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84)
- 2023(21426)
- 2022(18233)
- 2021(16898)
- 2020(14366)
- 2019(32874)
- 2018(32666)
- 2017(62541)
- 2016(34110)
- 2015(38645)
- 2014(38422)
- 2013(38052)
- 2012(35343)
- 2011(31901)
- 2010(32110)
- 2009(29712)
- 2008(29682)
- 2007(26768)
- 2006(23540)
- 2005(21148)
- 学科
- 济(145629)
- 经济(145476)
- 业(113573)
- 管理(107758)
- 企(98956)
- 企业(98956)
- 方法(63849)
- 数学(52734)
- 数学方法(52041)
- 农(41761)
- 财(40057)
- 中国(39134)
- 业经(38830)
- 地方(31518)
- 学(28877)
- 农业(28613)
- 制(27668)
- 务(27526)
- 财务(27432)
- 财务管理(27380)
- 技术(26958)
- 理论(26025)
- 贸(25969)
- 贸易(25950)
- 企业财务(25945)
- 易(25145)
- 和(24324)
- 银(22396)
- 银行(22329)
- 环境(21519)
- 机构
- 学院(490761)
- 大学(487913)
- 济(197520)
- 管理(193911)
- 经济(193183)
- 理学(166048)
- 理学院(164213)
- 研究(163769)
- 管理学(161351)
- 管理学院(160457)
- 中国(125003)
- 京(105103)
- 科学(101716)
- 财(91454)
- 农(84199)
- 所(83406)
- 研究所(75425)
- 江(75347)
- 中心(75135)
- 业大(73606)
- 财经(72239)
- 北京(66751)
- 农业(65840)
- 经(65526)
- 范(64135)
- 师范(63477)
- 州(60742)
- 院(59386)
- 经济学(58447)
- 技术(54215)
- 基金
- 项目(324214)
- 科学(254608)
- 研究(237197)
- 基金(232910)
- 家(202812)
- 国家(201012)
- 科学基金(173041)
- 社会(147980)
- 社会科(140186)
- 社会科学(140147)
- 省(128938)
- 基金项目(123179)
- 自然(112934)
- 自然科(110330)
- 自然科学(110299)
- 教育(109704)
- 自然科学基金(108344)
- 划(107433)
- 编号(97625)
- 资助(96251)
- 成果(78753)
- 重点(72515)
- 发(71362)
- 部(70824)
- 创(69453)
- 课题(67587)
- 创新(64403)
- 科研(61805)
- 教育部(60477)
- 国家社会(60165)
- 期刊
- 济(223396)
- 经济(223396)
- 研究(143392)
- 中国(99689)
- 农(76936)
- 学报(76239)
- 管理(75683)
- 财(73475)
- 科学(70768)
- 大学(57816)
- 教育(57408)
- 学学(54351)
- 农业(52879)
- 技术(47684)
- 融(44108)
- 金融(44108)
- 业经(38526)
- 财经(35500)
- 经济研究(34570)
- 经(30509)
- 业(30165)
- 问题(29056)
- 技术经济(26768)
- 图书(24970)
- 科技(23951)
- 版(22968)
- 商业(22759)
- 现代(22745)
- 统计(22661)
- 理论(22605)
共检索到738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力勇
根据新的创新分类方法,中国企业的创新分布呈现出在外围创新领域表现活跃,在核心创新领域的能力积累较慢,在系统创新领域缺乏显著作为的特征,从产品结构与竞争策略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一分布特征与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结构特点和竞争策略的选择有关。虽然中国企业在外围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竞争绩效,但相对于系统创新,外围创新所创造的竞争优势维持时间较短,而源于系统创新的竞争优势则持续时间较长,系统创新是企业内在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中国企业应在系统创新领域努力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晔枫 郭霞
伴随对技术创新的深入研究,许多与之直接相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比如,技术创新与"总经济价值"的关系问题;"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冲突问题;技术进步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和性问题等。只有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有助于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中东
本文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内涵、功能及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驱动机制 ,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秋满 黄友松
发展是硬道理,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支撑国家经济支柱的企业同样如此。当代企业应该以什么方式发展,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命题相一致,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着手,分析了我国企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了几点基于组织创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建会 李先国
基于中东部部分省份民营企业的样本数据,确立了民营企业其技术创新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中介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同技术创新在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都分别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管理创新在民营企业中无法对其可持续发展起到影响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 可持续发展 中介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建会 李先国
基于中东部部分省份民营企业的样本数据,确立了民营企业其技术创新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其中介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创新同技术创新在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都分别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管理创新在民营企业中无法对其可持续发展起到影响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民营企业 可持续发展 中介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用心 万辅彬 万锋锋
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反思技术创新与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过程中,借鉴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观。但是随着技术创新模式变化和新的资源配置手段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的缺陷凸显,只有将创新的集成模式和技术预见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手段结合起来,建立基于技术预见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可持续发展 技术预见 技术创新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经纶 张琪睿
研究阐述了新能源企业研发投入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机制以及技术创新的二维传导机制,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对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呈现正“U”型;研发投入对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的影响均呈倒“U”型,并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作用于可持续发展绩效。研究结论为我国新能源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屹 于跃奇 李丹
文章选取2017年创业板46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计算。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政府补助三者之间的分析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政府补助在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育红 张志勇
传统技术创新以熊彼特理论为基础,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生态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源环境约束强度增大条件下,能够满足人类生态需求,减少生产与消费边际外部费用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落实为行动,传统技术创新亟需向生态技术创新转化。从理论上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实践中科学制定政策,从而引导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关键词:
传统技术创新 生态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长海
中小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殊性决定其在创新过程中必须得到金融、财税、政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然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金融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公双雷 胡盛强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物流业不断加快改革与创新,并借助环境规制等措施促使其朝绿色化方向转型。本文基于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物流公司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物流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开颜
本文采用2010-2020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对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考察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类要素禀赋投入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从要素禀赋投入角度来看,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可以显著正向推动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劳动力要素对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正向推动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技术要素的交互作用对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具备显著正向影响,但技术创新和资本要素及劳动力要素的交互作用对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具备显著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是促进流通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要素禀赋的投入可以进一步放大该作用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