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0)
- 2023(19262)
- 2022(16383)
- 2021(15210)
- 2020(12885)
- 2019(29186)
- 2018(29009)
- 2017(55987)
- 2016(30063)
- 2015(33768)
- 2014(33042)
- 2013(32427)
- 2012(29476)
- 2011(26359)
- 2010(26376)
- 2009(24428)
- 2008(24192)
- 2007(21464)
- 2006(18970)
- 2005(16945)
- 学科
- 济(122176)
- 经济(122006)
- 业(107364)
- 管理(102475)
- 企(95465)
- 企业(95465)
- 方法(55650)
- 数学(44953)
- 数学方法(44343)
- 财(38259)
- 农(36318)
- 业经(35546)
- 中国(31078)
- 制(27145)
- 务(26331)
- 财务(26244)
- 财务管理(26200)
- 技术(25470)
- 农业(25024)
- 企业财务(24843)
- 理论(24313)
- 学(23124)
- 地方(22156)
- 和(21452)
- 贸(21049)
- 贸易(21035)
- 易(20381)
- 划(19835)
- 体(19549)
- 银(19106)
- 机构
- 学院(424921)
- 大学(423998)
- 管理(173274)
- 济(172339)
- 经济(168740)
- 理学(149452)
- 理学院(147896)
- 管理学(145488)
- 管理学院(144676)
- 研究(134566)
- 中国(103452)
- 京(89642)
- 财(82782)
- 科学(80841)
- 农(65682)
- 所(65619)
- 财经(65476)
- 江(63369)
- 中心(61847)
- 业大(60908)
- 经(59567)
- 研究所(59121)
- 北京(56205)
- 范(53460)
- 师范(52984)
- 经济学(51907)
- 农业(51047)
- 州(50733)
- 院(49121)
- 财经大学(48620)
- 基金
- 项目(285471)
- 科学(226695)
- 研究(212571)
- 基金(208198)
- 家(179369)
- 国家(177824)
- 科学基金(155409)
- 社会(135396)
- 社会科(128389)
- 社会科学(128357)
- 省(111680)
- 基金项目(110078)
- 自然(99845)
- 教育(97711)
- 自然科(97560)
- 自然科学(97538)
- 自然科学基金(95812)
- 划(92546)
- 编号(86723)
- 资助(84770)
- 成果(69561)
- 重点(63189)
- 部(63162)
- 创(62612)
- 发(60211)
- 课题(58973)
- 创新(57850)
- 国家社会(55830)
- 制(55594)
- 教育部(54960)
- 期刊
- 济(192614)
- 经济(192614)
- 研究(125479)
- 中国(82381)
- 管理(69222)
- 财(67480)
- 学报(61317)
- 农(60606)
- 科学(58504)
- 大学(48438)
- 教育(47596)
- 学学(45609)
- 农业(41880)
- 技术(41329)
- 融(36927)
- 金融(36927)
- 业经(32863)
- 财经(32726)
- 经济研究(29707)
- 经(28114)
- 问题(24708)
- 业(23777)
- 技术经济(22944)
- 科技(21178)
- 现代(20305)
- 图书(20034)
- 理论(19921)
- 版(19435)
- 财会(19432)
- 商业(19187)
共检索到628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建华
结合制备制造业的特点,就同一技术平台模式下的技术整合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技术整合与技术平台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基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整合的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整合的几种具体模式,以期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术平台 整合创新 装备制造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本文采用多指标投入产出分析法和因子定权法等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排序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保胜
共同创造是技术创新模式从网络经济向传统制造业延伸过程中的一个新现象。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产业链和技术链上共同创造的可行性,从而也为装备制造业共同创造系统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技术链 共同创造 创新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本文基于产出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以1997~2010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了装备制造业创新生产活动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98~2010年装备制造业的平均技术创新效率为0.833;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变化呈现缓慢递增趋势,样本期间内共增长了0.127;装备制造业的总技术创新效率与规模效率皆获得了较大改进,但仍处于低效率水平;在影响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中,产权结构的改善以及企业规模的提高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司林波
在对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水平评价、技术创新的影响要素,以及技术创新的实现途径等三个方面对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当前国内外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特点,认为技术协同创新应该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技术协同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梅洪常 马华骏
以重庆市为例,运用DEA和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2010—2016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4个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静态评价表明,重庆市高端装备制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但有部分行业未能达到DEA有效,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最弱的,主要原因是R&D人员以及技术经费出现了投入冗余;动态评价表明,2010—2016年间重庆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缓慢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技术效率的贡献度并不大。最后得到继续加强人才、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合作关系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雷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带动整个装备工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因此,增强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是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以构建扩展知识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通过三种知识来源的投资模式及其交互作用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明确了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原始创新技术投资模式的选择方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海波 姚蕾
通过梳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利用2003年~201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UNCTAD数据库,分别从服务贸易总体和分部门层面,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够显著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生产性服务进口每增加1%,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0.35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诸如金融保险、科技专利、通讯信息等新兴服务贸易进口的提升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此外,行业规模扩张、资本深化以及研发支出结构改善均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姝 姜春海
近年来,作为辽宁传统优势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趋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本文在综述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综合运用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对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加以系统分析,探究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 产业振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章豹 孙陈
创新是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创新支撑保障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环保能力5大模块共18个指标构成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以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 主成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景荣 樊坚强 张文卿 童明余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未来装备制造业突破自主创新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可通过创新效应、制度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等四大机制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空间上主要通过直接效应表现出来。邻近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对本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且负向溢出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正向的直接效应,这主要与高技术服务业的产业特性及发展阶段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