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4)
2023(16835)
2022(14694)
2021(13755)
2020(11646)
2019(27259)
2018(27001)
2017(52492)
2016(28670)
2015(32227)
2014(32521)
2013(32155)
2012(29449)
2011(26497)
2010(26343)
2009(24239)
2008(23792)
2007(20974)
2006(17814)
2005(15391)
作者
(83820)
(69997)
(69263)
(66513)
(44320)
(33820)
(31779)
(27560)
(26374)
(24785)
(23833)
(23483)
(22082)
(21802)
(21791)
(21564)
(21436)
(20795)
(20032)
(19901)
(17373)
(16997)
(16888)
(15890)
(15634)
(15513)
(15439)
(15395)
(14181)
(13944)
学科
(115421)
经济(115296)
管理(82109)
(77026)
(63570)
企业(63570)
方法(57218)
数学(50379)
数学方法(49720)
(30501)
中国(29521)
(29211)
(27016)
业经(24155)
地方(23865)
农业(20402)
(20163)
贸易(20158)
环境(20128)
(19519)
(19273)
财务(19192)
财务管理(19152)
(19089)
理论(19030)
(18340)
企业财务(18157)
技术(17334)
(16248)
(16046)
机构
大学(409960)
学院(409092)
管理(161862)
(158901)
经济(155253)
理学(141566)
理学院(139910)
管理学(137159)
管理学院(136432)
研究(134197)
中国(97179)
科学(87460)
(86775)
(70884)
(69485)
(67803)
业大(64989)
研究所(62478)
中心(61551)
(58376)
财经(58189)
农业(54887)
(54348)
北京(54098)
师范(53796)
(52870)
(49128)
经济学(47797)
(47740)
师范大学(43554)
基金
项目(287507)
科学(225317)
基金(208584)
研究(204388)
(182900)
国家(181452)
科学基金(155680)
社会(127662)
社会科(120955)
社会科学(120922)
(112927)
基金项目(111862)
自然(104297)
自然科(101830)
自然科学(101799)
自然科学基金(99937)
(95396)
教育(94376)
资助(86206)
编号(82922)
成果(65937)
重点(64347)
(62717)
(60456)
(58859)
课题(56741)
科研(55729)
创新(55001)
教育部(53256)
大学(53179)
期刊
(165276)
经济(165276)
研究(111993)
中国(69126)
学报(68780)
科学(62192)
(61538)
管理(55077)
(54132)
大学(51292)
学学(48592)
农业(42570)
教育(40996)
技术(35249)
(29556)
金融(29556)
业经(27969)
财经(27417)
经济研究(26202)
问题(23402)
(23365)
(22044)
图书(20298)
(20170)
技术经济(19724)
科技(19685)
资源(19517)
理论(18959)
统计(18886)
商业(18186)
共检索到568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宫盛男  张玉坤  张睿  郑婕  
对生态足迹理论的"空间互斥性"假设提出质疑,并阐述其局限性。结合当前都市农业、建成环境光伏一体化等城市土地混合利用新形式,提出打破"空间互斥性"的方法:置换与叠加。以天津市为例,分别计算空间"互斥"与"兼容"两种前提下的生态足迹与承载力,探讨打破"空间互斥性"假设对既有城市生态足迹分析的影响。结果显示,空间兼容后天津市建设用地的生态承载力提高了约63.5%,生态赤字缩小了约12.4%。"空间兼容性"实质是对城市的绿色生产性复垦,将应对资源短缺的着眼点由节流转向开源,以更好地引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的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晔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中国在此领域研究视角及理论依据呈现出多元的态势,但还是比较新型的研究领域,与日益增加实践需求相比呈现出落后的态势。这种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理论依据来看,基础理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从研究视角来看,正面案例积极作用关注多,却缺少反思的视角;从研究内容上看,忽视了理论创新,实践应用是主要的关注点,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从理论体系来看,对PPP的持续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文海  黄泰儒  范雨琪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绿色、节能和环保日益成为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主题。以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为议题,从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及可控相关性出发,结合住宅装饰对建筑节能影响的关联分析,探讨基于室内灵动空间的住宅节能装饰为改造途径的实现可能,并初探住宅节能装饰的实现方法,为城市住宅节能改造开辟新的思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勇  魏蓉  
以CNKI数据库2002至2022年间收录的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的284篇核心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国内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研究机构初步形成了较小团体的研究网络,但未形成大规模的研究团体;在研究热点方面,国内对节能改造研究的主体多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工业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改造技术、风险、综合效益、成本等方面。研究趋势朝向智慧化节能改造,与BIM、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相结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廷  魏继红  
既有居住小区量大、面广,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提高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水平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文章研究了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特殊意义,分析了既有居住小区水环境及绿化改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方案设计策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邝良锋  程同顺  陈书羲  
对既有混合社区融合的分析不能仅从社区内部入手,因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也会影响社区融合。根据社区融合内涵将混合社区融合划分为社区互动、社区规范、社区榜样和社区依恋四个维度,然后根据文献研究提出公共服务内容、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主体影响四个维度的理论假设和关系模型。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社区互动、社区规范、社区榜样和社区依恋均受公共服务内容影响;公共服务效率和公共服务主体也均对社区互动和社区规范有明显影响;但公共服务效率对社区榜样和社区依恋没有明显影响以及公共服务主体也对社区依恋没有明显影响。最后,就既有混合社区融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晓君  胡伟  
针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收益分配问题,明确不同采暖条件下既有住宅的改造适宜程度及改造收益分配主体,以最适宜改造的非市政集中供暖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合作博弈理论建立收益分配模型并使用不同方法求解。研究结论可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收益分配的市场化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鹏  
以某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措施为研究基础,利用PKPM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同时,结合经济性评价指标(财务净现值、动态回收期、费效比),对该办公建筑进行财务评价,并作为节能改造措施运用的经济控制指标。最后对单项节能改造措施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优化改造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婉贞  郭汉丁  李玮  秦广蕾  
主体合作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为了全面评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合作有效性,在剖析主体合作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主体合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网络层次结构,构建多层次评价模型,借助Super Decisions软件,得到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合作有效性处于"一般"水平,为主体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提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合作对策建议,推动多主体参与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合作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乔婉贞  郭汉丁  李玮  秦广蕾  
主体合作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为了全面评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合作有效性,在剖析主体合作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主体合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网络层次结构,构建多层次评价模型,借助Super Decisions软件,得到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合作有效性处于"一般"水平,为主体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提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体合作对策建议,推动多主体参与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合作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园  倪萍  
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逐年增加,施工成本难以控制的背景下,总结归纳改造施工阶段影响建造成本的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针对主要影响因素,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成忠  林振山  梁仁君  
基于生态足迹和EMD方法,分析了中国1961~2005年生态可持续性的周期性变化,并建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44年来,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具有明显的4.3年、14.3年和17年3个波动周期,人均生物承载力具有明显的3.5年、8.8年、17.7年和44年4个波动周期;若未来1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均延续过去44年的变化趋势,则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生物承载力、生态赤字将分别为1.366ghm2、1.108ghm2和0.258ghm2,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较2005年分别下降了0.27ghm2、0.441ghm...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桦  王镇中  
对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构建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评价方法评价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选用的评价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的社会效益,有助于促进城市既有建筑改造再利用项目建设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申玲  牟月  唐晔文  
城市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决策过程复杂烦琐、难度较大,明晰决策主体构成、合理配置决策权是实现决策有效性的关键着力点。利用2-模网络分析方法,从整体视角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对绿色改造项目的影响力,进而明确决策主体结构化组成;然后基于局部视角,以决策主体为权利载体实现决策权可视化,探明决策权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下的特征演变规律,提出决策权配置新思路。研究表明:社区自治组织、改造区域业主及政府部门构成决策核心主体;随着决策过程的推进,控制决策权由核心主体向决策参与主体发生动态转移和分散,从而使决策过程趋向民主、客观及合理化。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构建决策权配置框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措施以保证决策权有效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