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4)
- 2023(16900)
- 2022(14408)
- 2021(13240)
- 2020(11367)
- 2019(26481)
- 2018(26105)
- 2017(50094)
- 2016(26997)
- 2015(30682)
- 2014(30684)
- 2013(30103)
- 2012(28121)
- 2011(25338)
- 2010(25750)
- 2009(23798)
- 2008(23512)
- 2007(21013)
- 2006(18269)
- 2005(16338)
- 学科
- 济(120679)
- 经济(120562)
- 业(77023)
- 管理(76369)
- 企(62587)
- 企业(62587)
- 方法(56634)
- 数学(50575)
- 数学方法(49825)
- 中国(32337)
- 农(31603)
- 财(30064)
- 地方(26389)
- 业经(25333)
- 贸(22099)
- 贸易(22083)
- 学(21536)
- 农业(21415)
- 易(21368)
- 制(20185)
- 务(19394)
- 财务(19320)
- 财务管理(19272)
- 理论(18526)
- 企业财务(18360)
- 融(18196)
- 金融(18193)
- 银(18024)
- 银行(17980)
- 行(17163)
- 机构
- 学院(388714)
- 大学(387996)
- 济(161932)
- 经济(158674)
- 管理(151561)
- 理学(131000)
- 理学院(129543)
- 研究(129401)
- 管理学(126966)
- 管理学院(126239)
- 中国(97734)
- 京(81828)
- 科学(78294)
- 财(73987)
- 所(64876)
- 农(63813)
- 中心(60259)
- 财经(58919)
- 研究所(58738)
- 江(58167)
- 业大(57403)
- 经(53475)
- 北京(51662)
- 范(50671)
- 师范(50158)
- 农业(50007)
- 经济学(49405)
- 院(46539)
- 州(46336)
- 经济学院(44665)
- 基金
- 项目(258954)
- 科学(204823)
- 基金(188423)
- 研究(187872)
- 家(164432)
- 国家(162830)
- 科学基金(140520)
- 社会(119068)
- 社会科(113015)
- 社会科学(112977)
- 省(101872)
- 基金项目(98938)
- 自然(91784)
- 自然科(89743)
- 自然科学(89722)
- 教育(88875)
- 自然科学基金(88153)
- 划(85772)
- 资助(78835)
- 编号(76522)
- 成果(62014)
- 重点(58399)
- 部(57549)
- 发(57533)
- 创(54075)
- 课题(53073)
- 创新(50396)
- 科研(49924)
- 教育部(49789)
- 国家社会(49102)
- 期刊
- 济(175538)
- 经济(175538)
- 研究(111464)
- 中国(76302)
- 学报(59214)
- 财(58319)
- 农(57485)
- 管理(56306)
- 科学(54770)
- 大学(45774)
- 教育(44276)
- 学学(42920)
- 农业(39244)
- 技术(36991)
- 融(36216)
- 金融(36216)
- 财经(29089)
- 业经(29017)
- 经济研究(28745)
- 经(24921)
- 问题(23130)
- 业(21688)
- 统计(21657)
- 技术经济(20220)
- 贸(19639)
- 策(19637)
- 图书(18328)
- 商业(18186)
- 版(18136)
- 决策(17844)
共检索到576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真 陈晓飞
在IDP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因素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以制度因素为切入点进行了IDP模型的扩展,运用新兴经济体11国2002-2013年的数据,以金融制度、贸易制度、税收制度为切入点,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投资理论的内涵进行了补充。主要结论:(1)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IDP框架具有解释力,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外资流入都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发展;(2)对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垄断性金融制度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壁垒对于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抑制作用;(4)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税收制度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十分显著。
关键词:
IDP 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中元
本文采用2007-2011年中国对155个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量数据,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Panel Threshold Regression,PTR)考查东道国制度质量与双边投资协议(BIT)对中国OFDI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制度质量、双边投资协议对中国的OFDI的影响有明显的区制差异:制度质量的提高会促进中国OFDI流向低收入和高收入水平经济体以及中、小规模OFDI存量经济体;签署双边投资协议促进中国OFDI流向大规模OFDI存量经济体。但双边投资协议与东道国制度质量水平的提高并无助于中国OFDI流向中等收入水平经济体;双边投资协议还抑制了中国OFDI流向中、小规模O...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道明 田志宏
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量大幅上升,引起了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忧虑。识别粮食进口的决定因素,有助于制定准确的粮食安全政策。本文基于供需平衡视角构建了粮食进口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128个国家196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旨在大视野下获取国际经验。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粮食进口的影响具有"倒N型"曲线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即粮食进口在经济发展早期趋于下降,之后随着经济增长而攀升,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再次降低;耕地资源越丰裕的国家越早跨越转折点,从而进入粮食进口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发展阶段。研究还发现,增加库存水平有助于平抑粮食进口。基于中国宏观数据的分析发现,经济增长是影响中国粮食进口的核心因素,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粮食进口依赖将持续加深。不过,考虑到粮食进口具有趋于下降的长期趋势,政策制定者应注意避免延续以往依靠强力措施刺激粮食增产的做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娟娟 梁莹莹 张加恩
本文在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特质的分析,从投资战略和不同性质东道国分类等全新的角度构建我国ODI投资的模式和分析框架。本文贡献在于全面考虑影响中国ODI的市场、自然资源、技术管理、金融服务、贸易壁垒、通货膨胀与双边汇率等因素作用的强度和效果;选取我国对外投资前100名中具有代表性的73个国家2000年至2010年的面板数据,依据不同东道国类型ODI动因差异,采用分类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低度开发国家不同的投资模式。本文研究为进一步确定我国对不同东道国ODI的发展目标及今后政府对我国ODI发展相应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市场规模、企业平均规模、市场发育程度、附加值率、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政策是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劳动力成本可能并不是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或者这一优势正在弱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和政策涵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王林
什么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以往文献存在一定的争论,有观点认为市场因素最主要,还有观点认为前期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对当前服务业FDI的流入最重要。本文利用我国1997~2008年各服务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没有前期服务业FDI流入时,我国的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率及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而存在前期服务业FDI时,制造业FDI、前期服务业FDI的流入,即集聚因素成为吸引服务业FDI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庞磊 朱彤
利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库1979—2020年以及历年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各省(区、市)统计年鉴中国双向直接投资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扩展的投资发展路径(IDP)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方法,构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对外直接投资(OFDI)联动发展的双向直接投资指数(TDI),进行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增长质量效应分解与指数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受到贸易开放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区域沿边的正向推动和环境规制的抑制;双向直接投资增长存在门槛效应,由"低门槛"向"高门槛"迈进,增长方式呈现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的态势,双向直接投资增长效应存在区域差异,中部地区发展稳健,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呈现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相似的发展态势。此外,通过对比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中国双向直接投资增长效应,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双向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林 谢伟 何红光
本文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并考察了影响OFDI就业效应的相关变量的作用程度和门限特征。研究发现:OFDI对于我国国内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促进作用呈现东、中、西部逐步递减的趋势。OFDI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等渠道来传导,OFDI存量大小、投资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刚性和对外开放程度对OFDI的就业效应存在门槛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就业 门限面板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林 谢伟 何红光
本文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OFDI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并考察了影响OFDI就业效应的相关变量的作用程度和门限特征。研究发现:OFDI对于我国国内就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促进作用呈现东、中、西部逐步递减的趋势。OFDI对就业的影响通过对外贸易、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等渠道来传导,OFDI存量大小、投资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刚性和对外开放程度对OFDI的就业效应存在门槛影响。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就业 门限面板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伟 刘牧鑫
文章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研究了FD I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区位决定。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只是对参数进行"平均"或"全局"估计,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进行的"局部"估计,能够反映参数在不同空间的空间非平稳性。研究结果发现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集聚因素是影响FD I分布的重要因素。各因素在不同城市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恺钧 胡树丽
基于"金砖四国"1995-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以邓宁(Dunning)的IDP理论为基础,将制度因素纳入其分析框架,从投资母国的视角,研究了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外资流入量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则与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呈负相关性;政府治理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性但效果不显著。最后,对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新兴市场国家 制度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郑思齐 Anett Hofmann
全球正在经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识别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对于各国制定科学的城市化战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联合国WUP数据库和最新WDI数据库,以全世界229个国家1950—2010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等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工具变量法对决定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非农化(第二、三产业GDP比重)和人力资本水平(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工业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分别增加0.9、2.0和0.4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尝试,利用该跨国模型,本文估计了中国2010年"基于国际...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琰欣 屈小娥 赵昱钧
基于区域创新系统和非线性的"双重维度",采用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结果发现:近十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地逆向推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这种积极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总体呈现出显著的"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非线性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还不太明显,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吸收能力显著地正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等吸收能力水平达到一定条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驱动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创新溢出;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注重加强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支持和市场化进程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新常态下广大中西部地区省份有效摆脱"走出去困境"的重要突破口。以上结论的发现,对新常态下中国更好地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变量选择有助于简化模型,提高估计和预测的精度,但目前鲜有涉及面板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的研究。本文在ALASSO的基础上提出了SSAR-ALASSO法,该法的核心在于惩罚函数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构建。SSAR-ALASSO在变量和参数的对应关系、惩罚函数的选择、特殊参数的取值区间以及适用模型等方面与ALASSO存在差异。模拟结果显示,SSAR-ALASSO法在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的精度两方面均表现良好,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表现效果更佳。本文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实证中采用SSAR-ALASSO法对ST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蒋青嬗 韩兆洲
变量选择有助于简化模型,提高估计和预测的精度,但目前鲜有涉及面板半参数空间自回归模型变量选择的研究。本文在ALASSO的基础上提出了SSAR-ALASSO法,该法的核心在于惩罚函数的选择和目标函数的构建。SSAR-ALASSO在变量和参数的对应关系、惩罚函数的选择、特殊参数的取值区间以及适用模型等方面与ALASSO存在差异。模拟结果显示,SSAR-ALASSO法在变量选择的准确性和参数估计的精度两方面均表现良好,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表现效果更佳。本文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实证中采用SSAR-ALASSO法对STIRPAT模型进行变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人均财富、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集聚显著影响碳排放量,城市化、对外开放、能源价格和环境政策对碳排放量无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