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9)
2023(19321)
2022(16654)
2021(15422)
2020(13086)
2019(29575)
2018(29256)
2017(56113)
2016(30433)
2015(34260)
2014(33379)
2013(32840)
2012(29983)
2011(26939)
2010(26917)
2009(24533)
2008(23897)
2007(21071)
2006(18471)
2005(16121)
作者
(86384)
(72093)
(71651)
(68019)
(45939)
(34627)
(32400)
(28161)
(27414)
(25666)
(24426)
(24372)
(23090)
(22741)
(22332)
(22303)
(21552)
(21288)
(20763)
(20710)
(17714)
(17645)
(17472)
(16565)
(16159)
(16025)
(15935)
(15816)
(14571)
(14244)
学科
(119525)
经济(119370)
管理(92642)
(88211)
(74872)
企业(74872)
方法(54479)
数学(46887)
数学方法(46251)
(33491)
(32242)
中国(31731)
业经(28497)
(25634)
(25602)
技术(24801)
(24083)
贸易(24072)
(23463)
地方(23383)
农业(21338)
理论(20614)
(20241)
财务(20158)
财务管理(20108)
企业财务(19028)
(18679)
银行(18616)
(18460)
环境(18165)
机构
大学(425389)
学院(423542)
(170891)
管理(167827)
经济(167348)
理学(145640)
理学院(144054)
管理学(141429)
研究(141406)
管理学院(140656)
中国(104700)
(90124)
科学(87473)
(79533)
(70167)
(69685)
业大(64543)
中心(64395)
研究所(63848)
财经(63215)
(62747)
(57588)
北京(56361)
农业(54661)
(54297)
师范(53666)
经济学(52276)
(52008)
(50036)
财经大学(47209)
基金
项目(294526)
科学(232530)
基金(214476)
研究(213825)
(187903)
国家(186384)
科学基金(160587)
社会(135695)
社会科(128737)
社会科学(128704)
(115563)
基金项目(113360)
自然(104893)
自然科(102493)
自然科学(102465)
自然科学基金(100663)
教育(98695)
(97011)
资助(88023)
编号(85643)
成果(68640)
重点(66301)
(64858)
(64128)
(62784)
创新(59444)
课题(59441)
国家社会(56344)
科研(56295)
教育部(55767)
期刊
(183825)
经济(183825)
研究(123446)
中国(84319)
学报(68925)
管理(63899)
科学(63054)
(62641)
(61884)
大学(53018)
学学(49947)
教育(48300)
农业(43322)
技术(39474)
(35076)
金融(35076)
财经(31050)
业经(30283)
经济研究(29733)
(26709)
问题(23819)
(23217)
科技(22257)
技术经济(21436)
图书(20695)
(20132)
理论(19403)
(19192)
现代(18559)
商业(18230)
共检索到621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利平  
产业集群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空间组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创新中心。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和形成机理等几个方面,但产业集群作为众多相关企业的空间集聚体,产业集群的空间产出效应却明显研究不足。分析产业集群的系统演进,探讨网络结构促进集群空间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重点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视角对产业集群的空间产出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集群内部的行为主体的耦合关系形成学习型组织,是空间产出的主要驱动力。集群的技术创新主要是非线性创新,空间聚集导致的专业化分工使集群获得了额外的规模经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利用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技术对FDI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FDI负向影响环境效率;FDI进入对环境技术吸引力、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港澳台FDI对环境竞争力与环境效率关系的中介效应不存在;制度环境显著地减轻FDI对环境效率的不利影响,且对非港澳台FDI的不利作用缓解更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阳敏  楚应敬  
文章构建制度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政府行为下的制度溢出效应和区域间的高质量创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依靠高效的通讯方式和便捷的快速交通,政府主导行为下的协同创新行为能够正向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提升创新产出水平,同时能够有效形成跨空间、跨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创新,倒逼政府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行为提供更多有利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动态博弈模型,考察了集聚视角下领先企业与跟随企业间的多维技术溢出效应对双方企业创新动力的影响,发现在单向溢出效应和双向溢出效应不同情形下,对企业创新动力的激励有着根本不同的表现。由此引申到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两种基本形态——"小企业群生型"和"主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模式的不同创新绩效及产业升级动力模式差异的解释。指出,主企业领导型的集群分工模式对于改变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普遍模仿和跟随行为盛行所导致的"集体创新动力缺失"困境以及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可能具有内生推动机制与中国现实制度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重大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启纯  
本文基于理论探究和44个经济体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质量对技术创新产出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存在门槛效应,低层次制度质量国家的制度改进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结论;中国的制度完善还有较大发展潜力,外商投资净流入和物质资本等具有优势,研发人员投入、教育公共开支和贸易开放度指标处于弱势。因此,中国应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增加研发投入及公共教育开支和吸引高质量外资等,以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启纯  
本文基于理论探究和44个经济体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质量对技术创新产出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存在门槛效应,低层次制度质量国家的制度改进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结论;中国的制度完善还有较大发展潜力,外商投资净流入和物质资本等具有优势,研发人员投入、教育公共开支和贸易开放度指标处于弱势。因此,中国应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增加研发投入及公共教育开支和吸引高质量外资等,以不断提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勇  周蕊  肖琦  
基于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和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分析了制度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制度质量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 FDI溢出效应对智力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不仅拓展了研究FDI溢出效应和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理论空间,同时也对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凡  杜德斌  林晓  
以1999~2013年中国31个省市为基本时空单元,应用探索性和确认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域创新产出的高值区形成以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为轴的"T型"结构;地理邻近是省域创新产出集聚的主要空间关联模式,形成京津的虹吸、上海的扩散和粤辽的弱辐射三类区域效应;省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若不平衡创新资源配置,省域创新产出仍将陷入持续空间分异;创新产出、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负向空间溢出,创新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不显著,各创新投入变量空间溢出的传导机制不同。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锦  樊馨媄  李胜会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而高校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2012—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探索我国高校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产出呈较明显的梯度分布规律,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且高创新产出区域的影响呈增强趋势;区域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内高校的创新产出具有负向影响;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对高校创新产出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地区经济水平具有显著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高校对外交流程度对区域内或区域间高校创新产出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此结论,从高校、技术市场、地方政府三个层面提出进一步提升区域高校创新产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松松  董正英  
在产业集聚理论的理论框架下,运用2003—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本地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视角,实证探究了科技服务业的不同集聚模式对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科技专业化集聚产生的MAR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负,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为正;(2)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产生的Jacobs外部性中,本地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跨区域溢出效应为负但不显著;(3)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科技服务业多样化集聚能显著提升当地的创新水平,而专业化集聚却不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但对于西部地区,科技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更利于当地创新水平的提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梁涛  杨皎平  陆志宝  
为分析知识溢出对集群创新的影响,建立了产业集群双寡头企业创新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得出:过度的知识溢出具有抑制创新的负面效应;集群企业之间构成创新网络乃集群创新最佳形式,既可以利用知识溢出的正效应又可以规避其负效应;在对负效应的规避措施中,纯粹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如创新补贴政策有效;一定程度的创新补贴可以使集群创新达到创新网络对应的创新水平。最后文章给出了集群创新管理的一些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健  顾华  
本文主要从FDI技术溢出的涵义、分类、研究起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引致的潜在技术边缘化风险等方面对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结合我国的实践,本文指出,全球化给我国产业技术追赶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窗口,但是有效的技术追赶必须参与技术生成和技术改进的过程,打破行业的技术依赖必须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聪群  
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是相互的,知识溢出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知识本身的性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知识溢出对集群内部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是有条件的。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溢出应给予创新者适当的补偿而不应完全抑制,创新者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保护的目的不是阻止知识的溢出,而是依法维护创新者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班军  朱燕空  薛智  
借助研究和开发费用支出的溢出效应理论,建立国家前向和后向科技费用支出流量系数模型,计算出各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和贡献者效应,并根据聚类分析法,对部门间的技术创新联系进行分析,得出科技研发活动溢出效应具体的贡献部门和获得性部门,从而为国家如何在部门间合理高效地配置有限的研发费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跃刚  杜江  
文章在阐明制度变迁、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包括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扩散能力、环境支持能力在内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而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制度环境无显著影响;东部地区的OFDI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对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显著正效应,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