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8)
- 2023(13494)
- 2022(11362)
- 2021(10555)
- 2020(8524)
- 2019(19922)
- 2018(19765)
- 2017(37984)
- 2016(20178)
- 2015(22589)
- 2014(22428)
- 2013(21712)
- 2012(19853)
- 2011(17781)
- 2010(17907)
- 2009(16053)
- 2008(15335)
- 2007(13300)
- 2006(11695)
- 2005(10358)
- 学科
- 济(91021)
- 经济(90940)
- 业(55709)
- 管理(54792)
- 企(43534)
- 企业(43534)
- 方法(40495)
- 数学(35580)
- 数学方法(34936)
- 农(26113)
- 中国(25954)
- 地方(21450)
- 业经(20685)
- 财(19125)
- 农业(18217)
- 理论(16003)
- 贸(15169)
- 贸易(15155)
- 学(14994)
- 易(14654)
- 制(14496)
- 银(13861)
- 银行(13844)
- 融(13420)
- 金融(13416)
- 行(13307)
- 和(13179)
- 环境(13037)
- 技术(12929)
- 发(12203)
- 机构
- 学院(280114)
- 大学(277446)
- 济(118980)
- 经济(116701)
- 管理(112707)
- 理学(97646)
- 理学院(96665)
- 管理学(94728)
- 管理学院(94204)
- 研究(89728)
- 中国(68863)
- 京(57881)
- 财(52759)
- 科学(52208)
- 中心(42594)
- 所(42493)
- 财经(42373)
- 农(41393)
- 江(40909)
- 业大(38996)
- 经(38654)
- 研究所(38497)
- 经济学(37051)
- 范(36914)
- 师范(36585)
- 北京(36132)
- 经济学院(33329)
- 州(32891)
- 院(32863)
- 农业(31779)
- 基金
- 项目(190697)
- 科学(152974)
- 研究(143095)
- 基金(139384)
- 家(119837)
- 国家(118824)
- 科学基金(104507)
- 社会(92192)
- 社会科(87491)
- 社会科学(87468)
- 省(75054)
- 基金项目(73091)
- 教育(67452)
- 自然(66544)
- 自然科(65082)
- 自然科学(65071)
- 自然科学基金(63880)
- 划(62541)
- 编号(59203)
- 资助(57055)
- 成果(46752)
- 发(44028)
- 重点(42851)
- 部(42363)
- 创(40617)
- 课题(40204)
- 国家社会(38354)
- 创新(37804)
- 教育部(37305)
- 人文(36662)
- 期刊
- 济(128656)
- 经济(128656)
- 研究(80894)
- 中国(57077)
- 管理(42536)
- 财(39387)
- 农(37954)
- 学报(36670)
- 科学(36488)
- 教育(34821)
- 大学(29882)
- 技术(29090)
- 学学(27792)
- 农业(26156)
- 融(25472)
- 金融(25472)
- 业经(22569)
- 经济研究(21150)
- 财经(20609)
- 经(17766)
- 问题(16754)
- 统计(14720)
- 技术经济(14483)
- 图书(13974)
- 业(13794)
- 策(13364)
- 商业(13336)
- 理论(13079)
- 资源(12268)
- 现代(12208)
共检索到410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经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也逐渐成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新热点。文章以此问题为背景,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扩展的ECM-ISC得到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型,以期概括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微观机理。该模型归纳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薇薇 柏露
文章基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和承诺信任理论,探索了承包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前导因素及影响效应。通过对威客中国等众包社区用户进行数据采集,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满意度、承诺、习惯是正向影响承包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满意度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信任具有中介调节作用;感知有用性是影响满意度最显著的ECM关键因素,期望确认度和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均有比较重要的正向影响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齐晓云 段伟花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信任因素模型,提出一个分析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意向的整合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采用AMOS对研究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移动商务 ECM信任因素模型 持续使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如宇
随着3G移动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使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的用户将愈来愈多,有必要对影响用户进行移动学习的前置性和潜在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在科技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移动性价值、感知娱乐性等因素,构建了针对移动学习的扩展式科技接受模型,对影响我国移动手机用户选择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性探究和解析。
关键词:
移动学习 科技接受模型 使用态度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王菲 张新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移动搜索已成为用户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以此为背景,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Bhattacherjee(2008)的扩展ECM-ISC模型,提出并证明了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图4。表1。参考文献36。
关键词:
移动搜索用户 信息行为 行为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子明 周知
大数据环境导致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产生,知识服务机构的服务模式也已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知识资源存在动态复杂的关系,科研用户需求更加多样,传统文本信息检索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移动视觉搜索在搜索方式上可以满足泛在环境下用户对知识服务的要求,在检索内容上满足用户对图像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文本信息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在分析移动视觉搜索模型构建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数据环境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移动视觉搜索模型,为移动视觉搜索理论的深入和其在知识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拓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 云存储 科研用户 移动视觉搜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猛 朱庆华
[目的/意义]为提升移动视觉搜索(Mobile Visual Search, MVS)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探究影响MVS用户体验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以期为MVS的管理者、设计者及运营商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将S-O-R模型与EDT模型整合,结合MVS系统特征、认知要素、情感体验和失验(disconfirmation)等,构建MVS用户体验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和设计调查问卷,并针对淘宝和京东的MVS用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数据,在排除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下对测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进行评估。[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准确性和完整性正向显著影响信息质量,灵活性正向显著影响系统质量,移情性正向显著影响服务质量,并通过感知有用性、有用性失验、感知愉悦性和愉悦性失验等影响满意度,进而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本研究所揭示的影响MVS用户体验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将为改善MVS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邓李君 杨文建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验证用户因素对大学生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以EECM-ISC为基础,融合用户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大学生对于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数据,结合α系数、CR值、问项均值、因子载荷分析等证明用户因素对于大学生持续性使用移动图书馆行为的重要性仅次于信息质量,高于系统质量与服务质量。建议图书馆通过图书馆培训、文献检索课、1小时讲座、移动图书馆检索大赛等方式培养用户使用移动图书馆的能力,结合辅助资源系统将移动图书馆的运用融入到课业学习中,使大学生形成使用兴趣并最终达到持续使用移动图书馆的目的,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伟 王清 刘和海 张旭航
“停课不停学”给予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新的契机,当回归常态化教学,持续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支持大学生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基于ECM—ISC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提出直接作用及中介效应的复合研究模型及相应假设,着重关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满意度、学生初始意愿及教师引导因素对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以疫情期间初始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后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逐层线性回归及构造中介效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结果发现,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满意度及学生的初始使用意愿均对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及满意度是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同时具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根据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积极发挥教师引导大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持续使用的正面效应;全面提升大学生持续使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化水平;建设指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多维联动的网络学习空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鲁川 孙凯
移动数字阅读服务是提供内容服务的一种移动商务模式,它将真正实现出版与阅读的"低碳"和"绿色",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以此为问题背景,对于用户初始采纳后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模式进行深度综述及理论建模,并采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理论意义上看,将会丰富与深化信息系统(IS)持续使用理论体系,以期揭示和预测移动数字阅读用户的行为规律;从实践角度看,将有助于把握中国文化情境下移动数字阅读价值链的关键成功因素,从而为移动数字阅读这一新兴电子商务实践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雷晶 李霞
文章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消费者的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对移动支付的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态度决定了消费者的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个人创新性、主观规范则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扩展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支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一鸣 李倩
[目的/意义]提取用户移动端网络搜索系统使用及切换的完整路径,揭示不同网络搜索系统使用路径在过程、结果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过程]采用实验研究法,并结合问卷与访谈,从移动端搜索系统使用的视角,设计两个不同主题下的复杂搜索任务,以搜索系统作为节点对用户的搜索系统使用路径进行提取,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发现并总结移动端用户搜索系统使用路径的多种特定模式,从搜索过程、搜索结果、探寻式搜索表现3个方面对每种模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结论]移动端用户在不同的任务主题下对搜索系统的偏好存在差异,用户搜索系统使用路径存在特定的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用户对搜索路径的评价存在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继民 李雷明子 孟凡 郑玉凤
认为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特征与规律的发现,对移动搜索服务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国内某大型学术类网站一批包含300余万条有效记录的日志数据,分析查询串、搜索时间的分布、搜索会话、移动搜索设备终端等我国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的基本特征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PC搜索相比,移动用户的查询时间分布更均匀,会话更短,使用查询推荐比例更少,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用户搜索更频繁。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用户行为分析 Web日志挖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四清 王博 乔路
文章从移动电商用户角度出发,引入风险容忍度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功能性和情感性两个维度,提出了风险容忍度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的假设,构建了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风险容忍度对其持续使用意愿的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合样本数据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用户行为惯性正向作用于功能性和情感性风险容忍度,功能性和情感性风险容忍度又进一步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新华 齐晓云 段伟花
不同研究背景下ECM模型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在检索主要的学术数据库中关于ECM模型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整合分析法对模型中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验证ECM模型的有效性;并对用户类型、IT类型和文化类型对ECM模型的调节作用进行探索性分析,指出ECM模型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ECM模型 整合分析 信息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