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3)
- 2023(18586)
- 2022(15553)
- 2021(14135)
- 2020(11886)
- 2019(26932)
- 2018(26845)
- 2017(51785)
- 2016(27860)
- 2015(31565)
- 2014(31595)
- 2013(30884)
- 2012(27948)
- 2011(24969)
- 2010(25073)
- 2009(22730)
- 2008(21780)
- 2007(19046)
- 2006(16825)
- 2005(14811)
- 学科
- 济(127024)
- 经济(126899)
- 管理(81111)
- 业(76315)
- 企(63250)
- 企业(63250)
- 方法(52083)
- 数学(45278)
- 数学方法(44690)
- 中国(31485)
- 农(31431)
- 业经(27524)
- 地方(27240)
- 财(26823)
- 学(26593)
- 技术(21229)
- 农业(21209)
- 制(20456)
- 理论(19794)
- 贸(19078)
- 贸易(19066)
- 易(18436)
- 和(18054)
- 环境(18054)
- 务(16848)
- 财务(16761)
- 财务管理(16726)
- 银(16528)
- 银行(16483)
- 融(16190)
- 机构
- 大学(396023)
- 学院(395707)
- 济(163751)
- 经济(160286)
- 管理(155966)
- 理学(135044)
- 理学院(133577)
- 研究(133298)
- 管理学(131095)
- 管理学院(130388)
- 中国(97998)
- 京(83514)
- 科学(82143)
- 财(71554)
- 所(66094)
- 农(61370)
- 中心(60423)
- 研究所(60404)
- 业大(58193)
- 财经(58021)
- 江(57756)
- 范(52967)
- 经(52805)
- 师范(52438)
- 北京(52358)
- 经济学(50121)
- 院(48704)
- 农业(47711)
- 州(46502)
- 经济学院(44892)
- 基金
- 项目(272915)
- 科学(215315)
- 研究(199637)
- 基金(197874)
- 家(172517)
- 国家(171153)
- 科学基金(147649)
- 社会(126618)
- 社会科(120030)
- 社会科学(119995)
- 省(106616)
- 基金项目(105007)
- 自然(95522)
- 自然科(93313)
- 自然科学(93294)
- 教育(92145)
- 自然科学基金(91595)
- 划(89501)
- 编号(81432)
- 资助(80813)
- 成果(64793)
- 重点(61492)
- 部(59824)
- 发(58972)
- 创(56901)
- 课题(55905)
- 创新(53200)
- 国家社会(52474)
- 科研(51943)
- 教育部(51541)
- 期刊
- 济(181031)
- 经济(181031)
- 研究(116626)
- 中国(73865)
- 学报(61098)
- 管理(58772)
- 科学(57539)
- 农(55456)
- 财(54279)
- 大学(47065)
- 教育(44707)
- 学学(44335)
- 技术(38702)
- 农业(38433)
- 融(31483)
- 金融(31483)
- 经济研究(29648)
- 业经(28761)
- 财经(28621)
- 经(24583)
- 问题(23208)
- 技术经济(21127)
- 业(19994)
- 图书(19763)
- 科技(19564)
- 理论(18108)
- 现代(17825)
- 版(17818)
- 统计(17571)
- 商业(17381)
共检索到577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昌年 梅强
本文基于范式的视角,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确立的理论命题,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了新型工业化范式确立的内在依据,并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新范式不同于旧范式的"突变"特征。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范式 技术经济范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纪玉山 常忠诚 代栓平
面临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约束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发展循环经济,继续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微观的生产方式、中观的产业结构及宏观的体制政策三个层面寻求创新,走符合循环经济范式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曹光辉 齐建国
本文对循环经济技术经济范式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对其经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技术经济范式创新。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的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技术体系是传统技术范式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的观点,据此探讨了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内容。在对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把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与高技术研究开发一样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观点,探讨了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江波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新型工业化应逐步升级为"智能工业化",而后者代表更高层次的工业化形态。制造业内部的智能产业化趋势是产生智能工业化的主要动因,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应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工业化。智能工业化这个范畴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工业化的数据、企业、产业、经济四个层面,并分别以高级要素的智能数据、企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型、产业组织的柔性和产业结构的智能型、智能经济来展现。认识和揭示智能工业化的内涵,关键应秉持全面、动态、开放、系统的视角,在现代经济语境下基于历史和逻辑的联系中,深刻挖掘智能工业化的核心机理和演化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江波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新型工业化应逐步升级为"智能工业化",而后者代表更高层次的工业化形态。制造业内部的智能产业化趋势是产生智能工业化的主要动因,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应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工业化。智能工业化这个范畴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工业化的数据、企业、产业、经济四个层面,并分别以高级要素的智能数据、企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型、产业组织的柔性和产业结构的智能型、智能经济来展现。认识和揭示智能工业化的内涵,关键应秉持全面、动态、开放、系统的视角,在现代经济语境下基于历史和逻辑的联系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斌 喻德华
本文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技术经济学发展分期的各种观点,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依据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技术经济学基本范畴的含义变化、学者们对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与该学科理论基础的认识以及本学科基本理论构成上的变化等几个方面考察了技术经济学的范式,指出技术经济学至今仍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尚不成熟的学科,并提出了技术经济学发展分期的新观点。
关键词:
技术 技术经济学 范式 历史分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二玲 崔之珍 李亚婷
找出推动文明演进的内在核心要素是大力推进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本文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视角构建了一个"技术—组织—环境"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农业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是农业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它包括以人为主体的农业通用技术的革命,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以及农业地理环境的变迁;②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演进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木石锄耕农业文明、青铜时代金属器锄耕农业文明、铁器时代精耕细作农业文明、机器时代工业化农业文明和计算机时代信息生态农业文明五个阶段;③农业文明的演进呈螺旋式上升,其形态的演变是农业技术经济范式三组分及其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协同创新和协同演化的结果;④促进技术经济范式的绿色化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核。建设以绿色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信息生态农业文明将是未来农业文明的发展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坦永
技术经济范式体系由主导范式、非主导范式、组织范式和制度环境范式构成;范式转换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福利与利润预期、产业差异化和环境适应。范式转换与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旧范式的自稳性、形成主导科技创新簇群、降低关键生产要素成本、新型基础设施与市场制度供给的过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恒源 王毅
很多对于技术经济范式的研究试图利用其将企业的微观层面与经济的宏观层面联系起来,但这一方面导致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的理解层面跳跃甚至混淆,另一方面削弱了技术经济范式的宏观解释力。因此,本文尝试利用技术经济范式主导逻辑来解决此类问题。技术经济范式主导逻辑是参与主体关于通用技术、经济租金、组织形态形成的共识。蒸汽革命使人类生产摆脱了对人力和畜力的依赖,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电气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信息革命推进了贸易和商业的全球化;智能革命以增强人类思维能力为特征推进智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应把握智能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参与主体对数据技术、智能经济和网络化生产组织的推动力,以需求引领技术经济范式跃迁的方向,推进数据基础服务,赋能新基建,从而形成新时期发展优势。
关键词:
产业革命 智能革命 技术经济范式主导逻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鄢显俊
技术经济范式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它指因科技-产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创新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变革后所形成的经济格局。科技-产业革命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作用通过"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实现。信息技术革命促使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型为信息技术范式,这是最深刻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富金鑫 李北伟
本文从归纳总结历次工业革命中技术经济范式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入手,全面分析"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技术经济范式与管理思想协同演进的规律,进而提出工业4.0时代管理思想理论与应用实践层面发生的本质变革,以期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管理理论创新和管理实践进步提供支持与参考,更为我国在工业4.0的发展浪潮中实现跨越式前进提供助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兰万
技术经济范式是因科技产业革命引起的技术创新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模式进行变革后所形成的经济格局。在技术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过程中,科技产业革命的决定性作用是通过"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实现的。最深刻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是传统的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信息技术革命促成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云鹏 罗勇
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应具有如下规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以构建大企业体制作为新起点,为工业化推进创造新的建设者;以竞争性市场体制的完善为途径造就大量的企业家,通过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生产科技知识的能力和效率,通过管理知识工作者管理知识的创新提高知识的生产率,从而为工业化的再推进提供更强大的动力——企业家资源和知识;通过重构适应市场化、全球化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来保证中国货币经济体系的安全,通过建立适应中国小农户经营的大国农业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证中国实体经济体系的安全,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再推进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通过在与国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领域保...
关键词:
工业化 全球化 经济知识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廉水 宋乐伟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重叠的时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核心;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是城镇化发展的进程,新型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是大量转移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型工业化要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义
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特征。从低空经济的发展看,其符合技术经济范式的一般特征。低空经济发展遵循包含驱动力、新结构与新形态、价值创造活动、价值创造结果四要素的范式。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总体处于起步阶段,政策风口效应明显,发展前景广阔。依照技术经济范式,从驱动力看,我国正在逐步构建低空技术牵引、低空基础设施保障、低空经济政策助推的驱动力体系;从新结构与新形态看,我国低空经济已经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物流配送、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在信息维度、能量维度、情绪维度的价值不断显现,同时部分城市依托低空经济产业链走出低空经济特色发展之路;从价值创造活动看,我国在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服务、低空运营维保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低空经济的场景和规模不断扩充,价值创造活动前景广阔;从价值创造结果看,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在直接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展现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就业等社会效益。总体而言,发展低空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尽管我国通用航空发展为低空经济奠定了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顶层设计亟待加强,体制机制有待理顺,技术创新有待加强,场景拓展有待加快,综合成本有待下降,行业保障有待提升。因此,应制定战略规划,统筹低空经济发展,优化低空空域管理,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和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安全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