,并指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决于政府诱导性结构变迁手段和市场内生性结构变迁动力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英定文
对于达一问题多年来一直在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的很多人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较为典型的观点是从一些基本国情出发的(本文称之为“国情论”)。它认为:中国的国情特点是人多,工业技术水平相当落后,在高技术产业上要想完全赶上西方工业化国家困难很大,也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反而会影响其它产业发展且带来就业压力等,不如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虎 钱雷霆 顾丽英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一是抓水深,二是抓货源。当标志着水深建设的洋山港及其辅助配套硬件设施初具规模时,拓展货源,提高上海物流企业的集成整合能力便成为首要任务。当前,首先应当把创建货运代理品牌为抓手,转变物流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构建由综合服务型货代企业和其他专业企业共同织成的物流网络体系,以此充实产业内集成整合能力,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物流效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未兵 傅元海 王展祥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萍 俞步松 王自勤 朱利萍 孙玺慧 王伟 王庆 孙金丹
本成果于2007年启动,经过7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浙江物产集团共建了融生产、教学、培训、研用于一体的物流产业学院,通过共建机制、共同育人、共赢发展,解决了校企融合中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脱节、专业标准与企业岗位脱节、实践教学与生产流程脱节的三大难题。成果实现了三大创新:一是创建了"战略合作、需求对接、体制保障、项目载体、设施共享、人才共用"校企融合新机制;二是创新了实训教学模式,系统设计"课程专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训模式,运用ICT技术将企业现场引入课堂,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对接技术;三是创新实施了学校与企业团队互聘互兼双职机制。成果有效提升...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物流产业学院 机制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波
在我国流通产业的不断推动下,物流业进入新发展周期,该周期不仅加快了物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更是从结构上对其进行了调整,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是物流产业的融合集聚。物流产业的融合加强了产业链关联,使物流产业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内涵型发展模式转变。本文以绿色经济为视角,分析了物流产业融合特点,并基于绿色经济视角对物流产业融合动因及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绿色经济视角下物流产业融合创新模式这一构想,为我国物流产业在绿色经济背景下实现产业融合提供了一定思路。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物流产业 融合特点 融合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