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4)
- 2023(9970)
- 2022(8574)
- 2021(8165)
- 2020(6835)
- 2019(15907)
- 2018(15772)
- 2017(30527)
- 2016(16197)
- 2015(18400)
- 2014(18016)
- 2013(17195)
- 2012(15349)
- 2011(13567)
- 2010(13426)
- 2009(11979)
- 2008(11438)
- 2007(9621)
- 2006(7942)
- 2005(6505)
- 学科
- 济(65080)
- 经济(65017)
- 管理(47725)
- 业(45614)
- 企(39895)
- 企业(39895)
- 方法(35990)
- 数学(31531)
- 数学方法(30889)
- 财(16147)
- 农(15482)
- 中国(15298)
- 理论(14212)
- 业经(14178)
- 学(12268)
- 技术(11101)
- 务(10771)
- 财务(10711)
- 财务管理(10689)
- 贸(10675)
- 贸易(10669)
- 地方(10496)
- 和(10451)
- 易(10384)
- 农业(10249)
- 企业财务(10118)
- 制(9935)
- 环境(9112)
- 划(8978)
- 银(8396)
- 机构
- 学院(220590)
- 大学(218835)
- 管理(91002)
- 济(88386)
- 经济(86708)
- 理学(80465)
- 理学院(79706)
- 管理学(77940)
- 管理学院(77545)
- 研究(63537)
- 中国(47115)
- 京(43823)
- 财(39458)
- 科学(38858)
- 财经(32674)
- 业大(32123)
- 农(30842)
- 中心(30684)
- 江(30232)
- 经(29926)
- 所(29160)
- 经济学(27661)
- 范(27589)
- 师范(27288)
- 研究所(26882)
- 北京(26310)
- 经济学院(25022)
- 财经大学(24712)
- 州(24233)
- 技术(24192)
- 基金
- 项目(159350)
- 科学(127866)
- 基金(117112)
- 研究(116951)
- 家(101366)
- 国家(100539)
- 科学基金(88837)
- 社会(74570)
- 社会科(70836)
- 社会科学(70817)
- 省(63251)
- 基金项目(61814)
- 自然(58496)
- 自然科(57248)
- 自然科学(57236)
- 教育(56688)
- 自然科学基金(56181)
- 划(52870)
- 资助(47882)
- 编号(47808)
- 成果(37032)
- 重点(35925)
- 部(35540)
- 创(34888)
- 发(33233)
- 课题(32437)
- 创新(32401)
- 教育部(31372)
- 国家社会(30978)
- 科研(30797)
共检索到296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刘柳
EPC总承包模式是国际上建设工程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总承包方式之一。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出EPC总承包商的两个核心能力:管理能力和履约能力。基于此,构建EPC总承包商能力模型,并分析模型组成部分。该模型不仅有助于总承包企业对自身进行评估,而且为EPC项目业主选择承包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扎根理论 EPC模式 总承包商 核心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玉 郑童桐 刘辉 赵醒村
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0质性分析软件,深入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概念、范畴的定量分布特征,制定出一个包含91个概念20个范畴及8个主范畴、4个核心范畴的评价模型,并根据三级编码过程中参考点与材料来源的数量分布拟定各主范畴与核心范畴的权重系数,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模型 扎根理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夏立明 宋坤霖
商业银行基于建筑供应链对总承包商贷款,可以通过整个链条的信誉来降低贷款风险。针对基于建筑供应链的总承包商贷款问题,比较建筑供应链和制造业订单式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的特征;基于建筑供应链总承包商贷款的可行性分析,运用协同学理论阐释其内部动力,并构建总承包商贷款的协同动力模型,为商业银行对总承包商贷款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建筑供应链 总承包商贷款 协同动力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坤生 王晓强 赵冬梅
EPC总承包模式在国内逐渐推广运用,但是以联营体作为总承包商的EPC模式工程项目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对影响国内EPC联营体总承包商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建立EPC模式联营体总承包商主要风险因素模型,为有效把握EPC模式工程项目的关键风险提供参考。
关键词:
EPC模式 风险因素 问卷 因子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洪 王美华 邹仲涛 韩亦凡
EPC总承包商项目亏损的案例屡见不鲜,折减了其参与工程总承包的信心,影响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运用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识别影响EPC总承包商利润最大化的因素,并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技能、技术及管理影响的规避角度,构建EPC总承包商利润最大化有效途径体系,供EPC总承包商参考。
关键词:
EPC 总承包商 利润最大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柯洪 王美华 邹仲涛 韩亦凡
EPC总承包商项目亏损的案例屡见不鲜,折减了其参与工程总承包的信心,影响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运用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识别影响EPC总承包商利润最大化的因素,并在归类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技能、技术及管理影响的规避角度,构建EPC总承包商利润最大化有效途径体系,供EPC总承包商参考。
关键词:
EPC 总承包商 利润最大化 影响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广泰 卜自强 郭俏君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法筛选总结出有关集成交付模式(IPD)下装配式建筑项目EPC总承包商所应具有的能力和特质的指标,其次运用粗糙集约简理论,约简了8个冗余指标,建立了由企业综合实力、财务水平、项目历史经验、信任能力、信息共享合作能力和企业文化6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最终通过计算指标的重要度,分析IPD模式下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商所应具有的特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李铮 冯庆
EPC工程项目中,发、承包双方就工期优化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存在很大争议。从界定EPC总承包商工期优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工期优化后收益的影响因素。明确发、承包双方收益分享的前提条件,给出两种情形下工期优化的收益分享方式,并重点对不考虑风险因素情形下的收益分配展开分析,为业主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李铮 冯庆
EPC工程项目中,发、承包双方就工期优化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存在很大争议。从界定EPC总承包商工期优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工期优化后收益的影响因素。明确发、承包双方收益分享的前提条件,给出两种情形下工期优化的收益分享方式,并重点对不考虑风险因素情形下的收益分配展开分析,为业主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荣 真虹
针对集装箱共享理论没有统一标准、根基不稳的问题,本文通过扎根理论,将不同文献资料中关于集装箱共享的概念建立合理的联系,构建集装箱共享理论模型。首先通过资料的收集,再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主轴编码一系列过程构建集装箱共享理论模型,分析概念模型中构建集装箱共享要素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集装箱共享可以通过不同的共享形式。通过对集装箱共享的概念模型分析得知,集装箱共享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共享,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集装箱共享的发展路径:一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集装箱共享体系;二是规划并构建集装箱共享生态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嘉
本文以广西某科教信息园工程为例,依据EPC模式下总承包项目的特点,从总承包商的角度分析其所承担的风险,建立EPC模式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此种方法不仅考虑了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的错综复杂性和评价问题的模糊性,还能够客观地反映项目评价体系中不同层次、不同指标的相对隶属关系,确定影响项目的风险重要因素,以此得到项目的最终评价结果。本文旨在为EPC总承包商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经典案例,尤其是在设计院或设计企业发展EPC总承包业务实践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EPC 总承包商 风险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明知 ,张守凤 ,葛金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颖琦
针对中国承包商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以提升中国工程承包商的竞争优势为最终目的,吸收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结合中国工程企业的特点、海外目标市场的特点以及整个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各种相关要素,构建了中国工程企业海外市场选择的动态双钻石模型,并重点探讨了技术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互动关系,同时依据动态双钻石理论建立了包含11大类,44小类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工程承包 企业 市场选择 动态双钻石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旭东 郝刚
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组织模式,构建虚拟政府已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实践的热点。但由于虚拟政府概念仍未得到准确界定,人们或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或基于公共服务职能外包来理解虚拟政府,更缺乏对其组织运营的基础性研究,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准确界定虚拟政府概念并对虚拟政府的组织运行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本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将虚拟政府界定为:政府通过契约合作方式,将自身某些职能的全部或部分交由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完成,由此而形成的新型政府组织模式。本文发现虚拟政府具有星型组织模式,由外围层和核心层构成,其中核心层分为中心部门、虚拟管理部门和实体部门。本文明确了虚拟政府中盟主与盟员间基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