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4)
2023(16817)
2022(14607)
2021(13523)
2020(11336)
2019(25913)
2018(25672)
2017(49213)
2016(26623)
2015(29875)
2014(29669)
2013(29341)
2012(26671)
2011(23676)
2010(23271)
2009(20970)
2008(20007)
2007(16945)
2006(14551)
2005(12306)
作者
(75029)
(62588)
(61989)
(58883)
(39695)
(30010)
(28336)
(24540)
(23790)
(21960)
(21497)
(20927)
(19834)
(19383)
(19210)
(18829)
(18781)
(18661)
(17830)
(17826)
(15335)
(15037)
(15019)
(14189)
(13902)
(13732)
(13720)
(13611)
(12508)
(12500)
学科
(105329)
经济(105226)
管理(75664)
(73724)
(59116)
企业(59116)
方法(50028)
数学(44002)
数学方法(43399)
(28981)
中国(26602)
地方(24665)
(24497)
业经(23488)
(22335)
技术(20246)
农业(19854)
(18557)
贸易(18548)
(18175)
(17962)
理论(17387)
环境(16767)
(16205)
(15601)
财务(15523)
财务管理(15489)
企业财务(14577)
(14367)
(13694)
机构
大学(367599)
学院(365982)
管理(148417)
(142212)
经济(138862)
理学(129867)
理学院(128395)
管理学(126000)
管理学院(125318)
研究(118561)
中国(86214)
(77588)
科学(75869)
(61458)
(59110)
(57942)
业大(56992)
中心(55302)
研究所(53369)
(52856)
财经(50512)
(49814)
师范(49329)
北京(47946)
农业(46285)
(46141)
(44015)
(42897)
经济学(42280)
师范大学(40091)
基金
项目(264550)
科学(208689)
研究(192561)
基金(191873)
(167646)
国家(166268)
科学基金(143687)
社会(121267)
社会科(114870)
社会科学(114836)
(103880)
基金项目(102826)
自然(94383)
自然科(92199)
自然科学(92180)
自然科学基金(90511)
教育(88897)
(87428)
编号(79131)
资助(77894)
成果(62287)
重点(59177)
(57740)
(56582)
(55300)
课题(53616)
创新(51596)
科研(50511)
国家社会(49816)
教育部(49502)
期刊
(148170)
经济(148170)
研究(99866)
中国(69179)
学报(58788)
科学(54106)
(51904)
管理(51652)
(45825)
大学(44803)
教育(42222)
学学(41859)
农业(36585)
技术(35234)
(25539)
金融(25539)
业经(24792)
图书(23391)
财经(23083)
经济研究(22892)
(19814)
问题(19287)
(18993)
科技(18841)
技术经济(18449)
资源(17899)
(17341)
理论(16892)
书馆(15753)
图书馆(15753)
共检索到516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燕  彭爱东  
[目的/意义]关注新技术的形成过程,从新技术形成过程中所必要的形成基础、形成方式以及表现形式这三个要素出发系统地构建技术机会识别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方法/过程]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融合作为技术机会形成的重要途径,运用连边关键程度中心度指标、知识单元的整合等方法提取技术主题,考虑科学研究与技术成果这两种技术形成的基础对技术主题进行分析,最终找到形成以"知识关联"为表现形式的技术机会。以医疗服务领域机器人的相关研究数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了技术机会识别。[结果/结论]实证研究证实了基于新技术机会形成过程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发现了三个医疗服务领域机器人领域的潜在技术机会。[局限]选择的关键文献对识别算法的实现程序不适用于更加大型的网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赖朝安  侯延行  文雄辉  
针对专利文本挖掘领域,提出一种构建SAO链的规则,将专利文本使用SAO链进行特征表示,充分利用技术的层次和内容两部分信息,使专利文本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然后围绕该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最后,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专利网络得到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图,通过专利地图识别出该领域的五个技术机遇,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借鉴的情报信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周源  刘宇飞  薛澜  
基于文献数据帮助技术预见研究提高其信度和效度,逐渐受到国内外预见方法学的关注。但是,传统文献计量学无法高通量的处理数据,分析时未能考虑文献的语义信息,同时,无法有效的嵌入技术专家领域知识与判断,使得适用性和有效性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主题模型的新兴技术识别预见方法,通过对技术领域全样本的论文与专利数据的高通量融合处理,挖掘论文与专利的语义信息,从而提高技术识别的全面性与颗粒度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将预见专家组的领域知识与判断,融入机器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机器学习的准确度与识别新兴技术的能力,同时,使用论文与专利每年引用率作为指标,分析技术领域下细分技术的潜在新兴模式。本研究以机器人技术为例,提取Web of Science(Wo S)论文数据库和Thomson Innovation(TI)专利数据库的十余万全领域海量数据,识别出机器人领域的新兴技术簇群,并进一步甄别全新技术颠覆和跨领域技术融合驱动等两种新兴技术出现模式,为新兴技术发展轨迹预见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鑫   李倩   衣春波   樊亚鑫  
科技竞争时代,技术机会的识别和挖掘为科技研发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提出基于链接预测的量化方法,将技术机会识别任务转化为技术元素之间是否能产生共现联系的二分类问题,为技术机会识别提供详细的数据辅助和支撑。获取隐私保护领域的专利数据,构建IPC共现网络并训练图神经网络模型GraphSAGE,得到链接预测分数后分别从强化型、新生型和衰退型链接3个角度识别持续发展的技术机会、突破创新的技术机会以及寻求转型的技术机会,最后基于识别得到的技术机会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才  
简述了农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移栽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蔬菜嫁接机器人,蔬菜水果采摘 机器人、果实分级机器人、林木球果采集机器人等。论述了农业机器人应用的特点和开发、研究农业机器人的支 撑技术以及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晓曼  张学福  宋红燕  孙巍  
[目的/意义]专利是技术情报最可靠的来源之一,专利分析可以实现专利信息的挖掘和利用,辅助专利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分析是指技术主题产生、发展、转移和变化乃至湮灭的过程,如何对专利技术信息进行深度揭示是当前专利技术演化分析的研究重点,其关键在于技术要素信息的揭示。[方法/过程]通过典型专利剖析、特征识别构建技术要素识别框架,提出面向特定领域的基于专利文献的技术要素识别方法。[结果/结论]将提出的技术要素识别方法应用于纳米肥料领域,通过典型专利剖析确定5种技术要素:材料、产品、方法、功效和用途,并基于SAO结构及领域词表完成技术要素的识别。该方法能为技术演化分析奠定基础,能够从多角度展示领域技术信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玉桐  杨建林  
[目的/意义]针对来源于跨领域技术融合或应用的颠覆性技术建立识别框架,结合应用场景识别颠覆性技术,为颠覆性技术的遴选和培育提供参考,助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法/过程]首先,基于跨领域专利的德温特手工代码字段进行突变检测;其次,依据突变类型、创新性和影响力筛选重要手工代码;最后,基于重要手工代码对应的标题摘要组合文本,提取专利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根据词频及中介中心性筛选颠覆性技术关键词,并采用社区发现算法进一步识别具体应用场景下的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以人工智能领域为实证领域,识别出智能教育、人脸识别、智慧医疗、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云计算、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技术具有较强颠覆性,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菲菲   董家鑫   薛蕊   雷晓  
[目的/意义]技术守门人是影响新技术信息传播的关键角色,有效识别守门人有利于更好地扶持领域内技术创新主体。[方法/过程]文章以技术守门人的定义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技术互动关联理论,选取区块链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学者合作网络与引用网络,在原有技术守门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对知识流动有促进作用的守门人。[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方法筛选出的守门人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具有控制和促进作用,与传统守门人相比,该方法识别出的守门人对领域发展的贡献与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对专业领域的发展更具影响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蕊  张肃  王含  
依托"融知发酵"理论,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划分为基于"融知发酵"模型的静态指标和基于发酵反馈过程的动态评价指标,对吉林省机器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基于静态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需要增强知识母体的培育与供给,通过引进专业化人才,积极改善知识环境,努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基于动态评价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需要将重心更多地关注于知识技术转化和技术产品转化这两大发酵反馈过程,对发酵反馈过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好相应引导,以便企业更加顺利地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田高良  陈虎  郭奕  薛宇婷  
RPA技术是通过使用用户界面层中的技术,执行基于一定规则的可重复任务的软件解决方案。财务机器人是RPA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是以RPA技术为主,结合一系列认知技术来代替传统人工的财务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财务机器人往往需要通过多种功能的组合,来实现某一流程节点的自动化。总体来讲,财务机器人适用于模拟人类进行简单重复的操作,处理量大易错的业务,并且以7×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模式,在不改变原有信息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实现异构系统的贯通。应用财务机器人能为企业带来众多收益,但企业必须正视财务机器人存在的局限性,从全局角度考虑财务机器人的科学部署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志斌  
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提出了更高的工程能力要求。文章分析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在专业教学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升机器人专业师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基于CDIO模式的"分阶段、递进式"的工业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机器人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利平  徐芳会  侯准科  
目的:基于传统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将医疗服务和其他人类劳动同质化对待,医务人员人力价值得不到很好体现的状况,探讨利用技术劳务指数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人力价值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采用美国相对价值的理念,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工作手册》为基础,结合技术人员执业授权,建立技术风险指数测算医疗服务的人力价值,并选取样本医院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测算出了样本医院部分医疗服务的人力价值,并将结果与美国的相对价值表进行了比较。结论:测算取得较满意效果,该方法可作为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人力价值的一种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琨   吴新年   白光祖   郑玉荣   靳军宝   李莉  
[目的/意义]“卡脖子”技术是现阶段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为实现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高效准确识别“卡脖子”技术十分必要。[方法/过程]以专利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首先根据技术共现网络测度并遴选关键核心技术,其次基于技术差距及技术依赖的视角,综合考虑后发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从技术价值优势、技术竞争优势、技术垄断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这4个维度设计“卡脖子”技术识别指标体系,然后运用CRITIC-TOPSIS方法构建一套系统的“卡脖子”技术识别模型,最后在数控机床领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应用所提出方法的识别结果是,我国在数控机床领域存在34项潜在“卡脖子”技术,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控制或调节系统、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车削或镗削数控机床、电数字数据处理等领域,将此结果与美国商业出口管制清单进行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此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辰  王楚涵  陶琬莹  耿爽  
为及时有效地识别潜在技术机会,采用文本挖掘和异常值检测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文本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首先采用文本表示模型Doc2vec技术对专利摘要进行建模,以更深层表征文本语义信息;然后利用基于密度的离群值检测算法,识别出具有潜在技术机会的专利方向;最后以深度学习领域潜在技术识别为例,构建专利检索式并收集458条专利文献作为数据集。实证结果总结出4类主题共10个潜在的技术机会,验证了该基于专利的技术机会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可为企业相应技术应用、研发和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宇  薛天琪  陈鹏鹤  余胜泉  
智能教育机器人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面临着教学性不足、反馈性差、感知力欠缺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关键支撑技术,采用经典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智慧学伴"智能教育机器人的系统架构。本研究首先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教育认知地图,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学习者模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了问答与对话系统,利用情感计算技术估计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和专注度等关键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家庭教育与环境的特点,设计了五类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模式,以帮助学习者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并满足其自主感、胜任感及归属感等核心需求。本研究将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机器人领域的融合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