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01)
2023(21702)
2022(18046)
2021(16763)
2020(14004)
2019(32185)
2018(31829)
2017(61177)
2016(32942)
2015(37052)
2014(36843)
2013(36296)
2012(33349)
2011(30103)
2010(30299)
2009(27774)
2008(27399)
2007(24476)
2006(21534)
2005(19406)
作者
(94992)
(79176)
(78532)
(74660)
(50405)
(37921)
(35792)
(31069)
(30088)
(28331)
(26877)
(26670)
(25208)
(25129)
(24421)
(24268)
(23598)
(23187)
(22774)
(22711)
(19594)
(19505)
(19269)
(18243)
(17744)
(17658)
(17586)
(17468)
(15964)
(15607)
学科
(142363)
经济(142213)
(112617)
管理(105964)
(98179)
企业(98179)
方法(63137)
数学(52244)
数学方法(51443)
(42320)
(39159)
业经(38695)
中国(37744)
地方(30159)
农业(28434)
(27904)
贸易(27886)
(27139)
(26705)
(26573)
财务(26476)
财务管理(26430)
(26169)
技术(26093)
理论(25491)
企业财务(25045)
(23577)
(21195)
环境(20862)
(20827)
机构
学院(472604)
大学(469210)
(192603)
管理(189512)
经济(188607)
理学(163290)
理学院(161566)
管理学(158605)
管理学院(157750)
研究(154466)
中国(118473)
(100185)
科学(94532)
(89071)
(78055)
(77007)
(71078)
中心(70995)
财经(70883)
研究所(69673)
业大(69609)
(64572)
北京(63216)
(61026)
农业(60872)
师范(60411)
经济学(57647)
(57264)
(56503)
财经大学(52643)
基金
项目(316969)
科学(250856)
研究(232450)
基金(230276)
(200064)
国家(198338)
科学基金(172154)
社会(147363)
社会科(139825)
社会科学(139789)
(124473)
基金项目(120958)
自然(111850)
自然科(109367)
自然科学(109344)
教育(107865)
自然科学基金(107389)
(103589)
资助(95849)
编号(94835)
成果(75757)
重点(70662)
(69842)
(69422)
(67090)
课题(65315)
创新(62222)
国家社会(60760)
科研(60392)
教育部(60253)
期刊
(214194)
经济(214194)
研究(138114)
中国(92472)
管理(74771)
(71619)
学报(70678)
(70396)
科学(67381)
大学(54866)
教育(53708)
学学(51721)
农业(49707)
技术(46367)
(41717)
金融(41717)
业经(37652)
财经(34690)
经济研究(33756)
(29902)
(28164)
问题(28045)
技术经济(25685)
统计(22711)
图书(22688)
科技(22498)
(22374)
商业(22027)
现代(21917)
(21521)
共检索到704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茆训诚  
相对于研发本身,企业选择的研发组织模式同样重要,它决定了研发投入所能产生的绩效和创新潜力。本论文综合技术的溢出效应和产品差异化两个视角,并从动态角度,考察了中国本土企业如何选择研发组织模式的问题。我们发现,当企业之间研发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以及企业间产品差异化的程度较大时,企业间采用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所获取的绩效可能会优于独立研发的组织模式,反之亦然。从动态角度来看,企业最优研发的组织模式选择可能会经历一个合作研发→独立研发→再合作研发的路径。最后,本论文还从现实角度就提升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霞  
本文从企业行为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创新行为对其出口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生产工艺流程创新均能够对企业出口产生正向激励作用,但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之间并无显著交互作用。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对企业出口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产品创新对企业直接出口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工艺流程创新则对企业间接出口选择促进作用更明显。在控制了样本选择及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仍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凯  王健  
在传统研发溢出效应假设基础上,通过技术差距将溢出效应与产品差异有机联系起来,并通过构建双寡头企业两阶段博弈模型对研发卡特尔、生产卡特尔、完全合作等不同形式合作联盟的均衡水平和福利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证实:当企业间技术差距较小时,完全合作或研发卡特尔能有效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而当技术差距较大时,研发阶段的合作不仅无法激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还会抑制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此外,与完全合作相比,局部合作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尤其是在产品差异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研发卡特尔最为稳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雅琳  赵曙东  
本文通过分析"昆山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调查问卷",试图从本土企业的视角探讨FD I对本土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影响因素和发生途径,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本土企业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伟  仲伟俊  梅姝娥  
考虑到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研发过程中的技术溢出以及产品差异化,建立了两个生产有差异化产品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模型。首先不考虑时间因素得出了古诺竞争情形下的生产数量、利润以及研发投入的均衡解,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研发补贴以及最优研发补贴存在的条件;并对研发补贴、技术溢出、产品差异化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小且研发补贴不多时,研发投入与技术溢出成负相关关系;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大且研发补贴较多时,技术溢出与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关系。然后考虑到企业间研发成功的时间不同,把利息引入模型分析了产品差异化、技术溢出、研发补贴对研发成功时间的影响,并得出了社会福利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丁祥  蒋传海  
产业组织理论中有关竞争与创新激励研究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度量市场竞争程度。文章从企业定价模式(统一定价和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程度两个维度来度量市场竞争程度,并在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框架下考察两种不同度量方式下企业的研发激励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度量方式下,企业创新激励随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进一步支持了Arrow(1962)的观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飞燕  刘辉煌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我国企业将面临日益严苛的碳减排约束。文章运用博弈论分析了我国企业为适应低碳约束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研发与产品差异化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陶长琪  
本文研究了两个寡头IT企业在同时进入和序贯进入情形下的技术溢出与技术研发机理。分析结论表明,在两个IT企业同时进入或序贯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不管双方在市场能力上的差距如何,均选择知识外溢将是占优战略;同时,在保证一定的投资效率下,双方都进行R&D的不断投入也同样是双方的占优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炜  许娜  
在全球通胀压力影响下,发达经济体不断加息,与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相较表现出差异化特征。本文运用2015-2021年月度金融数据,通过M-F模型拓展剖析美联储差异化利率的溢出路径,同时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衡量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下各时间节点与滞后期内美联储加息对全球乃至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联储加息通过利率渠道对我国经济产出造成了一定的滞后冲击,但影响有限;汇率渠道下美国加息对于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资产价格渠道下经济变量的浮动情况与其传导渠道基本相符。基于此,从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健全货币金融市场预警与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又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外资企业的产业技术方面的合作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几个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凤彬  杨阳  
中国企业在跨国发展中应该"如何走出去"、"走到哪里",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顺梯度和逆梯度FDI的对比分析和相关理论阐述中,剖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流向上的"难"与"易"问题的实质和两者之间的时空关系,进而提出综合了现行的"先难后易"和"先易后难"两种路径选择的一种新型的跨国企业FDI模式,即"差异化的同时并进"模式。在引入"卓越中心"概念来界定新FDI模式的内涵后,具体从四个方面对其独特性进行了阐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方海燕  达庆利  
基于产品差异化建立了一个具有R&D过程的双寡头博弈模型。从促进技术进步、产品的价格、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的利润以及社会总福利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战略联盟形式的选择不仅与研发成果溢出率有关,而且还与产品的差异度以及R&D的效率有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双海军  孟卫东  幸昆仑  
文章对存在网络外部性和溢出效应环境下的企业合作研发动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兼容性以及溢出效应等对企业合作研发动机、策略,以及社会福利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研发能提高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兼容性较大时,高外部性会提高企业研发动机和研发投入;高兼容性和高溢出效应性会增强企业研发动机,提高其研发投入。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生产高网络外部性和高兼容性的产品,并提高研发溢出效应,以此提高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小可  李静婷  李昊洋  
本文基于同行业公司投资决策学习效应的视角,以中国创业板市场2012—2015年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调研对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调研显著降低了行业内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地,当行业领先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位于不同省份,或行业领先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时,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我国投资者以及同行业公司更加有效地理解和利用调研信息进行研发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蔚苏  
以前的研究对于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化战略之间的联系的分析所考虑的都是静态模型,并且创新进程仅仅是当前在研发领域中投资的结果。然而,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创新潜力不只是依赖于当前在研发领域中的投资水平,更依赖于长期以来在研发领域中的资本积累。这种"历史积累"仅用静态模型来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文将建立一个由马科夫均衡计算的非线性动态博弈模型,讨论企业在不同的研发水平和技术溢出下国际化战略的选择。该模型由企业对外扩张方式和技术溢出两方面决定。抓住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扩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且分析这些关系随着时间是如何发展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