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3)
- 2023(16248)
- 2022(14137)
- 2021(13051)
- 2020(11100)
- 2019(25704)
- 2018(25769)
- 2017(50101)
- 2016(27321)
- 2015(31083)
- 2014(31338)
- 2013(31039)
- 2012(28590)
- 2011(25746)
- 2010(25513)
- 2009(23170)
- 2008(22667)
- 2007(20094)
- 2006(17066)
- 2005(14619)
- 学科
- 济(114500)
- 经济(114385)
- 管理(81132)
- 业(77725)
- 企(64406)
- 企业(64406)
- 方法(56583)
- 数学(49733)
- 数学方法(49109)
- 农(30591)
- 财(27666)
- 中国(26672)
- 学(25175)
- 业经(24965)
- 地方(22666)
- 技术(20793)
- 农业(20432)
- 贸(20291)
- 贸易(20287)
- 易(19679)
- 环境(19665)
- 制(18334)
- 理论(18293)
- 务(18223)
- 财务(18138)
- 财务管理(18097)
- 和(18084)
- 企业财务(17105)
- 划(15866)
- 银(14982)
- 机构
- 学院(394250)
- 大学(393744)
- 管理(158790)
- 济(156457)
- 经济(153077)
- 理学(138697)
- 理学院(137224)
- 管理学(134712)
- 管理学院(134022)
- 研究(126949)
- 中国(91678)
- 京(82738)
- 科学(81539)
- 财(67925)
- 农(66314)
- 所(63878)
- 业大(62397)
- 研究所(58708)
- 中心(58674)
- 江(56227)
- 财经(55909)
- 农业(52409)
- 北京(51645)
- 范(50776)
- 经(50767)
- 师范(50250)
- 经济学(46717)
- 院(46140)
- 州(45882)
- 技术(43274)
- 基金
- 项目(275297)
- 科学(215531)
- 基金(198677)
- 研究(198260)
- 家(173416)
- 国家(172037)
- 科学基金(147742)
- 社会(123217)
- 社会科(116872)
- 社会科学(116839)
- 省(109178)
- 基金项目(106253)
- 自然(98014)
- 自然科(95674)
- 自然科学(95648)
- 自然科学基金(93890)
- 教育(91466)
- 划(91377)
- 资助(82445)
- 编号(81218)
- 成果(64006)
- 重点(61519)
- 部(60294)
- 发(58729)
- 创(57324)
- 课题(55362)
- 创新(53535)
- 科研(53172)
- 教育部(51331)
- 大学(51026)
- 期刊
- 济(162721)
- 经济(162721)
- 研究(106911)
- 中国(67024)
- 学报(63981)
- 农(59037)
- 科学(58414)
- 管理(55025)
- 财(51922)
- 大学(47916)
- 学学(45339)
- 农业(41271)
- 教育(40184)
- 技术(37562)
- 业经(28194)
- 融(27429)
- 金融(27429)
- 财经(26286)
- 经济研究(25911)
- 经(22453)
- 问题(21718)
- 业(21541)
- 技术经济(21100)
- 科技(19919)
- 图书(19810)
- 统计(18710)
- 版(18680)
- 理论(18657)
- 商业(18101)
- 资源(17629)
共检索到548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秀粉
低碳技术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低碳技术,才能使低碳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起来。与传统的技术创新相比,低碳技术的创新目标、创新内容与渠道、创新边际外部成本、创新驱动因素各有不同。只有明确低碳技术的创新目标,了解其创新内容、成本与驱动力的不同,才能大力促进技术创新。现有的低碳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低碳产业发展中,各类产业相结合,其中最有代表的有化石燃料低碳化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能源高效化产业、低碳型消费产业以及低碳型服务产业等。
关键词:
技术分析 低碳产业 生态环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东昌
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能耗,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耗能情况,从而引出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能耗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太寿 李淑涵
低碳技术作为一门高新技术,从研发、推广到应用的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现阶段我国低碳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及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转化低碳技术成果的企业开展调查,拟从政府、科研院校、企业、中介及市场五个维度建立测量指标,观测企业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企业在低碳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提取,以期找出企业转化低碳技术成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技术 成果转化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冉春红 阳晓君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产业集成 动力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冉春红 阳晓君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产业集成 动力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庆建 温作民 张敏新
文章分析了林业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的背景、面临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林业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的经济学机制;提出了林业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框架模型。针对典型的制浆造纸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措施及成本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构建了林业产业相关气候环境政策的历史演进图。林业产业的低碳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据一定的社会技术模型,融合企业创新过程、商业战略、社会接受度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技术可行、成本最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林业产业 低碳 技术创新 政策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文强 于忠萍 雷明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与产业优化转型,研究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Topsis法对2007—2022年三省的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并基于脱钩理论与协同学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8—2022年三省各自的脱钩状态与协同效应演化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华中三省的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和低碳经济综合指数不断提高,整体发展趋势良好。(2)大多数年份三省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增长速度低于低碳经济综合指数增长速度;湖北率先达到理想的扩张负脱钩状态,湖南次之。(3)2008—2022年三省的协同效应一直较弱,且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特征;整体来看,湖北的协同水平略高于河南和湖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文强 于忠萍 雷明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实现经济低碳化发展与产业优化转型,研究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南、湖北和湖南三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Topsis法对2007—2022年三省的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指标进行综合测评,并基于脱钩理论与协同学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2008—2022年三省各自的脱钩状态与协同效应演化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华中三省的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和低碳经济综合指数不断提高,整体发展趋势良好。(2)大多数年份三省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产业结构综合指数增长速度低于低碳经济综合指数增长速度;湖北率先达到理想的扩张负脱钩状态,湖南次之。(3)2008—2022年三省的协同效应一直较弱,且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特征;整体来看,湖北的协同水平略高于河南和湖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萍
选择适当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方法事关绿色经济新常态和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省域低碳竞争力的研究,提出基于终端能源消费角度的微观低碳竞争力指数,对我国其中的30个省(区、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和实证分析,选取经济总量前五的省份及京津沪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萍
内容提要:选择适当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方法事关绿色经济新常态和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省域低碳竞争力的研究,提出基于终端能源消费角度的微观低碳竞争力指数,对我国其中的30个省(区、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排名和实证分析,选取经济总量前五的省份及京津沪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荣生 刘传扬
通常情况下认为碳排放强度降低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结果,但本文通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相关数据,基于VEC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低碳、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定量分析了碳强度、TFP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影响,发现碳排放强度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碳排放强度变动对第三产业比重具有显著影响,降低碳排放强度,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应与发展低碳经济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艳萍 董瑜 韩涛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构建关键技术识别分析框架,可为产业、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专利共被引聚类获得若干个聚类簇;再通过领域专家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最后从专利活动和专利质量两个维度对聚类簇进行专利组合分析,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和被引频次均较高的专利簇即为关键技术。[结果/结论]与已有方法比较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识别产业关键技术,还能在中观的产业层面揭示出切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方向,也可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不同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共被引聚类 专利组合分析 产业关键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德银 王习春
以龙头企业、农户、政府、消费者的低碳技术与模式的预期收益调查为基础进行博弈分析,并进行配对检验,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消费者对低碳技术与模式预期不高,消费者不愿支付较高价格且没有低碳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形成了企业和农户都不采用低碳技术与模式的非合作策略均衡。打破不合作均衡的政策关键是:提高消费者低碳农产品预期,降低安全低碳技术与模式的投资与成本,提高收益预期,同时提高高碳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行政成本和赔偿成本,使其亏损。主要政策建议是:长远来看,通过广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低碳生活和低碳产品的效用,进而提高低碳农产品的价格支付愿意,着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而基础作用。近期政府实施生产者补贴或价格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吴莲
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将碳排放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低碳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文章在马克思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理论模型中引入低碳技术要素,建立了包含低碳技术的新的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理论模型。文章通过这个模型论证了低碳技术对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作用机制,具体分析了低碳技术研发的推动作用、低碳技术扩散的实现和强化机制以及与国际合作的资源配置效应等。文章利用OECD 9个国家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低碳技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
关键词:
社会总产品 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 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