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32)
- 2023(18857)
- 2022(16009)
- 2021(15152)
- 2020(12603)
- 2019(29585)
- 2018(29277)
- 2017(55711)
- 2016(29923)
- 2015(34080)
- 2014(33986)
- 2013(33436)
- 2012(31186)
- 2011(28177)
- 2010(28337)
- 2009(26026)
- 2008(25954)
- 2007(22807)
- 2006(19767)
- 2005(17848)
- 学科
- 济(129232)
- 经济(129102)
- 管理(81046)
- 业(79896)
- 企(64035)
- 企业(64035)
- 方法(57309)
- 数学(50359)
- 数学方法(49592)
- 中国(37495)
- 农(34957)
- 财(30863)
- 贸(29850)
- 贸易(29830)
- 易(28937)
- 地方(28707)
- 业经(27239)
- 学(25145)
- 农业(23323)
- 制(23088)
- 银(20357)
- 银行(20323)
- 融(20053)
- 金融(20050)
- 理论(19969)
- 行(19478)
- 和(18955)
- 务(18940)
- 财务(18862)
- 财务管理(18813)
- 机构
- 学院(424904)
- 大学(424615)
- 济(179774)
- 经济(176121)
- 管理(160705)
- 研究(148857)
- 理学(138288)
- 理学院(136674)
- 管理学(133974)
- 管理学院(133180)
- 中国(113080)
- 京(90906)
- 科学(89633)
- 财(80698)
- 所(75043)
- 农(70365)
- 研究所(68218)
- 中心(68076)
- 财经(64208)
- 江(63121)
- 业大(61573)
- 经(58366)
- 北京(57737)
- 范(56878)
- 师范(56334)
- 经济学(55559)
- 农业(55191)
- 院(53940)
- 州(50588)
- 经济学院(50098)
- 基金
- 项目(282613)
- 科学(222840)
- 研究(206136)
- 基金(205654)
- 家(180098)
- 国家(178405)
- 科学基金(152506)
- 社会(130950)
- 社会科(124105)
- 社会科学(124072)
- 省(109658)
- 基金项目(107572)
- 自然(98506)
- 自然科(96252)
- 自然科学(96226)
- 教育(95878)
- 自然科学基金(94494)
- 划(93006)
- 资助(85682)
- 编号(83133)
- 成果(67875)
- 重点(64104)
- 发(63243)
- 部(63081)
- 创(58760)
- 课题(58159)
- 创新(54962)
- 国家社会(54579)
- 科研(54476)
- 教育部(54221)
- 期刊
- 济(196570)
- 经济(196570)
- 研究(125770)
- 中国(85134)
- 学报(65305)
- 农(64061)
- 财(62948)
- 科学(61259)
- 管理(59493)
- 大学(50018)
- 教育(48005)
- 学学(46828)
- 农业(44122)
- 技术(39070)
- 融(39019)
- 金融(39019)
- 经济研究(32990)
- 业经(31598)
- 财经(31281)
- 经(27043)
- 问题(26555)
- 贸(25672)
- 业(25174)
- 国际(22904)
- 统计(22112)
- 技术经济(21190)
- 世界(20882)
- 版(20237)
- 图书(19967)
- 策(19865)
共检索到639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丹
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是目前唯一能够准确测度贸易成本弹性的模型。本文在其基础上从贸易成本的四个维度(生产型、制度型、组织型、交易型)将影响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纳入到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对其进行扩展,并利用扩展后的模型对中国与主要亚太国家21大类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分别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上述国家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均可提高双边贸易量。然而中国出口与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差值均为负,中国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不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可以优先考虑本国优势产品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对于不同的亚太国家具有不同的优势产品,需要兼顾不同类型国家,实现亚太地区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丹
传统引力模型基本以CES效用函数为基础,无法测度贸易成本降低对不同贸易伙伴国间贸易流量的差异化影响程度,Novy(2012)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弥补了该不足。本文对2000~2010年金砖五国双边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金砖五国贸易成本弹性在[245,0.48]间取值不等,变化幅度较大。俄罗斯平均贸易成本弹性最高,南非次之,中国最低。南非对巴西和中国贸易成本弹性差值比最高,说明降低贸易成本对贸易小国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丹 远铜 何君
本文在测度贸易成本弹性的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贸易国民主水平作为政治因素对模型加以改进,并以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亚太地区21个国家为观测样本,对中美28章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中美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且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潜力。第二,中美贸易成本弹性差值排名前三,通过降低农产品贸易成本将使双方获益较多。第三,在亚太地区,中美不仅具有共同的贸易优先国,且具有相同的降低贸易成本优势产品。因此,中美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与亚太地区第三国在具体农产品贸易领域加深合作,实现亚太地区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丹 何君
基于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金砖国家有关农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各项农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说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量;然而,中国出口与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差值均为负,显示出中国总体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建议优先考虑中国自身优势农产品,重点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针对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的农产品,深化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业分工与合作,分散中国农产品贸易风险,实现对外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钱进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作为"轮轴"在亚太范围内自贸区建设的贸易增长效应,根据1992~2014年中国与亚太地区2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和资料,利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引力模型分析其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双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效果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然而,中国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增加而不显著。中国应该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寻求更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市场,扩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范围,建立更有利于双边贸易共同发展的自贸区。
关键词:
自贸区 引力模型 自贸区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丹 陆万军
本文在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基础上把国内民主化程度作为政治因素从出口国和进口国两条路径引入该模型对其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中国与金砖国家部分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分别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与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中国与金砖国家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均可提高贸易量。然而中国出口与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差值均为负,中国总体不具有相对优势。从细分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可以优先考虑本国优势产品,重点在优势产品领域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中国与金砖国家存在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产品,中国可以与金砖国家在不同层次加深农业分工与合作,分散中国农产品贸易风险,实现对外贸易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丁 许臻真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中国与陆上核心区域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重要。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影响中亚五国与中国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与各国开放程度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正向影响;距离、产业结构相似度、汇率和关税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负向影响;而人口因素对双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应着力加强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双方增加开放度、降低贸易障碍,通过贸易实现互赢互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丁 许臻真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中国与陆上核心区域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重要。通过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对影响中亚五国与中国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与各国开放程度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正向影响;距离、产业结构相似度、汇率和关税对中亚五国与中国的贸易产生负向影响;而人口因素对双方贸易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应着力加强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双方增加开放度、降低贸易障碍,通过贸易实现互赢互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烨菁 张煜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
贸易引力模型 TCI指数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作用不断凸显。文章基于引力扩展模型,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其区域内贸易量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一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通信基础设施的作用会越来越显著;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进口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求不同,其中高等收入水平国家从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进口更加注重出口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从高等收入水平国家进口更加注重出口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进口取决于出口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但是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强于交通基础设施。此外,相对于一国基础设施建设对进口贸易的影响,经济自由度对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的进口贸易也同样重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青龙
针对传统贸易成本测度模型之不足,在Novy(诺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案,然后运用该研究方案,对1980年到2006年间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0年至2006年中国与日本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日双边贸易成本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新蜀 胡志高 樊晶磊
文章采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别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流量和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延福 梁会君
本文扩展了Melitz的异质性企业模型,通过对我国主要制造业2001-2010年面板数据的分析,实证检验了影响我国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确实存在"生产率悖论",较高的国内市场贸易成本对国内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扩大内需关键是降低过高的国内市场贸易成本。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贸易成本 扩大内需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金田 迟艳华
文章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以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泰国等5个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测度了2002~2011年中国与上述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柑橘贸易成本。结果显示:中国柑橘贸易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澳大利亚、南非和泰国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但是美国和日本的柑橘贸易成本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表明中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而发达国家高标准的检验检疫制度和新型的贸易壁垒,成为贸易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柑橘 贸易成本 测度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施炳展
本文运用加入多边贸易成本的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了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分析了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贸易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贸易成本的下降具有时间非线性特点;地理距离、历史联系和收入水平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地理距离越近,运输成本越低,历史联系越紧密,信息成本越低,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逐渐减少,说明了全球化的影响。我国贸易成本的下降,反映了贸易自由化的历史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