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9)
- 2023(16934)
- 2022(14673)
- 2021(13645)
- 2020(11624)
- 2019(26402)
- 2018(26200)
- 2017(50692)
- 2016(27554)
- 2015(30864)
- 2014(30602)
- 2013(29970)
- 2012(27009)
- 2011(24023)
- 2010(23839)
- 2009(21565)
- 2008(20750)
- 2007(17942)
- 2006(15363)
- 2005(12853)
- 学科
- 济(106559)
- 经济(106444)
- 管理(80999)
- 业(78995)
- 企(65699)
- 企业(65699)
- 方法(54913)
- 数学(48548)
- 数学方法(47774)
- 农(29024)
- 财(26712)
- 中国(26305)
- 业经(23510)
- 学(23400)
- 技术(21109)
- 贸(20122)
- 贸易(20115)
- 农业(19807)
- 易(19584)
- 地方(19462)
- 理论(18677)
- 务(17458)
- 财务(17368)
- 财务管理(17337)
- 制(16878)
- 环境(16464)
- 企业财务(16355)
- 和(16346)
- 划(14831)
- 银(14204)
- 机构
- 学院(386995)
- 大学(386011)
- 管理(155144)
- 济(148959)
- 经济(145875)
- 理学(136609)
- 理学院(135126)
- 管理学(132218)
- 管理学院(131549)
- 研究(123478)
- 中国(88666)
- 科学(81311)
- 京(80669)
- 农(68807)
- 业大(64527)
- 财(64212)
- 所(61891)
- 研究所(57333)
- 中心(56590)
- 农业(54637)
- 江(54101)
- 财经(53429)
- 北京(49722)
- 范(49007)
- 经(48852)
- 师范(48374)
- 院(45043)
- 经济学(44723)
- 州(43853)
- 技术(43679)
- 基金
- 项目(278742)
- 科学(218211)
- 基金(202339)
- 研究(195678)
- 家(179268)
- 国家(177842)
- 科学基金(152614)
- 社会(122208)
- 社会科(115957)
- 社会科学(115923)
- 省(110086)
- 基金项目(107714)
- 自然(103355)
- 自然科(101032)
- 自然科学(101005)
- 自然科学基金(99174)
- 划(92936)
- 教育(91487)
- 资助(84224)
- 编号(78869)
- 重点(62527)
- 成果(60817)
- 部(60289)
- 创(58567)
- 发(58335)
- 创新(54679)
- 科研(54208)
- 课题(53874)
- 计划(52843)
- 大学(51420)
- 期刊
- 济(149727)
- 经济(149727)
- 研究(101713)
- 学报(68460)
- 中国(67772)
- 农(60993)
- 科学(60427)
- 管理(55222)
- 大学(51191)
- 学学(48804)
- 财(48122)
- 农业(42459)
- 教育(40684)
- 技术(36715)
- 业经(26178)
- 融(25822)
- 金融(25822)
- 财经(24923)
- 经济研究(24792)
- 业(22519)
- 经(21291)
- 科技(20850)
- 技术经济(19784)
- 问题(19587)
- 版(19420)
- 业大(18847)
- 统计(18405)
- 图书(18148)
- 商业(17661)
- 策(17292)
共检索到53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军红 莫赞 刘洪伟 艾丹祥
移动营销作为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在企业界已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论文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技术因素对移动营销消费者接受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预试量表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量表。接着,用SPSS软件与AMOS软件对正式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并检验技术因素与移动营销消费者接受意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移动营销 结构方程 技术 意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向东 何丹丹
文章根据当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具体情景和感知行为深入分析,在TAM理论基础上,充分关注用户泛在化和信息安全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联网相关情景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信息安全感知和移动性对用户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有重要影响,同时得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观点:网络外部性对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感知成本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遗志 刘煜
在移动购物蓬勃发展背景下,研究消费者移动购物接受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就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创新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移动渠道信息搜寻满意;感知有用性通过信息搜寻满意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愿;感知娱乐性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满意;信息搜寻满意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愿。
关键词:
消费者创新性 移动购物 技术接受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军 程文婷
[目的 /意义]从成人视角出发,研究成人对儿童使用教育类移动应用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过程]采用卡片分类法收集数据,来自北京、陕西、浙江、上海等21个省份的102位参与者参加了此次调研。要求研究参与者撰写支持或反对儿童使用教育类移动应用的理由,以小组形式对理由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构建教育类移动应用技术接受模型,用以解释成人对儿童使用教育类移动应用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该模型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相容性和态度等变量,尤其强调了感知风险对态度及行为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明均仁 郭财强 张俊
近年我国学者关注移动图书馆用户的感知行为问题,并将技术接受模型(TAM)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除考虑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行为意向等传统TAM变量因素外,还引入其他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对用户感知行为进行不同程度解释和验证。为整体了解我国移动图书馆用户感知行为研究进展,文章统计我国TAM研究文献,重点对移动图书馆TAM模型构建及扩展路径、潜变量、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与讨论,对后续有关移动图书馆用户感知行为研究提出建议,以进一步动态预测与解释用户行为,提高图书馆移动服务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晶 李霞
文章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决定了消费者的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个人创新性、主观规范则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扩展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支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福 毕强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是阻碍信息接受的活跃性因素。降低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度,增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的"场景—行为—情境"适配功效,是提升移动图书馆场景服务能力、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关键。[方法/过程]通过探索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形成动因,运用情境适配理论和阻滞增长模型理论,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模型;运用Matlab动态模拟移动图书信息接受的场景要素、情境要素和适配要素对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的影响。[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粘滞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粘滞度过小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对移动服务场景产生剧烈的震荡作用,粘滞度过大则会使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场景过分依赖于信息接受情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余世英 明均仁
移动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方式,用户对其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其使用行为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的构建是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并引入相关性、系统帮助、可访问性、领域知识、自我效能、社会影响、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成本8个外部变量。针对该用户模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证分析可以确定影响用户接受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玉明 明均仁 杨艳妮
移动图书馆的成功应用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先进与否,还在于图书馆用户感知行为问题的解决。文章在技术接受模型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已开展移动服务的用户接受研究、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接受理论,构建了移动图书馆的用户接受模型。通过对用户模型的实证分析,探究移动环境下影响用户接受的各种因素,进而改进移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用户接受 技术接受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德华 鲁耀武
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和信息交流的途径,手机短信服务现已经普遍应用。在已有文献提出技术接受研究模型及其它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消费者对于移动广告的态度和接受源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模型,创新扩散理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整合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消费者对于移动营销的整体态度,以及影响消费者接受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昱旻 温岚
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基础,结合具体调研情况,构建了一个由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性、社群影响和使用意向组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接受模型。实证研究通过对217份有效问卷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各种预设研究假设。本研究表明:感知易用性、市民化倾向对使用意向均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影响最强;另外,市民化倾向对社群影响有正向影响,社群影响又对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同时对使用意向和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移动学习 TAM 接受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福
[目的/意义]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适配为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场景,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掌握情境适配机理有助于实现情境再造和对用户行为的调控引导。[方法/过程]从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构建,情境适配的内涵、模式和路径出发,分析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功能,梳理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效用,构建了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应用机理。[结果/结论]以信息接受情境的元数据、本体和关联数据构建为基础,构建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的模式、机理,进而以云舟知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苏婉 齐晓云
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引入网络外部性理论的感知用户数量,结合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的自身特征,分析用户接受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个扩展的TAM模型。利用AMOS7.0对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和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类移动商务的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技术成熟度、感知用户数量、感知风险、感知成本影响用户态度和使用意向。该模型对解释和预测物联网环境下交易类移动商务用户接受问题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接受模型 移动商务 物联网 网络外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一明 王雅倩 刘梦茹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上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本文以网站特征为环境刺激要素,构建线上情境中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整合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网站的经济性、互动性、知识性和视觉性对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站的安全性仅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知名度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均无显著影响。同时,作为个体认知和情感反应的代表变量,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愉悦均对冲动性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冲动性特质能够正向调节冲动性购买意愿和行为间的关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爱军 刘竹清 褚昭昂
移动学习被称为下一代的学习方式,是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因其使用环境的多样性和便携性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移动学习的发展,本文从移动设备、移动学习行为、学习资源和认知情况四方面对190位南京市市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移动学习已被广泛接受。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利用手机订阅、登录SNS社交网、安装学习软件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文本和多媒体课件学习是移动学习者喜欢的方式。QQ、MSN、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是移动学习者交流的主要方式。专业资源少、使用不方便是导致用户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居民对于移动学习充满期望,认可移动学习的所有优势。对新学习模式不适应、认为移动学习只是辅助的学习手段...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南京居民 接受程度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