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9)
- 2023(17617)
- 2022(15258)
- 2021(14406)
- 2020(12077)
- 2019(27583)
- 2018(27396)
- 2017(53239)
- 2016(28827)
- 2015(32445)
- 2014(31928)
- 2013(30858)
- 2012(28248)
- 2011(25256)
- 2010(25464)
- 2009(23115)
- 2008(22219)
- 2007(19480)
- 2006(17007)
- 2005(14516)
- 学科
- 济(110700)
- 经济(110586)
- 管理(87124)
- 业(84133)
- 企(71213)
- 企业(71213)
- 方法(53047)
- 数学(46082)
- 数学方法(45286)
- 农(30707)
- 中国(29517)
- 财(28685)
- 业经(25721)
- 技术(24549)
- 学(22442)
- 地方(21752)
- 理论(20919)
- 农业(20595)
- 贸(20184)
- 贸易(20174)
- 制(19807)
- 易(19625)
- 务(18280)
- 财务(18189)
- 财务管理(18153)
- 和(17550)
- 企业财务(17159)
- 银(16879)
- 环境(16846)
- 银行(16837)
- 机构
- 学院(397176)
- 大学(395094)
- 管理(161588)
- 济(157325)
- 经济(153882)
- 理学(140609)
- 理学院(139130)
- 管理学(136408)
- 管理学院(135680)
- 研究(127348)
- 中国(94620)
- 京(82895)
- 科学(78657)
- 财(71561)
- 所(62106)
- 农(60624)
- 中心(58809)
- 业大(58619)
- 江(58047)
- 财经(57401)
- 研究所(56616)
- 经(52339)
- 范(52214)
- 北京(51919)
- 师范(51756)
- 农业(47233)
- 院(46982)
- 州(46955)
- 经济学(46576)
- 技术(44350)
- 基金
- 项目(275266)
- 科学(218044)
- 研究(203467)
- 基金(199319)
- 家(172784)
- 国家(171322)
- 科学基金(148948)
- 社会(127162)
- 社会科(120550)
- 社会科学(120518)
- 省(108680)
- 基金项目(105211)
- 自然(97500)
- 教育(95416)
- 自然科(95312)
- 自然科学(95292)
- 自然科学基金(93565)
- 划(90887)
- 编号(83950)
- 资助(82400)
- 成果(67150)
- 重点(61267)
- 部(60471)
- 创(60079)
- 发(58510)
- 课题(57902)
- 创新(55499)
- 教育部(52317)
- 科研(52201)
- 国家社会(51814)
- 期刊
- 济(167172)
- 经济(167172)
- 研究(113642)
- 中国(75333)
- 管理(60581)
- 学报(58779)
- 科学(55638)
- 农(54366)
- 财(54175)
- 教育(50181)
- 大学(45711)
- 学学(42924)
- 技术(39985)
- 农业(38105)
- 融(32985)
- 金融(32985)
- 业经(28598)
- 经济研究(27017)
- 财经(27002)
- 经(23109)
- 问题(21122)
- 技术经济(20978)
- 科技(20705)
- 图书(20413)
- 业(20251)
- 理论(18330)
- 统计(18257)
- 版(17733)
- 现代(17721)
- 策(17515)
共检索到57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晏墅 李金生
技术的形成是企业在特定时期将最新的创新思想和前沿知识相结合,并实现产业化的过程,它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技术的形成机理,技术自主创新包括知识技术化、技术产品化和产品市场化等三个决策维度,并在每个决策维度运用相应的寻优原则进行评价与选择,形成了知识技术化决策模式、技术产品化决策模式和产品市场化决策模式,从而构建基于技术形成机理的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决策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金生 宋丹丹 胡荣
公众对新技术和新产品及其风险认知决定了他们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关系到自主创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众对自主创新风险的认知产生偏差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因而研究产生偏差的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公众内在因素的视角,对公众的知识信息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利益因素以及价值取向因素等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公众风险认知偏差形成机理,以寻求规避自主创新风险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价宝 刘洪
文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出四种主要学术观点,并作了简要评述。构建了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理的逻辑框架,并对机理作了具体分析。结论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以组织学习为源泉,借助组织资源与组织背景的力量,在有效的内外部促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充分发挥知识积累、知识应用以及知识集成等三大知识变量的关联效应而形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明星 孙跃 朱敏
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竞争能力,企业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是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技术水平提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模仿引进和自主创新。但技术创新并不只是实力强大、技术先进企业的“专利”,技术模仿引进战略和技术自主创新战略在各个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是绝对的,受外部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子君
本文将 FDI(国外直接投资 )和 LICENSIING(技术许可 )作为其潜在的渠道 ,建立了技术引进的模型 ,此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模型中的主要的假设 ,模型的结论以及模型的政策意义都与实际经验的观察相一致。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LDC)而言 ,技术许可比 FDI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更有效 ,L DC或者依赖 FDI或者依靠技术许可作为其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没有相应管制时倾向于依赖 FDI。考虑制定何种政策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优化时 ,人力资本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FDI 技术引进 创新 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本文重点考察了技术引进(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对1998~2004年行业层面大中型企业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处于10%、25%、50%、75%分位的中等技术创新强度的行业来说,技术引进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较明显,同时当内资企业生产率处于外资企业生产率的40%~95%时,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最显著。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分位数回归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昊 李萌
基于1995-2015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的技术引进促进了就业增长,但其对就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长期的技术引进并不能持续地带来就业增加,反而会对就业造成破坏效应。自主创新对就业短期以破坏效应为主,但长期的自主创新促进了就业的增加,并且从经济距离权重下的就业效应来看,自主创新吸纳了相近经济水平区域的劳动力,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的就业效应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技术引进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勇民 白英姿 纪玉山 赵芳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自主创新水平现状的全面透视,揭示了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从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机制的失灵、政府政策外在能动性因素的缺失以及创新环境的制度性约束分析了其形成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研发支出 创新主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子荣 贾宪洲
文章通过知识生产函数,利用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实证考察科技财政对自主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1)科技财政对代表技术创新的发明专利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代表技术模仿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无显著影响;(2)在发明这种技术创新活动中,非政府科技资金的产出弹性高于科技财政资金的产出弹性;(3)在发明专利这种技术创新活动中,科技财政资金与非政府科技资金有一定显著的替代关系,但从总体效果看,加上政府科技财政支持的产出弹性高于仅只有非政府科技资金的产出弹性;(4)非政府科技资金在发明活动中的产出弹性低于其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技术模仿活动中的产出弹性;(5)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高于科技财政资金和非...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技财政 动态面板数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建国
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技术,通过调研并筛选激励要素,建立了自主创新激励模型,以揭示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激励 解释结构模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单伟 张庆普
知识整合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实现企业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在较系统地分析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从适应进化机理、协同旋进机理、择优弃冗机理、互补相容机理对企业自主创新中知识整合机理进行综合剖析,进而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提升过程中不同阶段、多维度、多层面知识整合演化模式,并对其协调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知识整合 自主创新 机理 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力 王宏起 武建龙
产业联盟是快速有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新型产业网络化组织。从社会网络视角,综合运用网络结构、关系和位置分析方法,揭示产业联盟改变产业创新网络功能属性进而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结合产业创新网络周期性演化,研究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动态提升过程与路径,旨在从动态视角进一步刻画基于产业联盟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为有效发挥产业联盟创新带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林杰
文章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给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FUZZY理论建立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以房地产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
关键词:
中国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应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湜 谢科范
在研究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体系中三方主体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的实施与运作系统,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与效果SD模拟模型,并基于湖北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环境,设计了模型算例,进而模拟了湖北省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各项政策工具和作用,证实了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出了科技保险应作为一种集中和减弱区域自主创新风险的有效工具,进行重点补偿和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涂红星 肖序
本文运用2001-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过度分散检验基础上,采用更适合专利产出的固定效应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管制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管制与自主创新之间呈现出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U"型关系,环境管制对自主创新作用过程中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在中国现有经济总量较低时,环境管制并没有发挥出对自主创新应具有的促进作用,环境波特假设得不到支持。从分地区来看,环境管制对东部和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而且环境管制对自主创新的弹性东部要高于西部。这些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还未达到"波特假设"的双赢局面,制定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