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4)
- 2023(15785)
- 2022(13711)
- 2021(12959)
- 2020(10992)
- 2019(25070)
- 2018(24966)
- 2017(47316)
- 2016(25413)
- 2015(28756)
- 2014(28063)
- 2013(27175)
- 2012(24634)
- 2011(22032)
- 2010(21692)
- 2009(19599)
- 2008(18907)
- 2007(16134)
- 2006(13814)
- 2005(11669)
- 学科
- 济(96922)
- 经济(96792)
- 管理(77428)
- 业(74703)
- 企(63775)
- 企业(63775)
- 方法(47061)
- 数学(40780)
- 数学方法(40190)
- 中国(25757)
- 农(25643)
- 财(25134)
- 技术(23362)
- 业经(22423)
- 学(20264)
- 地方(18738)
- 制(18221)
- 理论(17831)
- 农业(17302)
- 贸(16718)
- 贸易(16708)
- 易(16235)
- 务(16064)
- 财务(15984)
- 财务管理(15952)
- 和(15526)
- 企业财务(15135)
- 环境(14804)
- 银(14610)
- 银行(14568)
- 机构
- 大学(348587)
- 学院(346926)
- 管理(143011)
- 济(137015)
- 经济(134108)
- 理学(125032)
- 理学院(123731)
- 管理学(121523)
- 管理学院(120879)
- 研究(110163)
- 中国(80702)
- 京(72755)
- 科学(68093)
- 财(61499)
- 所(52741)
- 业大(51615)
- 农(51574)
- 中心(50994)
- 财经(49950)
- 江(48971)
- 研究所(48326)
- 经(45664)
- 范(45526)
- 北京(45290)
- 师范(45092)
- 经济学(41026)
- 院(40890)
- 农业(40167)
- 州(39879)
- 技术(37892)
- 基金
- 项目(247097)
- 科学(195752)
- 研究(182584)
- 基金(179607)
- 家(155786)
- 国家(154484)
- 科学基金(134421)
- 社会(115257)
- 社会科(109201)
- 社会科学(109174)
- 省(96998)
- 基金项目(95876)
- 自然(87385)
- 自然科(85407)
- 自然科学(85388)
- 教育(84892)
- 自然科学基金(83866)
- 划(81310)
- 编号(74569)
- 资助(72744)
- 成果(59008)
- 创(55045)
- 重点(54889)
- 部(54503)
- 发(52005)
- 课题(50838)
- 创新(50756)
- 国家社会(47319)
- 教育部(47284)
- 科研(47023)
- 期刊
- 济(142351)
- 经济(142351)
- 研究(97944)
- 中国(66047)
- 管理(52929)
- 学报(52372)
- 科学(49576)
- 财(46771)
- 农(45572)
- 教育(43051)
- 大学(40863)
- 学学(38303)
- 技术(34290)
- 农业(32107)
- 融(26164)
- 金融(26164)
- 业经(23929)
- 财经(23793)
- 经济研究(22710)
- 经(20333)
- 科技(19194)
- 图书(18424)
- 问题(18240)
- 技术经济(18089)
- 业(16962)
- 理论(16423)
- 版(15573)
- 现代(15190)
- 实践(15119)
- 践(15119)
共检索到491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平 陈红花
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软、硬能力对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对136家中国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技术创新硬能力负向影响开放度显著,软能力与创新开放度正向关系显著。企业可以通过增减研发人员及设备的投入来调整开放度,通过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开放度来获得更多创新源。因此,在企业技术知识积累达到较高水平时要避免开放度下降而减少与外界的协同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双钰 吴和成 翁旻
整合开放式创新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基于中国2000—2018年生物技术领域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组织创新开放度(开放广度、开放深度)对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效应及情境机制。研究表明:开放广度、开放深度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曲线关系,就目前而言,扩大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能有效推动组织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高创新性的组织,创新开放度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态势;对创新能力较低的组织来说,开放广度与组织技术创新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开放深度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此外,局部凝聚性对开放深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起负面调节作用,全局凝聚性反向调节开放广度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查颖冬 梅强 顾桂芳
以环境冗余度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和自主创新理论为基础,探究环境冗余度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将创新开放度分为开放宽度和开放深度,将自主创新能力分为核心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交互学习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宽度在环境冗余度和核心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开放宽度在环境冗余度与集成创新能力、交互学习能力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存在。开放深度在环境冗余度和核心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交互学习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杰 张卓
基于2010—2012年中国176家高技术上市公司数据,从专利技术许可视角,研究外向型开放创新模式下创新开放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对外创新输出的开放程度总体较低,开放广度对企业财务绩效、创新绩效均无显著性影响,开放深度与财务绩效、创新绩效则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外向型开放深度和优化创新广度和深度的协调关系提升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娟 陈国宏 陈国龙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评价指标 产业技术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波 李叔涛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润辉 王伦
探究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内外部机制角度解释企业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11—2019年中国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45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创新开放度均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间的积极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但二者并未在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为企业通过跨领域、跨行业技术融合提升的突破式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为企业从内部提升动态能力与从外部加强跨组织协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段光
从创新资源的视角,分析了横向资源、纵向资源、官产学研资源和商业中介资源4类创新资源的特点,并结合开放广度和开放深度两个维度构建了基于不同类型创新资源的创新开放模型,制定了针对不同类型创新资源的组合开放策略,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创新开放度 创新资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自银 刘强
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网络能力 开放式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静武
开放式创新模式描述了让各种创意流入企业和让各种创意流出企业的必要性。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有利于公司将内部技术和外部技术整合起来,以形成更为复杂的技术组合,用来创造新系统和新架构。技术扩散能力有利于公司将研究成果出售给其他可以将其利用于自身的业务体系的公司,并从中获得额外收入和利润。因此,成功地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要求企业增强吸收能力、转化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刘永安 何家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重点是其构成及评价指标。本文分别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加以评价,认为未来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将会朝着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构成 评价指标 述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亚楼
动态竞争环境下,战略选择和组织适应力理论在分析企业持续成长时都存在着致命的硬伤。本文把企业如何持续成长的问题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持续的问题,系统剖析了这两大理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认为这两大理论在企业与环境相互选择过程中是动态融合的,在根本上是协同演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构建的问题及其驱动因素,并构建了动态环境下企业协同演化的成长模型,以揭示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技术吸收 技术创新 协同演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峰
文章通过对新疆各层次财政性教育经费与新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值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各层次教育投入与新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度。通过关联度的比较分析,新疆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关联度中,中等教育最大、基础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末,由高到低的具体排名顺序为:高中、职业中学、初中、小学、普通高等、成人高等、技工学校。与一般性经验认识不同,高等教育和技工教育的关联度排名靠后,关联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文章认为,应加大高等教育发展力度,主要应从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优化教育
关键词:
教育投资 区域技术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万春阳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陈红花 刘元名
开放度是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核心问题,技术特性是影响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内在因素,创新研发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关联性、技术可显性和技术可模块性,从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地影响创新开放度。实证结果表明,技术的不确定性对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的关联性、可显性及可模块性对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的不确定性随着创新活动的进展而衰减。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模式 创新开放度 技术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