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6)
- 2023(16522)
- 2022(14066)
- 2021(13050)
- 2020(11064)
- 2019(25247)
- 2018(24969)
- 2017(48646)
- 2016(26026)
- 2015(29171)
- 2014(28703)
- 2013(28325)
- 2012(25738)
- 2011(22679)
- 2010(22419)
- 2009(20466)
- 2008(19989)
- 2007(17452)
- 2006(15021)
- 2005(13094)
- 学科
- 济(110851)
- 经济(110734)
- 业(100718)
- 企(90637)
- 企业(90637)
- 管理(89410)
- 方法(52280)
- 数学(42617)
- 数学方法(42051)
- 业经(33524)
- 农(33129)
- 财(32340)
- 中国(25086)
- 务(24238)
- 财务(24162)
- 财务管理(24131)
- 技术(23948)
- 农业(23471)
- 企业财务(22893)
- 理论(20383)
- 制(19640)
- 地方(19230)
- 和(19225)
- 学(18560)
- 贸(18538)
- 贸易(18529)
- 划(18035)
- 易(17985)
- 策(16808)
- 环境(16009)
- 机构
- 学院(368557)
- 大学(363924)
- 管理(155104)
- 济(149529)
- 经济(146505)
- 理学(134853)
- 理学院(133544)
- 管理学(131391)
- 管理学院(130722)
- 研究(113170)
- 中国(85192)
- 京(75920)
- 科学(69265)
- 财(66872)
- 农(59049)
- 业大(54981)
- 所(54638)
- 财经(54580)
- 江(53104)
- 中心(52216)
- 经(49826)
- 研究所(49761)
- 北京(47035)
- 农业(46023)
- 范(45070)
- 师范(44651)
- 经济学(43918)
- 州(42867)
- 院(41696)
- 商学(41404)
- 基金
- 项目(255402)
- 科学(203142)
- 研究(188868)
- 基金(186685)
- 家(161168)
- 国家(159765)
- 科学基金(140212)
- 社会(119770)
- 社会科(113649)
- 社会科学(113619)
- 省(100713)
- 基金项目(99634)
- 自然(91537)
- 自然科(89498)
- 自然科学(89479)
- 自然科学基金(87880)
- 教育(86766)
- 划(83123)
- 编号(77355)
- 资助(76112)
- 成果(59993)
- 部(56308)
- 重点(56231)
- 创(55674)
- 发(54168)
- 课题(51825)
- 创新(51400)
- 国家社会(49267)
- 教育部(48789)
- 科研(48646)
- 期刊
- 济(161366)
- 经济(161366)
- 研究(102296)
- 中国(64364)
- 管理(60215)
- 农(54030)
- 财(53780)
- 学报(52651)
- 科学(51025)
- 大学(41333)
- 学学(39230)
- 教育(38000)
- 农业(37970)
- 技术(37384)
- 业经(29272)
- 融(27485)
- 金融(27485)
- 财经(26322)
- 经济研究(24585)
- 经(22612)
- 业(21476)
- 技术经济(21090)
- 问题(21006)
- 科技(18747)
- 现代(17829)
- 财会(17069)
- 商业(17037)
- 理论(16819)
- 图书(16646)
- 版(16437)
共检索到523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笑楠 仲秋雁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软件外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企业技术合作对象的不同,构建企业技术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东软集团的数据模拟了技术合作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并分析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企业与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三种技术合作形式都促进技术能力的提升,其中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影响效果最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学军 郭涛 邓光霁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及外部知识获取路径与技术能力成长的关系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外部知识获取路径的贡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人才引进与培训是提升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的最优路径。最重要的4个子技术能力中,人才引进与培训最适于提升项目管理能力、需求分析能力及项目规模化解决能力,直接的外部知识获取能帮助企业快速掌握方案行业知识。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笑楠 仲秋雁
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提升企业技术能力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依据企业研发投入执行主体的不同,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动态系统模型。通过企业技术能力系统的因果回路图和系统动力学流图的刻画,阐明技术能力发展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东软集团的数据为样本,利用Ven-sim软件进行模型模拟和仿真,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探讨企业内部研发和技术合作研发两种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分析研发工作效率和政府间接支持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扩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和加强税收激励强度都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软件外包企业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春森 梁昌勇 陈蓉
与跨国IT公司合作,进行行业内知识学习和跨行业知识溢出是我国IT服务外包企业快速成长的必由之路。本文在综述知识转移过程、环境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我国IT服务外包企业的知识学习和知识溢出过程,研究专业化软件开发-集成化产品-与流程结合的行业化解决方案-国际化服务交付中的知识转移特征,得出我国IT服务外包企业的成长机理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昌勇 叶春森 汪传雷
基于制造外包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制造外包企业和服务外包企业为研究对象,用企业资源观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外包企业的成长路径及其升级的核心资源、交易成本结构和外包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等问题。研究表明,外包交易成本决定企业成长过程;核心资源是外包企业升级的重要基础;全球价值链竞争力决定外包企业升级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卫 曹建国 易难 雷家骕
本文从合作治理角度实证分析了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产学合作绩效的关系。采用北京地区企业的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方法,本文得到如下结果:第一,事先信任、专用资产、技术属性是影响契约治理的重要因素;第二,专用资产、技术属性对事先信任与契约治理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第三,关系治理机制能够显著的提升合作绩效。而契约治理机制与合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技术合作 契约治理 关系治理 合作绩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允尧
动态环境下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必须获得动态竞争优势,动态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动态能力,而动态创新则是企业动态能力和动态竞争优势的纽带。企业持续成长的机理表现为,以动态能力为支撑,不断进行动态创新,获得动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成长。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创新 动态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笑楠
在分析软件外包企业的技术成长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同质企业技术成长模式选择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技术成长模式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得出结论:企业的技术成长模式选择与其收益密切相关,且受行业内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据此针对企业技术成长策略的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锋
对民营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短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具有较强说服力。采用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范式,从结构性、关系性和认知性维度分析表明,由于规模小、社区环境空间封闭以及家族制的劣根性等特征,民营企业在社会交互系统中既无法占据节点位置,更缺乏持续发展的信任资本,社会资本的严重缺乏影响了其持续成长。通过构建民营企业持续成长的社会资本模型得知,利用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社会化改造,促使民营企业建立一种诚信与创新的组织文化,进而建立企业社会资本的动态提升机制,这是民营企业创造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条可行路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民营企业 持续成长 社会化改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雄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国际技术合作越来越普遍。国际技术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在短时间内提高科技能力、增强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该文基于AJ模型,分别探讨企业吸收能力、政府支持政策与国际技术合作机制间的关系,企业进行国际技术合作的条件、方式及收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丹 赵杨
中国软件企业在技术基础和研发投入方面落后于国外企业,调研发现,一批企业通过服务创新促进技术能力成长,在基础软件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为此,对东软集团的自主创新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软件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机制,研究表明,中国软件企业选择从服务创新入手弥补技术基础的不足,利用开放式创新实现技术能力的快速成长,最终形成了服务创新、基础软件创新和技术能力成长的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志军 刘伟
文章基于"资源-能力-成长"的企业成长理论模型,对服务供应链、组织间网络和动态能力理论进行了梳理,报告了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的网络属性对核心企业成长的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框架,通过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的研究方法,对三个典型民营物流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三个案例的一级编码、二级编码和三级编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可以直接促进物流企业成长;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也可以通过动态能力的作用促进物
关键词:
物流服务 物流集成商 动态能力 企业成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文静
论述了网络化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效用、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成长机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等问题。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呈网络化成长趋势;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影响着企业获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集群的成长速度和成长能力;不同的网络结构模型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中小企业集群随着网络结构模型的转换来演进和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伟华
本文首先从知识观角度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增长进行了细致分析,建立了企业技术能力增长的一般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增长的几个主要特殊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初步揭示了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增长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复杂产品 技术能力 增长机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宿丽霞 杨忠敏 张斌 王兆华
基于对国内主要制造行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数据调查,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我国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主要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企业本身的绿色技术行为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解释系数较大,为0.90;绿色技术本身的成本、难度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解释系数为0.87;外部技术环境压力的解释系数为0.85;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依赖关系的解释系数为0.82;政府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绿色技术合作的相关政策对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绿色技术合作的解释系数为0.71。表明企业本身的绿色技术行为、绿色技术的特征、企业外部环境压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